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16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要是自取灭亡,那就没法子了。
  郁宛轻手轻脚来到养心殿外,隔着帘子都能听见里头高声质问,“皇阿玛口口声声怀念额娘,怎么还是一茬一茬的女人往宫里送,您的深情就只有这般浅薄么?”
  “如今还让个蒙古贡女当上皇贵妃执掌六宫,将来莫非连凤印都要交给她?您这样荒唐,当真想做个风流无度的昏君,为天下人诟病么?”
  继而便听清脆的一声啪,想是和敬脸上挨了耳光。
  郁宛正琢磨是否该进去劝劝,还是该装作不知,就见和敬公主已掩面从里头跑出来,眼中犹自不减愤慨,“我便知道是你在背后暗算。”
  跟这种人讲理是讲不通的,反正郁宛背的锅已不在少数,她淡漠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公主还是好自为之罢。”
  和敬恨恨瞪着她,到底拂袖而去。
  让王进保通传之后,郁宛进到里间,只见乾隆负手站在窗前,斜靠着那张紫檀书案,脸上颇有怔忪之色。
  郁宛惊奇地发现这一刻他居然显出老态,要知皇帝素来意气风发自信满满,如廉颇那般从不服老,难道是和敬对他打击太大?
  郁宛正斟酌如何言辞,就见乾隆已轻声叹道:“朕从不知,原来她一直都在怨恨朕。”
  郁宛无言,这么直抒胸臆似的,反而让她不好接话了。
  何况她也不太能理解和敬所思所想,一般性情偏执的人多来源于童年不幸,可和敬的问题显然出在她童年过得太幸福了,以致于不能接受父母亲的感情有丁点不圆满。
  她自己编织了一个美妙的幻梦,又一厢情愿以为皇帝后来种种都是被“淫/娃荡/妇”勾引所致,因此千方百计用自己的手段来维护她的母亲——至于她为何指使张凤盗走金印,大约她以为那是孝贤皇后私有之物,不愿让旁人玷污罢了。
  郁宛劝道:“公主不懂事,您无须与她计较。”
  年过四旬的人,说这种话无疑是有点可笑的,但和敬确实如此,某种意义上,她跟额尔克没什么两样。
  乾隆苦笑一下,“是朕糊涂,当初尽顾着嫡子,却忽视了对她管教。”
  又因为和敬是孝贤留下唯一的骨血,乾隆难免处处优容,却不料纵得女儿性情越发古怪,如今又闹出这样大的丑闻,孝贤若泉下有知,也会怪他教养不善罢?
  郁宛没说话,她心里觉得皇帝也是有责任的,不管当初那些悼亡诗是否有作秀的成分,它都有意无意传达了一个信号:皇帝对孝贤的感情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
  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轻易分清感情和责任,不管皇帝对先皇后如何,都不会影响他再度立后跟充实后宫,可对于刚经历丧母之痛的和敬来说,她只想尽全力守住这份纯粹的父母爱情,为此不惜任何手段。
  盗金印则是这种欲望的具象化。
  郁宛道:“如今金册已经找回,万岁爷打算如何处置?”
  要找背锅的其实也容易,反正外人并不知情,和敬公主仍可以清清白白当她的好女儿。
  乾隆叹道:“朕会让内务府收回对公主府的供给,并断绝富察府私下接济,至于额尔克,朕会削去他的爵位,以儆效尤。”
  公主府的开销实在不少,和敬自己就是奢侈惯了的,再加上有个好赌成性的儿子,这些年若非皇帝暗中帮忙,再加上三天两头到富察家打秋风,早就入不敷出了。
  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几经起落,先前因包庇叛党而遭牵连夺爵,但前年因征金川有功,皇帝已下旨恢复其爵位,只是额驸不久故去,原该由世子承袭,这下却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郁宛本就没打算和敬会遭严惩,皇帝这样冷酷,已经出乎她意料之外,不过爱之深责之切,或许在皇帝心里,从此刻开始管束才是最大的尽责罢。
  虽然和敬未必能理解这种处罚就是了。
  郁宛看皇帝心情依然沉闷,便笑着打岔道:“万岁爷,您忘了答应臣妾的事么?”
  那块印她还没看过呢。
  乾隆因让李玉取来,只见是端端正正的一方锦匣,看着与平常装字画的没什么不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