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1 / 2)
让奋战在平叛前线的各部军队,能够拿到足额粮饷,能够吃饱肚子,那崇祯皇帝不觉得一帮叛逆势力,能够战胜逐步完善的大明军队!
乾清宫,东暖阁。
“鉴于江南诸省平叛的复杂性,朝廷外派诸多有司衙署,从即日起,都察院和廉政公署这边,要明确相应的章程。”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被传召的韩继思、黄道周等人,“定期和不定期的对这些外派有司衙署,展开相应的巡察。
朕不希望看到有些人,想借着国朝平叛一事,去做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之事。
一经查出,不管牵扯到谁,必须严惩不贷。
行军打仗的那些事情,朕清楚,将钱粮调拨、军需转运等事单独剥离出来,就是为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臣等遵旨。”
韩继思、黄道周等人当即作揖应道。
大明的南北之争,到了这一程度,也该分出个结果了,一个不能受朝廷掌控的江南,这绝非是崇祯皇帝想要的。
既然说有人想要掀摊子,以胁迫中枢做出让步,那索性就把摊子掀彻底,把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都解决掉。
“记……江南诸省平叛一事,地方有司自筹4成,国库调拨4成,内帑调拨2成,对愿意协助国朝平叛之良善者,允许购进内务府筹设之国营诸厂银股,允许涉足产业领域自营……”
“记……辽宁、安东两地巡抚,允许以地方名义,对外发售建设债券,涉及该部分事宜直奏御前,辽东地区建设是今后的首要大事,必须确保辽地两省局势稳定。”
“记……涉及对外军火贸易,自即日起,所获金银单独归类,建立台账,统一归内务府进行统筹调遣。”
“记……着内务府筹建海关总署,于秦皇岛、天津、登莱、锦州、金州等处筹建地方海关分署,统一对外关税征收,明确税法体系。”
“记……着理藩院进一步统计大明宗藩及宗室人口……”
“记……着内阁统筹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废除火耗、增发新制钱等诸事,明确北方诸省推行新政。”
“记……着军机处、五军都督府有司,尽快落实北方诸省都司新制,并会同有司落实撤卫并地诸事……”
韩继思、黄道周他们离开没多久,崇祯皇帝就下达一系列指示,这让调到御前的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火原、毛聚奎等一众大臣,一个个都神情严肃的忙碌起来,记录着天子的旨意。
现在大明中枢的权力构架,在不少人的眼里很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是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是刚刚好。
唯有彼此间相互制衡,他才能做成很多事情。
不过这种乱糟糟的权力构架,能存在的期限很短,等到江南诸省的平叛诸事,初步得到缓解以后,一场围绕大明国制的谋改,就将大刀阔斧的进行了!
“将朕所言的这些事宜,尽快拟定成旨意,呈递到御前来。”看着忙碌的众人,崇祯皇帝神情严肃道。
“涉及到相应的事宜,要明确好直属机构,这部分补充单独造册,一并呈递到御前来供朕御览。”
“臣等遵旨。”
众人忙作揖应道。
内务府磨砺出的人才库,被崇祯皇帝掏的差不多了,这也让崇祯皇帝想另一件事,如何确保大明官员的队伍质量。
这是关键所在。
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不管当初再怎样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可是时间久了,就是会有一群人被拉下水。
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权力惹的祸。 ↑返回顶部↑
乾清宫,东暖阁。
“鉴于江南诸省平叛的复杂性,朝廷外派诸多有司衙署,从即日起,都察院和廉政公署这边,要明确相应的章程。”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被传召的韩继思、黄道周等人,“定期和不定期的对这些外派有司衙署,展开相应的巡察。
朕不希望看到有些人,想借着国朝平叛一事,去做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之事。
一经查出,不管牵扯到谁,必须严惩不贷。
行军打仗的那些事情,朕清楚,将钱粮调拨、军需转运等事单独剥离出来,就是为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臣等遵旨。”
韩继思、黄道周等人当即作揖应道。
大明的南北之争,到了这一程度,也该分出个结果了,一个不能受朝廷掌控的江南,这绝非是崇祯皇帝想要的。
既然说有人想要掀摊子,以胁迫中枢做出让步,那索性就把摊子掀彻底,把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都解决掉。
“记……江南诸省平叛一事,地方有司自筹4成,国库调拨4成,内帑调拨2成,对愿意协助国朝平叛之良善者,允许购进内务府筹设之国营诸厂银股,允许涉足产业领域自营……”
“记……辽宁、安东两地巡抚,允许以地方名义,对外发售建设债券,涉及该部分事宜直奏御前,辽东地区建设是今后的首要大事,必须确保辽地两省局势稳定。”
“记……涉及对外军火贸易,自即日起,所获金银单独归类,建立台账,统一归内务府进行统筹调遣。”
“记……着内务府筹建海关总署,于秦皇岛、天津、登莱、锦州、金州等处筹建地方海关分署,统一对外关税征收,明确税法体系。”
“记……着理藩院进一步统计大明宗藩及宗室人口……”
“记……着内阁统筹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废除火耗、增发新制钱等诸事,明确北方诸省推行新政。”
“记……着军机处、五军都督府有司,尽快落实北方诸省都司新制,并会同有司落实撤卫并地诸事……”
韩继思、黄道周他们离开没多久,崇祯皇帝就下达一系列指示,这让调到御前的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火原、毛聚奎等一众大臣,一个个都神情严肃的忙碌起来,记录着天子的旨意。
现在大明中枢的权力构架,在不少人的眼里很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是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是刚刚好。
唯有彼此间相互制衡,他才能做成很多事情。
不过这种乱糟糟的权力构架,能存在的期限很短,等到江南诸省的平叛诸事,初步得到缓解以后,一场围绕大明国制的谋改,就将大刀阔斧的进行了!
“将朕所言的这些事宜,尽快拟定成旨意,呈递到御前来。”看着忙碌的众人,崇祯皇帝神情严肃道。
“涉及到相应的事宜,要明确好直属机构,这部分补充单独造册,一并呈递到御前来供朕御览。”
“臣等遵旨。”
众人忙作揖应道。
内务府磨砺出的人才库,被崇祯皇帝掏的差不多了,这也让崇祯皇帝想另一件事,如何确保大明官员的队伍质量。
这是关键所在。
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不管当初再怎样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可是时间久了,就是会有一群人被拉下水。
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权力惹的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