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 第212节(2 / 4)
若是不送阿兄去进学考科,那日后秦家岂不是只能在平潭村做个农户了?
那她的婚事怎么办?总不能也让她找个农家结亲吧?
“阿娘说,我想继续进学,亦是可以的,但那束脩等资费,得自己筹措了。”秦四苦笑,“珊儿,你说,阿兄这么些年,除了念书,其他的均不会,阿爹阿娘亦没有教过我其他的本事,我能怎么赚钱银呢?”
秦三娘不吭声。
“所以啊,阿娘叫我,要不先寻一门好的亲事,找本地家境宽裕的娘子,成亲了,岳家可能供奉我继续进学,等届时我考中了,再和离另寻门当户对的娘子。”
秦三娘眸光闪了闪。
“可是,珊儿你也知晓,阿兄我是和离过的人了,再找一门亲事是可以,但若举中之后和离,怕是对阿兄名声有损,而在朝中做官,有个好名声,可是顶重要的,我怕就怕,届时我想和离,可怕找到的岳家不肯,若是和离抛妻成为阿兄的污点,那届时阿兄便是想像阿爹一般官拜三品,亦被人瞧不上。”秦四叹气。
“那,阿兄,您想怎么办?”
“能怎么办?照阿娘的意思去办,明儿开始相看人家。”秦四道,“对了,珊儿你的婚事,也要相看起来了。”秦四瞥了秦三娘一眼,一副内疚的模样:“珊儿,是阿兄不好,阿兄不该对大考掉以轻心,不然,阿兄若能考个功名回来,你亦好寻户好人家,像现在这样,咱们俩,怕都是寻不到好人家了。”
“阿兄!”
“也怪咱们出生不好,跟大嫂跟三哥,不是一个阿娘肚子里的,不然,阿娘怎么会厚此薄彼呢!”
秦三娘眼圈一下泛红,始终不发一言。
“我,明儿去城里头,先退学,其他的,等咱们亲事成了再说吧!”
秦三娘对自家阿兄的话将信将疑。
毕竟前儿阿娘出了大笔的银子送阿兄进学,大嫂跟三哥均没有怨言的,但,等没过几日秦三娘被秦大太太叫过去吩咐过后,却是信了。
秦四没有说错,看眼短时间内,不能依靠他科考入仕,恐怕要在平潭村住好长一段时日,而手中钱银见薄,秦大太太就开始操持起家中细务来。
原本丰衣足食的,如今是缩衣减食。
每个季节是暂且不考虑添置新衣裳了,三餐缩减成了两膳,原本家中是请了厨子的,还是城里头的薄有名气的主厨,也给辞退了,让大儿媳妇跟三儿媳妇轮着下厨炊膳;
原本家中请的浆洗婆子,也不请了,让各房自己捡洗自个儿的衣物自己洗去;
接着是解聘家里头请的两个护院跟两个杂役。
既然三郎四郎都是郎君,家里头的杂事,不学着做,那怎么成?
至于护院,家当少了,钱银不多,也不怕有人来偷来窃了,也辞了。
还有他们秦家一家子要在平潭村开出来的荒地,一人十亩,得开七十亩,如今那荒地只开了三十亩,余下四十亩地,原本是打算雇人来开的,如今恰好,就让三郎四郎跟房里头的人自己开吧,等开出来佃出去了,家里头就有一笔恒定的出息。
这般一顿操作,登时就省下了不少钱银来了。
节流有了,接着便是开源了。
不送四郎去进学,省下了一大笔钱银;
让三郎四郎自找营生,日后便也有了进项;
家里头原本有两辆驴车的,留一辆,卖了一辆,又得了一笔银子;
还能有什么可以赚来钱银的?
秦大太太将家中各事各物扫了一眼:对了,还有三娘跟四娘,到可以嫁人的年纪了,她们的婚事,也可以操办起来了。 ↑返回顶部↑
那她的婚事怎么办?总不能也让她找个农家结亲吧?
“阿娘说,我想继续进学,亦是可以的,但那束脩等资费,得自己筹措了。”秦四苦笑,“珊儿,你说,阿兄这么些年,除了念书,其他的均不会,阿爹阿娘亦没有教过我其他的本事,我能怎么赚钱银呢?”
秦三娘不吭声。
“所以啊,阿娘叫我,要不先寻一门好的亲事,找本地家境宽裕的娘子,成亲了,岳家可能供奉我继续进学,等届时我考中了,再和离另寻门当户对的娘子。”
秦三娘眸光闪了闪。
“可是,珊儿你也知晓,阿兄我是和离过的人了,再找一门亲事是可以,但若举中之后和离,怕是对阿兄名声有损,而在朝中做官,有个好名声,可是顶重要的,我怕就怕,届时我想和离,可怕找到的岳家不肯,若是和离抛妻成为阿兄的污点,那届时阿兄便是想像阿爹一般官拜三品,亦被人瞧不上。”秦四叹气。
“那,阿兄,您想怎么办?”
“能怎么办?照阿娘的意思去办,明儿开始相看人家。”秦四道,“对了,珊儿你的婚事,也要相看起来了。”秦四瞥了秦三娘一眼,一副内疚的模样:“珊儿,是阿兄不好,阿兄不该对大考掉以轻心,不然,阿兄若能考个功名回来,你亦好寻户好人家,像现在这样,咱们俩,怕都是寻不到好人家了。”
“阿兄!”
“也怪咱们出生不好,跟大嫂跟三哥,不是一个阿娘肚子里的,不然,阿娘怎么会厚此薄彼呢!”
秦三娘眼圈一下泛红,始终不发一言。
“我,明儿去城里头,先退学,其他的,等咱们亲事成了再说吧!”
秦三娘对自家阿兄的话将信将疑。
毕竟前儿阿娘出了大笔的银子送阿兄进学,大嫂跟三哥均没有怨言的,但,等没过几日秦三娘被秦大太太叫过去吩咐过后,却是信了。
秦四没有说错,看眼短时间内,不能依靠他科考入仕,恐怕要在平潭村住好长一段时日,而手中钱银见薄,秦大太太就开始操持起家中细务来。
原本丰衣足食的,如今是缩衣减食。
每个季节是暂且不考虑添置新衣裳了,三餐缩减成了两膳,原本家中是请了厨子的,还是城里头的薄有名气的主厨,也给辞退了,让大儿媳妇跟三儿媳妇轮着下厨炊膳;
原本家中请的浆洗婆子,也不请了,让各房自己捡洗自个儿的衣物自己洗去;
接着是解聘家里头请的两个护院跟两个杂役。
既然三郎四郎都是郎君,家里头的杂事,不学着做,那怎么成?
至于护院,家当少了,钱银不多,也不怕有人来偷来窃了,也辞了。
还有他们秦家一家子要在平潭村开出来的荒地,一人十亩,得开七十亩,如今那荒地只开了三十亩,余下四十亩地,原本是打算雇人来开的,如今恰好,就让三郎四郎跟房里头的人自己开吧,等开出来佃出去了,家里头就有一笔恒定的出息。
这般一顿操作,登时就省下了不少钱银来了。
节流有了,接着便是开源了。
不送四郎去进学,省下了一大笔钱银;
让三郎四郎自找营生,日后便也有了进项;
家里头原本有两辆驴车的,留一辆,卖了一辆,又得了一笔银子;
还能有什么可以赚来钱银的?
秦大太太将家中各事各物扫了一眼:对了,还有三娘跟四娘,到可以嫁人的年纪了,她们的婚事,也可以操办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