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1 / 116)
上章
吴家出了命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乃武。
此人是个生员,俗称秀才。提起杨秀才,余杭县城里城外,无不尽知,但提到此人的表情,并不相同,有的跷起拇指,有的噤口不语,有的面有恨色,有的掉首不顾。吴家老大是属于跷拇指的那一类。
吴家是余杭有名的富户,起家才五六年,做的是米生意。洪杨乱平,最感缺乏的就是粮食,吴家与“胡财神”胡雪岩有旧,领了胡雪岩独资开设、分号遍布海内的“阜康”钱庄的本钱,到江西、湖南贩米来卖,发了大财。又有人说,吴家是掘着了长毛的“藏”,金银珠宝,不下百万之多。不管怎么样,说起来,吴家总是个暴发户,暴发户常有许多叫人看不上眼的行径,所以吴家的钱虽多,名声却很坏,尤其是对吴老大。
吴老大好色,且专喜勾引蓬门荜窦的幼孀少妇。有一次着了人家的“仙人跳”,少不得磕头求饶,耗财遮羞,身上只带得十来两散碎银子,当然了不得事,说好说歹,讲定了二百两银子,但是得回家去取。
一去不来怎么办?有道是“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奸夫着好衣衫出门,就奈何他不得了。扎局的主家原是预先计划好的,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将吴老大的辫子剪了半条。
吴老大大惊失色!这是件非同小可的事。且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编发为辫,是清朝特有的制度,当年清兵入关,为了剃发结辫,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如今剃头挑子上还留着具体而微的悬首示众的旗杆,一想起没有辫子就可能没有脑袋,吴老大岂能不惊?
“你拿二百两银子来赎你这半条辫子!”
“是,是!”吴老大一迭连声地说,“一定来赎,一定来赎!”
回家一想,二百两银子倒是小事,就怕银子捧了去,人家还是不肯给辫子,留着这个把柄,慢慢勒索,后患无穷。无论如何要想个一劳永逸之计。
于是,有人建议:“这一劳永逸之计,除非杨秀才,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请教。”
备了一桌盛筵,将杨乃武请了来。酒到一半,吴老大吐露本意。杨乃武却是面有难色。
“真个整条辫子都剪掉了,反倒好办。”
“怎么呢?”吴老大急急探问,“杨大哥,你倒说个道理我听。”
“整条辫子剪掉了,就索性去做和尚,过些日子再还俗,有何不可?”
吴老大啼笑皆非,“杨大哥!”他怨怼地说,“我心里像油煎火烧一样,你还跟我开玩笑?”
“不开玩笑怎么样?事情实在很难。”杨乃武说着,意态悠闲地干了一杯酒。
“杨大哥,没有事难得倒你的。”
“你不要急!”杨乃武复又悠然引杯,“事缓则圆。”
这是胸有成竹的神情。吴老大心里有数,告个罪离席。不一会儿,领着两个下人,端了两个红托盘出来,盘中堆着耀眼生光的大元宝——藩库所铸,名为“官宝”,每个五十两,共是二十个。
“杨大哥,这一千两银子,我先叫人送到府上去。你慢慢喝酒动脑筋。”
“也好!”杨乃武作个孺子可教的表情,“等我慢慢喝酒动脑筋。”
喝不多久,杨乃武的书童小喜悄悄掩了进来,四目相接,见他点一点头,知道一千两银子妥收无误了。
于是他问:“小喜,城隍庙演神戏是哪一天?”
“后天起,一连三天。”
“好,你下去。”说完,杨乃武向吴老大努一努嘴。
吴老大会意,向左右吩咐:“你们也下去!”
等言不入六耳了,杨乃武方始开口:“后天你带一把好剪刀到城隍庙去看戏。等小宝顺的‘三本铁公鸡’上场,一定挤得水泄不通,你就剪人家的辫子,剪得跟你一样,只剩半条。剪个四五个人,拿剪刀跟辫子都丢掉。”他停了一下问,“你懂了吧?”
吴老大想了一下说:“还不大懂,以后呢?”
“以后?你当然摸一摸脑袋瓜,喊将起来,说是辫子叫人偷剪了。” ↑返回顶部↑
吴家出了命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乃武。
此人是个生员,俗称秀才。提起杨秀才,余杭县城里城外,无不尽知,但提到此人的表情,并不相同,有的跷起拇指,有的噤口不语,有的面有恨色,有的掉首不顾。吴家老大是属于跷拇指的那一类。
吴家是余杭有名的富户,起家才五六年,做的是米生意。洪杨乱平,最感缺乏的就是粮食,吴家与“胡财神”胡雪岩有旧,领了胡雪岩独资开设、分号遍布海内的“阜康”钱庄的本钱,到江西、湖南贩米来卖,发了大财。又有人说,吴家是掘着了长毛的“藏”,金银珠宝,不下百万之多。不管怎么样,说起来,吴家总是个暴发户,暴发户常有许多叫人看不上眼的行径,所以吴家的钱虽多,名声却很坏,尤其是对吴老大。
吴老大好色,且专喜勾引蓬门荜窦的幼孀少妇。有一次着了人家的“仙人跳”,少不得磕头求饶,耗财遮羞,身上只带得十来两散碎银子,当然了不得事,说好说歹,讲定了二百两银子,但是得回家去取。
一去不来怎么办?有道是“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奸夫着好衣衫出门,就奈何他不得了。扎局的主家原是预先计划好的,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将吴老大的辫子剪了半条。
吴老大大惊失色!这是件非同小可的事。且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编发为辫,是清朝特有的制度,当年清兵入关,为了剃发结辫,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如今剃头挑子上还留着具体而微的悬首示众的旗杆,一想起没有辫子就可能没有脑袋,吴老大岂能不惊?
“你拿二百两银子来赎你这半条辫子!”
“是,是!”吴老大一迭连声地说,“一定来赎,一定来赎!”
回家一想,二百两银子倒是小事,就怕银子捧了去,人家还是不肯给辫子,留着这个把柄,慢慢勒索,后患无穷。无论如何要想个一劳永逸之计。
于是,有人建议:“这一劳永逸之计,除非杨秀才,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请教。”
备了一桌盛筵,将杨乃武请了来。酒到一半,吴老大吐露本意。杨乃武却是面有难色。
“真个整条辫子都剪掉了,反倒好办。”
“怎么呢?”吴老大急急探问,“杨大哥,你倒说个道理我听。”
“整条辫子剪掉了,就索性去做和尚,过些日子再还俗,有何不可?”
吴老大啼笑皆非,“杨大哥!”他怨怼地说,“我心里像油煎火烧一样,你还跟我开玩笑?”
“不开玩笑怎么样?事情实在很难。”杨乃武说着,意态悠闲地干了一杯酒。
“杨大哥,没有事难得倒你的。”
“你不要急!”杨乃武复又悠然引杯,“事缓则圆。”
这是胸有成竹的神情。吴老大心里有数,告个罪离席。不一会儿,领着两个下人,端了两个红托盘出来,盘中堆着耀眼生光的大元宝——藩库所铸,名为“官宝”,每个五十两,共是二十个。
“杨大哥,这一千两银子,我先叫人送到府上去。你慢慢喝酒动脑筋。”
“也好!”杨乃武作个孺子可教的表情,“等我慢慢喝酒动脑筋。”
喝不多久,杨乃武的书童小喜悄悄掩了进来,四目相接,见他点一点头,知道一千两银子妥收无误了。
于是他问:“小喜,城隍庙演神戏是哪一天?”
“后天起,一连三天。”
“好,你下去。”说完,杨乃武向吴老大努一努嘴。
吴老大会意,向左右吩咐:“你们也下去!”
等言不入六耳了,杨乃武方始开口:“后天你带一把好剪刀到城隍庙去看戏。等小宝顺的‘三本铁公鸡’上场,一定挤得水泄不通,你就剪人家的辫子,剪得跟你一样,只剩半条。剪个四五个人,拿剪刀跟辫子都丢掉。”他停了一下问,“你懂了吧?”
吴老大想了一下说:“还不大懂,以后呢?”
“以后?你当然摸一摸脑袋瓜,喊将起来,说是辫子叫人偷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