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3 / 4)
……
科学研究是一件注定枯燥的事情。
或者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科研生活本就是大多数像苏秋月这样本应该如花一般绽放的年轻人所不能接受的。因为这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天赋,是勤劳无法攻克的难关,是坚持也不能逾越的困境。
——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固然重要,但画龙点睛的那一笔还是要靠那百分之一的天赋。
这样的门槛让太多太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无法成为灌输给这个本应该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得到更多培养与发展的行业迟迟无法拥有“新鲜血液”与“青春活力”的原因。
“枯燥是对于无法将研究作为自己一生事业的人说的,因为他们无法坚持下去,所以才会觉得枯燥。但对于我,对于我们整个研究团队而言,我们是早已将科研这件事视为生命一部分,是从来都不会觉得枯燥,也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的事情。”
“研究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也不分国界的。能够区分它的,是要看一个人真实的内心,看ta能否耐得住寂寞,接受这份在看你们十分‘枯燥’的工作,和极有可能‘枯燥’了一生也籍籍无名,或者是需要隐姓埋名,做无名英雄的生活。”
在若干年后,伴随着科研人员越发老龄化的情况,已经成为“老龄化”中的一员,却一直坚持研究,也一直都站在华国科研领头羊群位置上的苏秋月在面对当前舆论与记者采访时所提到的,关于“科研工作人愈发老龄化的现状究竟是人才的短缺,还是过于枯燥的工作让更多年轻人无法接受”的问题时,用她温柔却坚定的语气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彼时,已经被誉为“华国发动机之母”的苏秋月已经六十岁了。尽管时光对她十分偏爱,令她出众的容貌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褪色,但在她的脸上也仍能看出岁月留下的痕迹。
这一年,是2020年。
而在将时光倒退四十年,重新回到1980年的当下,二十岁的苏秋月也是真的如四十年以后的她所言那样,对科研究永远孜孜不倦。
实验室里。
苏秋月正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关于“如何将单转子变成双转子,或者是三转子”的事情。这是他们在关于发动机研究进度中所要面对的第一重难关。
而在后面,他们所要面对的,还有关于风扇叶片和重量的设计、离心式压气机和轴流式压气机所组成达的组合压气机的搭配、环形燃烧室的制作工艺、如何提高涵道比,以及是否能够通过加力装置来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可用推力[4]……等等的问题。
想要在五年的时间里解决、完成这些问题,成功将这一款拥有在如今国际上都没有出现过技术的发动机,苏秋月必须要分秒必争!
甚至在她为自己设下的目标中,她更希望自己能够保五争三,也就是以五年为期限,争取在三年以内完成自己的设想。
而在这个目标的支撑下,苏秋月要做的就是不浪费眼前一分一秒的时间。
也因为这个,苏秋月的工作时间也是在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下,被不断拉长。
像是研究所原本的工作时间是早八下六,中午从十二点到两点有两个小时的吃饭和午休的时间,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十分合理,又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与进度推展,又属于劳逸结合的状态,不会让人觉得吃不消。
在时间推进到六月,也就是在实验室仍卡在关于发动机单转子和多转子问题上没能进入到下一阶段,研究被动停滞不前的时候,苏秋月就开始自主加班的状态。
一日流程如下:
早上五点起床,六点去到实验室,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准备吃午饭,铁打不动的午休一小时时间结束以后,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六点吃完晚饭后重新回到实验室一直到工作到至少凌晨十二点。
苏秋月自己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但她这副“拼命三娘”的样子,却是真真吓坏了研究所里的其他老同志们,和比谁都清楚苏秋月身体数据的9527。
在苏秋月搞研究搞到所有人都以为她是走火入魔了的时候,实验室里同苏秋月共事了快一年的老专家们决定不能再坐以待毙下去了,必须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让她这位年轻不经事的小同志明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一号:“小苏同志你快歇歇吧,你已经在实验室里整熬了两天两夜了,再这样下去,身体就真的要吃不消了!”
专家二号:“是啊是啊,研究虽然重要,但咱们还有时间,不要急于一时就把身体搞坏了啊。”
专家三号:“伟人同志都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苏同志你可不能仗着年轻就不注意身体的。”
专家n+号:“……”
总之,十几个专家硬生生给苏秋月围成了一个无法突破的包围圈,跟唐僧给孙悟空念紧箍咒似的,说来说去都是一个观点——身体最重要!
这样的连番轰炸让苏秋月有些招架不住,连连告饶道:“真的没关系,我这么年轻,体格杠杠的,大伙儿真的不用担心我的!” ↑返回顶部↑
科学研究是一件注定枯燥的事情。
或者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科研生活本就是大多数像苏秋月这样本应该如花一般绽放的年轻人所不能接受的。因为这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天赋,是勤劳无法攻克的难关,是坚持也不能逾越的困境。
——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固然重要,但画龙点睛的那一笔还是要靠那百分之一的天赋。
这样的门槛让太多太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无法成为灌输给这个本应该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得到更多培养与发展的行业迟迟无法拥有“新鲜血液”与“青春活力”的原因。
“枯燥是对于无法将研究作为自己一生事业的人说的,因为他们无法坚持下去,所以才会觉得枯燥。但对于我,对于我们整个研究团队而言,我们是早已将科研这件事视为生命一部分,是从来都不会觉得枯燥,也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的事情。”
“研究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也不分国界的。能够区分它的,是要看一个人真实的内心,看ta能否耐得住寂寞,接受这份在看你们十分‘枯燥’的工作,和极有可能‘枯燥’了一生也籍籍无名,或者是需要隐姓埋名,做无名英雄的生活。”
在若干年后,伴随着科研人员越发老龄化的情况,已经成为“老龄化”中的一员,却一直坚持研究,也一直都站在华国科研领头羊群位置上的苏秋月在面对当前舆论与记者采访时所提到的,关于“科研工作人愈发老龄化的现状究竟是人才的短缺,还是过于枯燥的工作让更多年轻人无法接受”的问题时,用她温柔却坚定的语气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彼时,已经被誉为“华国发动机之母”的苏秋月已经六十岁了。尽管时光对她十分偏爱,令她出众的容貌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褪色,但在她的脸上也仍能看出岁月留下的痕迹。
这一年,是2020年。
而在将时光倒退四十年,重新回到1980年的当下,二十岁的苏秋月也是真的如四十年以后的她所言那样,对科研究永远孜孜不倦。
实验室里。
苏秋月正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关于“如何将单转子变成双转子,或者是三转子”的事情。这是他们在关于发动机研究进度中所要面对的第一重难关。
而在后面,他们所要面对的,还有关于风扇叶片和重量的设计、离心式压气机和轴流式压气机所组成达的组合压气机的搭配、环形燃烧室的制作工艺、如何提高涵道比,以及是否能够通过加力装置来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可用推力[4]……等等的问题。
想要在五年的时间里解决、完成这些问题,成功将这一款拥有在如今国际上都没有出现过技术的发动机,苏秋月必须要分秒必争!
甚至在她为自己设下的目标中,她更希望自己能够保五争三,也就是以五年为期限,争取在三年以内完成自己的设想。
而在这个目标的支撑下,苏秋月要做的就是不浪费眼前一分一秒的时间。
也因为这个,苏秋月的工作时间也是在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下,被不断拉长。
像是研究所原本的工作时间是早八下六,中午从十二点到两点有两个小时的吃饭和午休的时间,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十分合理,又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与进度推展,又属于劳逸结合的状态,不会让人觉得吃不消。
在时间推进到六月,也就是在实验室仍卡在关于发动机单转子和多转子问题上没能进入到下一阶段,研究被动停滞不前的时候,苏秋月就开始自主加班的状态。
一日流程如下:
早上五点起床,六点去到实验室,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准备吃午饭,铁打不动的午休一小时时间结束以后,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六点吃完晚饭后重新回到实验室一直到工作到至少凌晨十二点。
苏秋月自己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但她这副“拼命三娘”的样子,却是真真吓坏了研究所里的其他老同志们,和比谁都清楚苏秋月身体数据的9527。
在苏秋月搞研究搞到所有人都以为她是走火入魔了的时候,实验室里同苏秋月共事了快一年的老专家们决定不能再坐以待毙下去了,必须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让她这位年轻不经事的小同志明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一号:“小苏同志你快歇歇吧,你已经在实验室里整熬了两天两夜了,再这样下去,身体就真的要吃不消了!”
专家二号:“是啊是啊,研究虽然重要,但咱们还有时间,不要急于一时就把身体搞坏了啊。”
专家三号:“伟人同志都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苏同志你可不能仗着年轻就不注意身体的。”
专家n+号:“……”
总之,十几个专家硬生生给苏秋月围成了一个无法突破的包围圈,跟唐僧给孙悟空念紧箍咒似的,说来说去都是一个观点——身体最重要!
这样的连番轰炸让苏秋月有些招架不住,连连告饶道:“真的没关系,我这么年轻,体格杠杠的,大伙儿真的不用担心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