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话间,苏秋月已经将这封信写完。
  在信的内容中,她没有选择书写太多煽情、卖惨的内容,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关于这款还只是一个设想,一个概念,一个等待被研究的“红星”发动机的主要功能介绍上面。
  从它能够超越世界现有技术的原理,到它绝对国产化的优势,以及对于航空航天的发展与实用性上,苏秋月都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没有半点夸张,而是实事求是地用数据说话,将研究这款发动机的好处以及可能会遇到的情况都做出了说明。
  并且,在这封信的最后,苏秋月还十分耿直地写下了一番不讨喜且绝对会引发众议的言论。
  ——[……发动机的存在并非是“飞机从属”,因为一款由华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的价值是要远超过随时都会因为装备体制变化而下马的飞行装备的。它是绝对不能作为附属价值,必须要随着装备的下马而跟着一起被中止的技术,是华国想要发展航空航天技术所必须要重视其价值,并将其从“附属”变成“独立”。想要发展,就要做到技术预先研究,将发动机视为“心脏”一般的存在……]
  这一长串的内容完全是苏秋月的肺腑之言,也是她在研究所接触到了更多关于航天航空发展形势与现状以后,所感到忧心忡忡的事情。
  因为在各个研究所中关于发动机研究的规定,都是将发动机放在从属于飞机的位置上,而非独立的研究。
  一个军工厂在研制一款飞机以后,才会有一个与其合作的研究所去研发一款与这款飞机适用、配套的发动机出来,即“一厂一所一型号”。发动机跟着飞机走,即一旦飞机项目随着装备变化而下马,那么发动机的研究也跟着一起被终止。[2]
  但对于这样的“飞机从属”模式,苏秋月并不看好。
  所以,借着这一次机会,她也想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借助“红星”的存在,积极将项目成立,并努力在五年之内完成这一项技术的突破,以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红星”所代表的先进技术,好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模式,将“飞机从属”变成“飞发分离”,真正做到独立发展。[3]
  而事实证明,做人只要敢想敢做,那么就没什么可不能被实现的。
  比如,在苏秋月再一次被研究所的领导婉拒了项目成立的申请,让她决意寄联名信给大领导以后……她真的,收到了来自大领导的回信,以及被亲口承诺的“允许项目成立”“积极研究发展”“国家就是坚实后盾”的回答。
  ……
  苏秋月是真的万万没想到,大领导不光收到、看到了自己和老专家们想方设法寄出去的信,给出了同意研究项目申请与资金拨款的回应,还写了回信给他们!
  ——[秋月小友亲启:在看到信件内容以后,我感慨良多。为你与众多研究人员同志对于华国科技发展的赤诚之心而感动,也为你信中所写的,对于华国科技,与“红星”发动机所表现出的自信而感到欣喜万分……]
  这封信的内容不多,只有一页信纸。
  但这却足够让苏秋月和这十几位被肯定的专家们激动,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同时,它的到来也让原本还在忐忑于即将分离的众人是真真地在一起抱头痛哭了一遭。
  而在激动痛哭之后,苏秋月也没有忘记他们的使命。
  她站在这群优秀的研究人员面前,手里拿着这封由大领导亲笔书写的信件,挥斥方遒地说道:“同志们,大领导在信中说了,他为我们争取到了五年的时间来帮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搞研究,来实现我们想要自主研发发动机的梦想!所以,在这五年中,我们的研究小组将不归属于任何研究所,能够成为像是我们的‘红星’发动机一样独立的存在,并且在这五年时间里,国家也会积极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帮助与资金,为我们遮风挡雨!”
  说到这里的时候,苏秋月高扬着声音继续说道:“这样的信任与帮助,这样的保护与支持,不正是我们每个科研人的追求,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吗!我们绝对不能辜负这样的信任,这样的支持,不能辜负国家和领导对我们的期望!也不能让我们自己的梦想落空!”
  话音刚落,只听见掌声如雷动一般出现在实验室里。
  每个人都激动得涨红了一张脸,用力地挥动着自己的双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现在是1979年的冬天。
  由于实验室里不少设备与材料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对试验结果造成偏差,所以实验室里并没有接通暖气,更没有可以保证屋内温度的煤炉子。也因为这个,在场这群每个月都拿着月薪不低的工资,本应该过得光鲜亮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车接车送,出来进去都还有警卫人员保护的科研人员们却都为了保证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而都选择穿着厚厚的用来保暖却不怎么好看的大棉裤不说,为了保证自己在实验操作时的灵活,他们还都得在上身穿着薄褂子。
  同时,为了不让自己因为上半身寒冷而被冻得手僵、发抖,他们每个人都还准备了那种吃完罐头以后涮吧刷吧就能当水杯的玻璃罐子用来捂手。
  这一冷一热间,不少人的手上都得了冻疮。
  包括苏秋月也是,满手都是因为得了冻疮而红肿、流脓的口子。
  实验室里很冷。
  但因为对未来的期待,对大领导回信的激动,对研究的自信……这些让在场每个人的心里却都是热乎乎得像是偎在火炉子边上烤火取暖的旅人一样,有了温暖的归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