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集(6 / 6)
苏轼点点头:“方利明去了衢州第一笔成交的粮食,明日也可到了。”
赵抃:“这就好!”
两人又来到堆泥的地方,民工边倒边平着淤泥……
苏轼道:“这里修筑一条长堤,将南北两岸接通了,交通也更方便了。”
赵抃哈哈一笑,道:“这可是一道美景!不仅交通方便,也将西湖分成里西湖,外西湖,太漂亮了!”
苏轼赞同地点着头。
赵抃望着沟通南北两岸堤坝,自言自语道:“就叫苏堤吧!,对,叫苏堤!”
赵抃望着苏轼两人都笑起来。
17、钱氏坟茔 日
一日,赵抃和苏轼来到钱氏坟茔前,却是一片凄凉的景象。赵抃不觉一阵心酸,他对苏轼讲起了钱氏的历史,道:“唐宣宗李忱大中六年(852),杭州临安诞生了一位名为钱镠的人。唐哀帝天祐四年(907)钱镠兼并了两浙十三州,被封为吴越王。后来,钱镠使吴越之地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吴越国。”
苏轼不时点着头。
赵抃又说:“几十年后,吴越王之位传到了钱镠之孙钱俶手中。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为了中华国土的统一,就向宋太宗献出了两浙十三州的版图,这就是‘吴越归宋’。”
苏轼接着说:“由于钱俶纳土归宋有功。所以,从钱俶开始,北宋给了钱氏嫡裔世袭的爵位。”
赵抃长叹一声,道:“钱王献土归宋之事才过去了不到百年的时间。然而,钱氏坟茔已经变得如此凄凉……”
苏轼也默默地点着头。
沉默良久,赵抃道:“请老弟代劳,以我的名义撰写一篇奏章,呈送给神宗皇帝,你看如何?”
“好,”苏轼毫不犹豫地答应道。
赵抃便口述道:“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卓州事臣抃言:……”
(旁白):“通判苏轼受托代知州赵抃写了一篇奏章,既肯定了钱氏祖孙治理两浙的贡献,又赞颂了钱俶归宋而免去战乱的功绩。同时,还用汉光武帝刘秀对待功臣坟茔之例,陈述了应重视钱氏坟茔管理的必要性,并且举荐名叫自然的道士和号为道微的和尚,分别管理杭州和临安两地的钱氏坟庙。说理道情,又提出了建议。神宗皇帝阅后,当即表示同意,批示曰:‘可,其妙因观改赐名曰表忠观’。”
18、赵府 夜
赵抃念着神宗皇帝批示:“可。其妙因观改赐名曰表忠观。”
然后,赵抃挥笔亲作一诗送给自然道士……
(赵抃边挥笔书写,边吟画外声):
帅玉归觐息兵铤,吴越蒙恩过百年。
世赏至今轩冕盛,真孙宜作地行仙。
(第三十三集 剧终) ↑返回顶部↑
赵抃:“这就好!”
两人又来到堆泥的地方,民工边倒边平着淤泥……
苏轼道:“这里修筑一条长堤,将南北两岸接通了,交通也更方便了。”
赵抃哈哈一笑,道:“这可是一道美景!不仅交通方便,也将西湖分成里西湖,外西湖,太漂亮了!”
苏轼赞同地点着头。
赵抃望着沟通南北两岸堤坝,自言自语道:“就叫苏堤吧!,对,叫苏堤!”
赵抃望着苏轼两人都笑起来。
17、钱氏坟茔 日
一日,赵抃和苏轼来到钱氏坟茔前,却是一片凄凉的景象。赵抃不觉一阵心酸,他对苏轼讲起了钱氏的历史,道:“唐宣宗李忱大中六年(852),杭州临安诞生了一位名为钱镠的人。唐哀帝天祐四年(907)钱镠兼并了两浙十三州,被封为吴越王。后来,钱镠使吴越之地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吴越国。”
苏轼不时点着头。
赵抃又说:“几十年后,吴越王之位传到了钱镠之孙钱俶手中。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为了中华国土的统一,就向宋太宗献出了两浙十三州的版图,这就是‘吴越归宋’。”
苏轼接着说:“由于钱俶纳土归宋有功。所以,从钱俶开始,北宋给了钱氏嫡裔世袭的爵位。”
赵抃长叹一声,道:“钱王献土归宋之事才过去了不到百年的时间。然而,钱氏坟茔已经变得如此凄凉……”
苏轼也默默地点着头。
沉默良久,赵抃道:“请老弟代劳,以我的名义撰写一篇奏章,呈送给神宗皇帝,你看如何?”
“好,”苏轼毫不犹豫地答应道。
赵抃便口述道:“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卓州事臣抃言:……”
(旁白):“通判苏轼受托代知州赵抃写了一篇奏章,既肯定了钱氏祖孙治理两浙的贡献,又赞颂了钱俶归宋而免去战乱的功绩。同时,还用汉光武帝刘秀对待功臣坟茔之例,陈述了应重视钱氏坟茔管理的必要性,并且举荐名叫自然的道士和号为道微的和尚,分别管理杭州和临安两地的钱氏坟庙。说理道情,又提出了建议。神宗皇帝阅后,当即表示同意,批示曰:‘可,其妙因观改赐名曰表忠观’。”
18、赵府 夜
赵抃念着神宗皇帝批示:“可。其妙因观改赐名曰表忠观。”
然后,赵抃挥笔亲作一诗送给自然道士……
(赵抃边挥笔书写,边吟画外声):
帅玉归觐息兵铤,吴越蒙恩过百年。
世赏至今轩冕盛,真孙宜作地行仙。
(第三十三集 剧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