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番外:朝朝暮暮(3 / 11)
日子确实过得快,秋去冬来,转眼就进了腊月。
年关在望,暮青有喜八月有余,步惜欢本该欢喜,却被这个月的胎画给惊着了。画中胎儿已长成,母体的五脏被挤得移了位,着实令人触目惊心。他坐在烛台下看了许久,不知不觉想起儿时,此后再未提起那隔着肚皮跟孩儿说话的事儿,只是陪着暮青白日散步,夜里捏腿,细心呵护,倍加谨慎。
暮青也很谨慎,她命御膳房多备果蔬,少食多餐,少盐少油,膳食以多样清淡为宜。
年关一过,御医院就挑选了两位登记在册、身家清白、经验丰富的稳婆入宫侍驾,步惜欢担心暮青与两个稳婆不熟,特意命御林卫去古水县将杨氏请来了宫中。杨氏育有一儿两女,女儿还是双生胎,在产事上颇有经验。
老话说:“牛生崽儿锅沿过,女人生孩儿坟前过。”
眼看着皇后临盆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乾方宫上上下下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里,唯独暮青不慌不忙,她命人在西配殿布置了产房,并画了数张图,告诉稳婆如遇脐带绕颈、胎位不正当如何处置,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当如何处置。尽管知道没人敢在她身上动刀子,但她还是把刀具和解剖图都备好了。她告诉稳婆,如发急情,莫要慌乱,尽人事听天命即可。
两个稳婆在牵拉脐带、复正胎位上都颇有经验,但头一回见到图,心惊之余也算开了眼——头一回见到临盆在即,把样样儿急情与处置对策都想到了,非但不慌乱,还平心静气地宽慰稳婆的新妇。
杨氏见惯不怪,两个稳婆却不由暗道天下传言不虚,皇后娘娘能母仪天下,果真非寻常女子。
万事俱备,但整个正月里,暮青一直没有发动的迹象,御医天天呈奏脉案,稳婆日日回禀宫高胎位,连步惜欢的心都提起来了,暮青却按部就班,甚是镇定——该备都备了,余下的不就是看天命了吗?
随后,日子进了二月,初二这天傍晚,暮青发现自己落了红。
杨氏听闻之后,立刻吩咐稳婆侍驾前往西配殿,吩咐彩娥去请御医,吩咐小安子去太极殿报信。
彩娥和小安子领命而去,暮青却在桌前坐下,吩咐传膳,“临盆之兆而已,还早着呢,都去吃些东西,免得后半夜没力气。”
两个稳婆正要来扶暮青,见她坐得稳当,不由双双望向杨氏。
“哎呦!您可真是……”杨氏又是好笑又是服气,无奈地对稳婆们道,“殿下之言有理,头胎是没那么快,后半夜才是忙的时候,我在这儿侍驾,你们先去垫垫肚子。”
话是这么说,可毕竟是皇后临盆,谁也不敢大意不是?
两个稳婆虽谢恩而去,却不敢耽搁太久,到小厨房里随便吃了几样点心垫了垫肚子,便回到了承乾殿。
刚站定,就见一道红影当空掠下,似天降妖云,携着疾风,摧得庭树枝摇花落,飒飒作响!
稳婆啊的一声,差点儿要喊刺客妖人,却见杨氏笑盈盈地行了个礼,“妾身叩见陛下。”
稳婆们一惊,赶忙跟着行礼,心中不由后怕,暗道险些闯下大祸。
步惜欢疾步进了内殿,却未见到儿时记忆里那些乱糟糟的景象,宫人各司其职,杨氏和稳婆都伴在暮青左右,晚膳已经摆好,暮青正喝着碗银丝羹。
见步惜欢回来,暮青放下碗筷,给他也盛了碗羹汤,说道:“刚刚发动,离临盆还早着,怎么也得五六个时辰。今儿晚膳早了些,你多少吃些吧。”
步惜欢看向杨氏,杨氏禀道:“回陛下,头一胎都慢,五六个时辰算早的,一两日的都有。”
步惜欢闻言,心半点儿也没落回去,反倒愈发悬着了。他没胃口用膳,但面前的羹汤是暮青盛的,心意难舍,便端起碗来喝了。他用膳一贯优雅,骨子里的那股矜贵劲儿今日竟有些持不住,匆匆用罢羹汤,便瞅着暮青用膳,想布菜怕撑着她,不添饭又怕她今夜脱力,正犹豫着,暮青搁了碗筷。
“饱了。”她道,“趁这会儿还不怎么折腾,陪我再散散步去。”
“好。”步惜欢将暮青扶起,两人携手出了承乾殿。
两个稳婆望着帝后迎着晚霞在庭中慢悠悠散步的背影,不由面面相觑。
直到日暮西沉,天色渐暗,庭中廊下掌了宫灯,暮青才迎着萤火般的灯光往西配殿而去。
稳婆见步惜欢也要进殿,不由一惊,却没敢拦驾。崔老夫人早就耳提面命过了,万勿在陛下面前提那些“产妇不洁”之言,以免触怒龙颜。崔老夫人说了,帝后情深,娘娘临盆之日,陛下多半会陪着,甭费那劲儿拦驾,拦也拦不住,侍候好产事就是,旁的规矩不必提。
稳婆们跟进殿内,看着帝后相伴的样子,不由感叹,当了半辈子的稳婆,什么样儿的人家都见过,就是没想到帝王家里是这样的。
殿内早已布置妥当,床榻是将作监按图所造,形似交椅,半躺在榻上,比平卧更便于使力。暮青到榻上歇了会儿,阵痛一发作,她就起身下地走动,累了就回榻上歇着,歇好了继续下地走动,如此折腾到了后半夜,阵痛愈发频繁强烈了起来,稳婆们怕暮青临盆时体力撑不住,劝她卧榻歇着。 ↑返回顶部↑
年关在望,暮青有喜八月有余,步惜欢本该欢喜,却被这个月的胎画给惊着了。画中胎儿已长成,母体的五脏被挤得移了位,着实令人触目惊心。他坐在烛台下看了许久,不知不觉想起儿时,此后再未提起那隔着肚皮跟孩儿说话的事儿,只是陪着暮青白日散步,夜里捏腿,细心呵护,倍加谨慎。
暮青也很谨慎,她命御膳房多备果蔬,少食多餐,少盐少油,膳食以多样清淡为宜。
年关一过,御医院就挑选了两位登记在册、身家清白、经验丰富的稳婆入宫侍驾,步惜欢担心暮青与两个稳婆不熟,特意命御林卫去古水县将杨氏请来了宫中。杨氏育有一儿两女,女儿还是双生胎,在产事上颇有经验。
老话说:“牛生崽儿锅沿过,女人生孩儿坟前过。”
眼看着皇后临盆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乾方宫上上下下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里,唯独暮青不慌不忙,她命人在西配殿布置了产房,并画了数张图,告诉稳婆如遇脐带绕颈、胎位不正当如何处置,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当如何处置。尽管知道没人敢在她身上动刀子,但她还是把刀具和解剖图都备好了。她告诉稳婆,如发急情,莫要慌乱,尽人事听天命即可。
两个稳婆在牵拉脐带、复正胎位上都颇有经验,但头一回见到图,心惊之余也算开了眼——头一回见到临盆在即,把样样儿急情与处置对策都想到了,非但不慌乱,还平心静气地宽慰稳婆的新妇。
杨氏见惯不怪,两个稳婆却不由暗道天下传言不虚,皇后娘娘能母仪天下,果真非寻常女子。
万事俱备,但整个正月里,暮青一直没有发动的迹象,御医天天呈奏脉案,稳婆日日回禀宫高胎位,连步惜欢的心都提起来了,暮青却按部就班,甚是镇定——该备都备了,余下的不就是看天命了吗?
随后,日子进了二月,初二这天傍晚,暮青发现自己落了红。
杨氏听闻之后,立刻吩咐稳婆侍驾前往西配殿,吩咐彩娥去请御医,吩咐小安子去太极殿报信。
彩娥和小安子领命而去,暮青却在桌前坐下,吩咐传膳,“临盆之兆而已,还早着呢,都去吃些东西,免得后半夜没力气。”
两个稳婆正要来扶暮青,见她坐得稳当,不由双双望向杨氏。
“哎呦!您可真是……”杨氏又是好笑又是服气,无奈地对稳婆们道,“殿下之言有理,头胎是没那么快,后半夜才是忙的时候,我在这儿侍驾,你们先去垫垫肚子。”
话是这么说,可毕竟是皇后临盆,谁也不敢大意不是?
两个稳婆虽谢恩而去,却不敢耽搁太久,到小厨房里随便吃了几样点心垫了垫肚子,便回到了承乾殿。
刚站定,就见一道红影当空掠下,似天降妖云,携着疾风,摧得庭树枝摇花落,飒飒作响!
稳婆啊的一声,差点儿要喊刺客妖人,却见杨氏笑盈盈地行了个礼,“妾身叩见陛下。”
稳婆们一惊,赶忙跟着行礼,心中不由后怕,暗道险些闯下大祸。
步惜欢疾步进了内殿,却未见到儿时记忆里那些乱糟糟的景象,宫人各司其职,杨氏和稳婆都伴在暮青左右,晚膳已经摆好,暮青正喝着碗银丝羹。
见步惜欢回来,暮青放下碗筷,给他也盛了碗羹汤,说道:“刚刚发动,离临盆还早着,怎么也得五六个时辰。今儿晚膳早了些,你多少吃些吧。”
步惜欢看向杨氏,杨氏禀道:“回陛下,头一胎都慢,五六个时辰算早的,一两日的都有。”
步惜欢闻言,心半点儿也没落回去,反倒愈发悬着了。他没胃口用膳,但面前的羹汤是暮青盛的,心意难舍,便端起碗来喝了。他用膳一贯优雅,骨子里的那股矜贵劲儿今日竟有些持不住,匆匆用罢羹汤,便瞅着暮青用膳,想布菜怕撑着她,不添饭又怕她今夜脱力,正犹豫着,暮青搁了碗筷。
“饱了。”她道,“趁这会儿还不怎么折腾,陪我再散散步去。”
“好。”步惜欢将暮青扶起,两人携手出了承乾殿。
两个稳婆望着帝后迎着晚霞在庭中慢悠悠散步的背影,不由面面相觑。
直到日暮西沉,天色渐暗,庭中廊下掌了宫灯,暮青才迎着萤火般的灯光往西配殿而去。
稳婆见步惜欢也要进殿,不由一惊,却没敢拦驾。崔老夫人早就耳提面命过了,万勿在陛下面前提那些“产妇不洁”之言,以免触怒龙颜。崔老夫人说了,帝后情深,娘娘临盆之日,陛下多半会陪着,甭费那劲儿拦驾,拦也拦不住,侍候好产事就是,旁的规矩不必提。
稳婆们跟进殿内,看着帝后相伴的样子,不由感叹,当了半辈子的稳婆,什么样儿的人家都见过,就是没想到帝王家里是这样的。
殿内早已布置妥当,床榻是将作监按图所造,形似交椅,半躺在榻上,比平卧更便于使力。暮青到榻上歇了会儿,阵痛一发作,她就起身下地走动,累了就回榻上歇着,歇好了继续下地走动,如此折腾到了后半夜,阵痛愈发频繁强烈了起来,稳婆们怕暮青临盆时体力撑不住,劝她卧榻歇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