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粗心大意(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古还春懒得干涉这些小儿女情事,家里的那傻乎乎的大徒弟还痴念着小徒儿想不开呢。听了这话只斜了靖竹一眼:“你先管好自己吧,临州城里爱慕你的男娃娃还少吗?人家明端不也没说啥?就你事多!”
  靖竹:“……”
  明端?这两个人什么时候那么熟了?
  靖竹翻了翻眼睛,侧眸狠狠瞪了谢明端一眼,迈大步越过他往前走了。
  谢明端无辜地觑向谢明端,老少二人相视一眼,眸光里俱是无奈。
  出了这样的事情,到各家行医看诊的活一时自是顾不上了,现如今城中症状严重的百姓倒不是没有,但没有一个严重到像那男孩一般危及生命,所以古还春师徒还是决定先想办法研制出救治那男孩的方法,再管其他。
  靖竹回到驿馆才想起一件事,回身嘱咐谢明端:“对了,你记得叮嘱看管那户人家的暗卫们,一定要每天帮那妇人清扫庭院和换水,饮用的水必须烧开之后才能喝。注意一下衣服和身上的整洁,尤其是哪个孩子,一定不能再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邋遢了。这样会变相的加重病情。”
  古还春在旁边一面翻着书一面点头附和:“对对对,这个必须得注意。”
  谢明端记下,招手叫了个暗卫去通知,然后走到靖竹面前:“我先去看那个车夫,要过一会儿才能回来,照顾好自己。”
  古还春被谢明端那腻乎的劲儿给烦的不行,挥挥手说:“行了吧,她多大个人了,一个时辰不吃饭喝水还能饿死自己?你还当她是你家小娃娃哪离开一小下就得坐立难安。”
  谢明端被老人家说的俊脸发红,又叮嘱了靖竹两句才转身离去。
  谢明端走后靖竹执起笔,将之前那男孩的症状给记了下来递到古还春面前:“按照先前那妇人的说法,这孩子患病之后初时的确是风寒无疑。后期开始内伤生冷、心脾不调,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取陈皮、青皮、柴胡、香附、苏叶、甘草作六和汤稳定症状,再观后效。”
  “现在是夏天,用这一味很容易内外失调,不行。”古还春落笔,“还是得取白术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以使六气调和,咱们再试试……”
  谢明端走出好远,还略略听得见那师徒二人的讨论声,他几乎是一点都听不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未来妻子的自豪,他的未婚妻子是天底下难能一见的神医,和普度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一样值得人敬仰,她是他的荣耀。
  看病研方,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方子最是难以琢磨,还是得离患病之人近些才方便了解具体的症状和尝试药效,只是古还春年纪大,靠近久了靖竹也担心他会被传染,便没让古还春亲自过来,只在她记下孩子每日症状和测试药效之后回去和他商量。
  今天才是第一日,靖竹回到驿馆之后还未进大门便听见院子里一阵吵吵嚷嚷,她快步走进门,远远地便瞧见一群人围成驿馆圈,赵太医孙太医王太医都在,还有一些平日里懒懒散散的年轻太医们,也都围在那里。
  模糊间瞥见中间似乎围了个人,她目光动了动,便猜出了几分缘由。
  张思一个太医署的女医,竟然将瘟疫错诊成风寒之症耽搁加重了男孩的病情,靖竹没有资格去批判她,但是太医署的太医们却可以。
  太医署的人来到珲州是来救治百姓的,虽然时不时有人偷懒,但大体都为百姓出过一份力,张思来后频繁惹事不说,这次还误诊了一个还在稚龄的孩子,这不仅仅耽搁了孩子的病情,还丢了整个太医署的脸面。
  张思今天出的这件事谁都无意隐瞒,看来是没多大会儿的功夫就传了出来,百姓们知道了朝廷派来的太医误诊害了人,谁还敢找太医们治病?
  “你来珲州之后事事做不好,平日里整天对着端王殿下抛媚眼就罢了,成日里对着瘟疫病人到头来却连是不是瘟疫都瞧不清,张思,老夫对你很失望。”赵太医恨铁不成钢地望着满脸无措的小姑娘,表情严肃地道。
  “赵太医,这件事是我疏忽了,可是我当时也是真的为那孩子诊过脉的,只是他的症状实在和寻常风寒太像了,所以我才……”
  赵太医干脆不说话了,孙太医听了,在一旁冷笑说:“你这是想告诉我们,你没能诊治出瘟疫病症是因为你的医术不行,而不是因为你粗心大意?”
  张思正想答是,片刻后忽然想到了什么,白着脸闭紧了嘴。
  她是太医署的太医,若是连区分风寒瘟疫的本事都没有,怕是就没有资格留在太医署了。
  她和端王殿下之间已经是希望渺茫,这次粗心错事固然会受到惩罚,但总不至于严重到让她离开太医署,但是若是她当真认了自己医术低劣,那太医署恐怕就真的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了。
  张思明白,无论她承认与否,此番都很难再继续留在此地了。
  这个,她只怕唯一有可能再同端王殿下有所交集的地方。
  “张思,这件事事关重大,关系到那孩子的性命,我也不敢随意做主。我们这两天先看看你身上是否沾染上疫情,等到确定了情况,你还是暂且回京城去吧。”
  来过珲州的人,没有确认过身体状况绝对不能随意返京,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将疫情传染到贵人身上。更别说张思原本是太后身边的人,若是少有差池,危及到太后的安康,谁能负的起那样的责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