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3)
黛玉显然惊讶于父亲会突然出言干涉她们的友交,但听见姐姐已未有多问就直接应下了,也就应下。
林如海就没再说别的事,又叮嘱着她们姊妹好好读书写字,跟随教养嬷嬷学习。
待林如海离开后,姊妹俩才在棋茶桌边坐下,一副无限感慨的神色。
“姐,为什么父亲要特意过来同我们说这些?只让母亲嘱说就行了。”黛玉满心不解。
“史家之于母亲,就如同贾家之于我们,许是母亲会有顾忌。”嫣玉取了棋盘上的玉莲坠给黛玉戴上,一边问起,“你还没看完《春秋》吗?”她想起妹妹似乎都捧着《春秋》琢磨许久了。
“看到第三遍了。总有些不明不通之处,就仔细琢磨着。”黛玉半靠在棋茶桌上说。
“也就你有这个耐性。”嫣玉重新摆起了方才的残局,却被黛玉指正出:“姐,你这几枚棋子都摆错,你是不是想趁我没发现就把棋子给换了?”
嫣玉嗔她:“我岂是那样的人!”
黛玉轻笑:“俗话说,姜老越辣。姐姐以前就做过的事,现在当然是信手拈来了。”
嫣玉扶额叹息:“多大点事!你是我妹子,我才坑你的。”
黛玉撇嘴:“那你就找琰儿玩去,我不跟你对弈了。”
前些时日琰儿一直惦记着要和兰哥儿玩,贾敏就派人去接了兰哥儿过府来。李纨向来对兰哥儿看的紧,还是想着贾珠在时常说林家姑父姑母待他很好,况且她如今寡居不便往来,又不能总将兰哥儿拘在身边,才允了兰哥儿过府来玩。
史太君就让贾琏送兰哥儿过来,也来拜见林家姑父。
贾敏也喜欢兰哥儿,用过晚饭后就拉着兰哥儿在身边仔细问他在家里的事情。兰哥儿的性子就是规规矩矩的,不似琰儿这般活泼;听贾敏问起就乖巧道:“母亲和我住在竹林那边的院子,母亲常会讲经念书给我听。母亲说我以后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才能光宗耀祖荣耀门楣。”
嫣玉和黛玉在旁听着,倒没想到兰哥儿如今小小年纪,大嫂子就同他说这些。
贾敏越看兰哥儿越喜欢,笑着跟琰儿教诲:“兰哥儿比你年纪小,还是你大侄子,就这般懂事了。”
“但大姐姐和二姐姐都说我也很懂事。”琰儿目光澄澈,扬起头向母亲说。
黛玉扑哧一笑,拉着嫣玉侧过身偷笑起来。
琰儿仍是一本正经:“姐姐为什么笑?是我说得不对吗?”
贾敏看着幼子也是忍俊不禁:“你姐姐们是喜欢你,但哪有自己这般浑说的。”
琰儿认真细想着,就好奇问:“我听二姐姐说过。若喜欢一个人,就看他如何都是最好的,这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然后回头向黛玉确认,“二姐姐,是这个意思吗?”
嫣玉更是笑得乐不可支,连兰哥儿都被他逗笑了。
黛玉用团扇掩面,又趣又气:“我教琰儿古经文,没想到他是理解成这样了。”
“琰儿还小,以后慢慢学就好了。”贾敏低头看见琰儿气鼓鼓的模样,才笑道。
到琰儿这个年岁也正是寻常孩子读书启蒙的时候,林如海正想着要为琰儿请一位西席先生到府上为琰儿授课,只是近日事多才暂且耽搁下来了。
新年去荣国府走娘家时,史太君却突然过问起此事,贾敏便如实说了。
“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先生,不如就先送琰哥儿到义学来听个三五月,识字知书后再让姑爷请来的先生教说着,日后琰哥儿也能有大成。”史太君就给她出主意,“从前琏儿和东府的蓉儿都在学堂上学,如今宝玉和环小子,还有族里的孩子和亲戚家的孩子都送过来一起读书。”
贾敏很是犹豫,想着平时琰儿跟在两个姐姐身边,嫣玉和黛玉闲来无事也常教他读书,况且主要是她不愿意让琰儿跟宝玉厮混在一起。
只是母亲提起,贾敏才假意借说道:“那我便回去同老爷商量一下。我也不懂这些,都是听我们老爷的意思。”
史太君听了笑说:“听姑爷的是对的,姑爷可是探花郎,咱们家可没有能比得上姑爷的。” ↑返回顶部↑
林如海就没再说别的事,又叮嘱着她们姊妹好好读书写字,跟随教养嬷嬷学习。
待林如海离开后,姊妹俩才在棋茶桌边坐下,一副无限感慨的神色。
“姐,为什么父亲要特意过来同我们说这些?只让母亲嘱说就行了。”黛玉满心不解。
“史家之于母亲,就如同贾家之于我们,许是母亲会有顾忌。”嫣玉取了棋盘上的玉莲坠给黛玉戴上,一边问起,“你还没看完《春秋》吗?”她想起妹妹似乎都捧着《春秋》琢磨许久了。
“看到第三遍了。总有些不明不通之处,就仔细琢磨着。”黛玉半靠在棋茶桌上说。
“也就你有这个耐性。”嫣玉重新摆起了方才的残局,却被黛玉指正出:“姐,你这几枚棋子都摆错,你是不是想趁我没发现就把棋子给换了?”
嫣玉嗔她:“我岂是那样的人!”
黛玉轻笑:“俗话说,姜老越辣。姐姐以前就做过的事,现在当然是信手拈来了。”
嫣玉扶额叹息:“多大点事!你是我妹子,我才坑你的。”
黛玉撇嘴:“那你就找琰儿玩去,我不跟你对弈了。”
前些时日琰儿一直惦记着要和兰哥儿玩,贾敏就派人去接了兰哥儿过府来。李纨向来对兰哥儿看的紧,还是想着贾珠在时常说林家姑父姑母待他很好,况且她如今寡居不便往来,又不能总将兰哥儿拘在身边,才允了兰哥儿过府来玩。
史太君就让贾琏送兰哥儿过来,也来拜见林家姑父。
贾敏也喜欢兰哥儿,用过晚饭后就拉着兰哥儿在身边仔细问他在家里的事情。兰哥儿的性子就是规规矩矩的,不似琰儿这般活泼;听贾敏问起就乖巧道:“母亲和我住在竹林那边的院子,母亲常会讲经念书给我听。母亲说我以后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才能光宗耀祖荣耀门楣。”
嫣玉和黛玉在旁听着,倒没想到兰哥儿如今小小年纪,大嫂子就同他说这些。
贾敏越看兰哥儿越喜欢,笑着跟琰儿教诲:“兰哥儿比你年纪小,还是你大侄子,就这般懂事了。”
“但大姐姐和二姐姐都说我也很懂事。”琰儿目光澄澈,扬起头向母亲说。
黛玉扑哧一笑,拉着嫣玉侧过身偷笑起来。
琰儿仍是一本正经:“姐姐为什么笑?是我说得不对吗?”
贾敏看着幼子也是忍俊不禁:“你姐姐们是喜欢你,但哪有自己这般浑说的。”
琰儿认真细想着,就好奇问:“我听二姐姐说过。若喜欢一个人,就看他如何都是最好的,这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然后回头向黛玉确认,“二姐姐,是这个意思吗?”
嫣玉更是笑得乐不可支,连兰哥儿都被他逗笑了。
黛玉用团扇掩面,又趣又气:“我教琰儿古经文,没想到他是理解成这样了。”
“琰儿还小,以后慢慢学就好了。”贾敏低头看见琰儿气鼓鼓的模样,才笑道。
到琰儿这个年岁也正是寻常孩子读书启蒙的时候,林如海正想着要为琰儿请一位西席先生到府上为琰儿授课,只是近日事多才暂且耽搁下来了。
新年去荣国府走娘家时,史太君却突然过问起此事,贾敏便如实说了。
“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先生,不如就先送琰哥儿到义学来听个三五月,识字知书后再让姑爷请来的先生教说着,日后琰哥儿也能有大成。”史太君就给她出主意,“从前琏儿和东府的蓉儿都在学堂上学,如今宝玉和环小子,还有族里的孩子和亲戚家的孩子都送过来一起读书。”
贾敏很是犹豫,想着平时琰儿跟在两个姐姐身边,嫣玉和黛玉闲来无事也常教他读书,况且主要是她不愿意让琰儿跟宝玉厮混在一起。
只是母亲提起,贾敏才假意借说道:“那我便回去同老爷商量一下。我也不懂这些,都是听我们老爷的意思。”
史太君听了笑说:“听姑爷的是对的,姑爷可是探花郎,咱们家可没有能比得上姑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