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1 / 4)
这话一出,莫说齐君行了,便是齐茂行自个都忍不住的抬头撇了这个庶兄一眼。
之前见面时,他这个庶兄分明像是已将丹城郡主哄骗的服服帖帖,才回来短短几十日的功夫,便能成了郡马,当真没想到,郡主竟是这么久都没有叫他近身?
还是说,是因为丹城郡主从前的痴癫之症?
要这么说,便也对了,难怪王府这么利落的答应了往后将郡主的长子送回来,宽和的丁点不像是赵王府的行事。
只怕他们是早已清楚了,丹城郡主压根就生不得孩子,送不送的都是一句空话!这才答应的这般轻易。
在齐茂行的目光下,齐君行的面色先是泛白,接着又涨的通红:“我不过是不愿着急罢了,丹城不过一介妇人,待我再过些日子,我……”
但老太太面色冷然,这一次便已干脆连反驳都不屑,只是一声冷哼,便又将带了些老人浑浊的目光,重新看向了面前的齐茂行:“茂儿,你便是记恨祖母,可你到底姓齐!你也是在这府里一日日的长大了,你便当真忍心,就这样看着侯府绝嗣不成?”
说着,老太太的眼角便都挤出了一道浊泪,谁都能瞧得出,她眼下的悲痛,是当真没一丝作伪。
即便是决定之后,便会一股脑走到头的齐茂行,在这样的悲痛前,也忍不住的低了头,沉声开了口:“我听说齐侯府里,还有几个叔伯兄弟流落在外头,您放心,若是齐君行当真都不成,孙儿必会将这些叔伯都找回来,总不会叫府里绝了后嗣。”
但听到这样的回答,袁老太太的面色却反而愈发难看,悲伤哀痛都敛了大半,眼中几乎露出几分恨意,只叫人看着心惊。
袁老太太并非寻常娇养出来的闺门娇女,她与老侯爷起与微末,刚定亲时,两边都是穷的叮当作响的泥腿子。
那时候年景不好,天灾不断,官府又横征暴敛,两个人再是勤勉,也不过勉强得以度日。
可再往后,情形越来越差,便连勉强度日都不成,一次兵祸,夫妻两个相互扶持着逃出了家乡故土。
不过世间的变故总是福祸相倚,也正是因此,他们反而在逃难的路上,遇上了当初太-祖爷的义军,为了混口饭吃,就这样一道投进了太-祖账下。
老侯爷力气大又勇武,从军不久,便在赢了旁人,从马前卒升为了十夫长,三月打下一座小城,便又升百夫长。
听着简单,但当时的太-祖声名不显,军伍不壮,就算是百夫长,也连一副齐整的甲胄都凑不全,甚至时不时还要饿着肚子习武练兵。
在这段期间,年轻的袁老太太并没有躲在后头,过太平日子坐享其成。
天下大乱,太-祖账下也有妇孺,她当时便也一路跟着自个的丈夫,在军中干着浣洗烧饭的活计,也领一份钱粮,就近照顾。
老侯爷吃不饱,她便省下自个的口粮,想方设法为丈夫多送一口吃的,夜里得了空闲,还能去老侯爷的坑铺里,帮他洗洗涮涮,缝缝补补。
沙场无眼,受伤之后,还能帮着清洗换药,一次老侯爷中了敌军暗算,高热昏迷,连着好几日未醒,军中大夫都说不成了,是她不离不弃,嚼碎了肉汤一点点的哺到嘴里,就这样生生的从阎王那拉了回来,自个却生生大病一场,肚子的孩子都累滑了。
就这般,几次死里逃生,好容易相互扶持的走到天下太平,一把年纪,得封了侯爵侯夫人。
安定下来,养了几年身子,也几经艰难得了儿女双全,原以为这辈子的苦头,便已经到头了。
但这个时候,曾经老太太却才忽的发觉,并不是,曾经共患难的丈夫,在富贵之后,开始一个个的往回带“丫头”了。
没错,是丫头,老侯爷从来都不纳妾,再是喜欢的,也只是当个通房,若是不安分的,还会干脆养在外头,只将孩子送回来养,再不许亲娘见面,平日里,也是不闻不问,对夫人全然放心。
或许老侯爷觉着,这些,就已经足够表达他对糟糠妻的敬重,对他们几十年情分的不负。
但袁老太太如何会认?
她只是冷眼瞧着,等着老侯爷驾鹤西去,七日回灵才刚过,便硬是堵着一口气,不顾年岁大小,能否自立,全都一人二百两银子,连带着几个碍眼的丫头都一并远远打发了出去,便是还不会走的奶娃娃,也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全都送去了边疆苦寒之地。
直到如今,她也从未留心过送出去的,后来都是个什么情形。
总之几十年过去,却是无一人再往回传过消息。
想来,不是是叫人哄骗,死在外头了,也可能苟且偷生,便是想回来,都没了这个本事罢了。 ↑返回顶部↑
之前见面时,他这个庶兄分明像是已将丹城郡主哄骗的服服帖帖,才回来短短几十日的功夫,便能成了郡马,当真没想到,郡主竟是这么久都没有叫他近身?
还是说,是因为丹城郡主从前的痴癫之症?
要这么说,便也对了,难怪王府这么利落的答应了往后将郡主的长子送回来,宽和的丁点不像是赵王府的行事。
只怕他们是早已清楚了,丹城郡主压根就生不得孩子,送不送的都是一句空话!这才答应的这般轻易。
在齐茂行的目光下,齐君行的面色先是泛白,接着又涨的通红:“我不过是不愿着急罢了,丹城不过一介妇人,待我再过些日子,我……”
但老太太面色冷然,这一次便已干脆连反驳都不屑,只是一声冷哼,便又将带了些老人浑浊的目光,重新看向了面前的齐茂行:“茂儿,你便是记恨祖母,可你到底姓齐!你也是在这府里一日日的长大了,你便当真忍心,就这样看着侯府绝嗣不成?”
说着,老太太的眼角便都挤出了一道浊泪,谁都能瞧得出,她眼下的悲痛,是当真没一丝作伪。
即便是决定之后,便会一股脑走到头的齐茂行,在这样的悲痛前,也忍不住的低了头,沉声开了口:“我听说齐侯府里,还有几个叔伯兄弟流落在外头,您放心,若是齐君行当真都不成,孙儿必会将这些叔伯都找回来,总不会叫府里绝了后嗣。”
但听到这样的回答,袁老太太的面色却反而愈发难看,悲伤哀痛都敛了大半,眼中几乎露出几分恨意,只叫人看着心惊。
袁老太太并非寻常娇养出来的闺门娇女,她与老侯爷起与微末,刚定亲时,两边都是穷的叮当作响的泥腿子。
那时候年景不好,天灾不断,官府又横征暴敛,两个人再是勤勉,也不过勉强得以度日。
可再往后,情形越来越差,便连勉强度日都不成,一次兵祸,夫妻两个相互扶持着逃出了家乡故土。
不过世间的变故总是福祸相倚,也正是因此,他们反而在逃难的路上,遇上了当初太-祖爷的义军,为了混口饭吃,就这样一道投进了太-祖账下。
老侯爷力气大又勇武,从军不久,便在赢了旁人,从马前卒升为了十夫长,三月打下一座小城,便又升百夫长。
听着简单,但当时的太-祖声名不显,军伍不壮,就算是百夫长,也连一副齐整的甲胄都凑不全,甚至时不时还要饿着肚子习武练兵。
在这段期间,年轻的袁老太太并没有躲在后头,过太平日子坐享其成。
天下大乱,太-祖账下也有妇孺,她当时便也一路跟着自个的丈夫,在军中干着浣洗烧饭的活计,也领一份钱粮,就近照顾。
老侯爷吃不饱,她便省下自个的口粮,想方设法为丈夫多送一口吃的,夜里得了空闲,还能去老侯爷的坑铺里,帮他洗洗涮涮,缝缝补补。
沙场无眼,受伤之后,还能帮着清洗换药,一次老侯爷中了敌军暗算,高热昏迷,连着好几日未醒,军中大夫都说不成了,是她不离不弃,嚼碎了肉汤一点点的哺到嘴里,就这样生生的从阎王那拉了回来,自个却生生大病一场,肚子的孩子都累滑了。
就这般,几次死里逃生,好容易相互扶持的走到天下太平,一把年纪,得封了侯爵侯夫人。
安定下来,养了几年身子,也几经艰难得了儿女双全,原以为这辈子的苦头,便已经到头了。
但这个时候,曾经老太太却才忽的发觉,并不是,曾经共患难的丈夫,在富贵之后,开始一个个的往回带“丫头”了。
没错,是丫头,老侯爷从来都不纳妾,再是喜欢的,也只是当个通房,若是不安分的,还会干脆养在外头,只将孩子送回来养,再不许亲娘见面,平日里,也是不闻不问,对夫人全然放心。
或许老侯爷觉着,这些,就已经足够表达他对糟糠妻的敬重,对他们几十年情分的不负。
但袁老太太如何会认?
她只是冷眼瞧着,等着老侯爷驾鹤西去,七日回灵才刚过,便硬是堵着一口气,不顾年岁大小,能否自立,全都一人二百两银子,连带着几个碍眼的丫头都一并远远打发了出去,便是还不会走的奶娃娃,也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全都送去了边疆苦寒之地。
直到如今,她也从未留心过送出去的,后来都是个什么情形。
总之几十年过去,却是无一人再往回传过消息。
想来,不是是叫人哄骗,死在外头了,也可能苟且偷生,便是想回来,都没了这个本事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