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2 / 4)
“祁贵多山,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很远,加上夏日多瘴气多雨,气候不好,人的寿数不大长,而且还多有灾害,往往会有直接整个村子就被淹没的情况出现。青壮不少都离开了祁贵,青壮少了,这田地自然就种得不多。”
“云滇之地村子倒是很多,只是这里过去叫做百越,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族人,整个大齐对这些人的征粮都是最少的。”
“广越之地是这三个地方最为繁华的地方,只是……这也是相对而言繁华一些,大体是与云滇差不多的。”
说完了之后,孙峥又说道,“这三个地方的布政使,我当年并未听说有什么不足之处,这纳粮少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
赵翊林说道:“孙大夫高见,只是按照父皇的旨意去走一走这三个地方,在时间上,父皇给得充足,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也让我随行带上两位武官,还有太医等人,可以一应俱全。”
孙峥想着太子的身份,这去三个地方也不是什么坏事,点点头说道:“这些地方多瘴气,太子殿下确实是需要带上随行的太医,不要饮用当地的生水。”
赵翊林含笑说道,“孙大夫,有了这显微镜之后,只要是见过两者的区别,都会选择饮用烧开了的水。”
孙峥也笑了笑,不过旋即又想到了一件事,“云滇之地有些特殊,谁烧开了之后似乎是有假沸的现象,在其他地方茶叶用沸水泡很快就会舒展开叶片,云滇这个地方有些不太一样,就算是多烧一会儿的水,茶叶舒展开的速度还是慢上一些。”
或许是因为云滇这个特性,许多的汉人过去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甚至有时候是致命的,这云滇纳粮少也与此有关,只能依靠的是当地的百姓,云滇的汉人是不足的。
孙峥想到了当年的事,很快就跃跃欲试了起来,当年没有办法破解云滇让人水土不服的秘密,现在有了这显微镜,是不是可以找到缘由?是不是水中的微虫无法杀干净,才让人有了水土不服的表现。
学医之人就没有不喜这显微镜的,见到了微小世界,有太多的猜想去一一证实。
赵翊林见着孙峥的模样,含笑说道,“孙大夫若是方便的话,与我同去可好?这次我至少会带上两个随行的太医,您也可以与这两位太医探讨一二。实不相瞒,这次明衍郡主给您写信,是因为我希望您过来一趟,有件事希望您能出力。”
孙峥有些疑惑的时候,赵翊林继续说道:“我希望您能帮忙想办法灭蝗。”
孙峥说道:“这些年也算是风调雨顺,这蝗灾我并未亲眼见过。”
赵翊林:“在六月六日之前,京都干旱了许久,我一直有些忧心会不会有蝗灾,幸好连绵一段时间的雨水。只是……户部的卫大人让林侍郎多留意这田间蝗虫情况,林大人让京都及周遭的官吏去走访之后,皆是证实今年的蝗虫要比往年多。”
第134章 鸭吃蝗
魏昭开口说道,“干爹还查阅了很早之前的蝗灾记录,在形成飞蝗之前,确实是有蝗虫增多的现象。毕竟干旱是控制不了的,今年春天就旱了一次,现在蝗虫多,蝗虫的虫卵肯定也多,如果要是再干旱……确实是有蝗灾的隐忧。”
孙峥知道昭昭口中的干爹是林鹤,林鹤在郧河县的表现,在建安府的作法孙峥都是亲眼看到的,听到了这里孙峥表情严肃了起来,同意了一起去西南。
在孙峥也同意一起去西南之后,这一次太子离开京都的人就定了下来。
同行之人除了孙峥之外,有都察院的一位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兵马指挥司的两位同知,太医两人,剩下的就是兵卒与护卫。
还没上名册的是孙峥与沈誉。
沈家人当然也不放心太子去西南之地,那里夷人多,沈家不能接受万一之差池,于是现在走南闯北的沈誉,提前出了城,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太子等人。
这名册一出,汪贵妃撇了撇嘴,觉得沈岚等人当真是防得滴水不漏,不过也随他去了,她本来就没准备在路上动手。
之前孙峥还觉得现在就开始考虑蝗灾,太子考虑得太远了一些,结果这一路上因为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挖掘一些土壤带上,从显微镜下来看,蝗虫卵的数目在随着南下,数量是渐渐增多的。
本来太医署的王太医与胡太医是准备多看一些其他的微小世界,现在因为蝗虫卵多的原因,也全心全意开始想办法灭虫卵。
上一次灭蚊就是通过给灭杀蚊虫的卵来实现灭杀蚊虫,他们下意识地就想要通过同样的方法实现灭杀蝗虫。
此时赵翊林也想明白了汪贵妃的谋算,猜测她网罗了能人,光是从京畿之地的蝗虫增多就可以远远断定西南会有蝗患?
按道理就算是这虫卵增多,也不能说明就会发生蝗患,但是有汪贵妃要推着他去西南,赵翊林心中觉得只怕是这三处只怕已经有蝗患的隐忧了。
他在心中记下这件事,准备回京了之后找到这位能人是谁。
这一次西南之行,除了佥都御史之外,赵翊林带过来的都是亲信,现在一路南行蝗虫卵不断增多的现状,让所有人都在想着一件事,有什么办法可以灭蝗。 ↑返回顶部↑
“云滇之地村子倒是很多,只是这里过去叫做百越,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族人,整个大齐对这些人的征粮都是最少的。”
“广越之地是这三个地方最为繁华的地方,只是……这也是相对而言繁华一些,大体是与云滇差不多的。”
说完了之后,孙峥又说道,“这三个地方的布政使,我当年并未听说有什么不足之处,这纳粮少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
赵翊林说道:“孙大夫高见,只是按照父皇的旨意去走一走这三个地方,在时间上,父皇给得充足,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也让我随行带上两位武官,还有太医等人,可以一应俱全。”
孙峥想着太子的身份,这去三个地方也不是什么坏事,点点头说道:“这些地方多瘴气,太子殿下确实是需要带上随行的太医,不要饮用当地的生水。”
赵翊林含笑说道,“孙大夫,有了这显微镜之后,只要是见过两者的区别,都会选择饮用烧开了的水。”
孙峥也笑了笑,不过旋即又想到了一件事,“云滇之地有些特殊,谁烧开了之后似乎是有假沸的现象,在其他地方茶叶用沸水泡很快就会舒展开叶片,云滇这个地方有些不太一样,就算是多烧一会儿的水,茶叶舒展开的速度还是慢上一些。”
或许是因为云滇这个特性,许多的汉人过去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甚至有时候是致命的,这云滇纳粮少也与此有关,只能依靠的是当地的百姓,云滇的汉人是不足的。
孙峥想到了当年的事,很快就跃跃欲试了起来,当年没有办法破解云滇让人水土不服的秘密,现在有了这显微镜,是不是可以找到缘由?是不是水中的微虫无法杀干净,才让人有了水土不服的表现。
学医之人就没有不喜这显微镜的,见到了微小世界,有太多的猜想去一一证实。
赵翊林见着孙峥的模样,含笑说道,“孙大夫若是方便的话,与我同去可好?这次我至少会带上两个随行的太医,您也可以与这两位太医探讨一二。实不相瞒,这次明衍郡主给您写信,是因为我希望您过来一趟,有件事希望您能出力。”
孙峥有些疑惑的时候,赵翊林继续说道:“我希望您能帮忙想办法灭蝗。”
孙峥说道:“这些年也算是风调雨顺,这蝗灾我并未亲眼见过。”
赵翊林:“在六月六日之前,京都干旱了许久,我一直有些忧心会不会有蝗灾,幸好连绵一段时间的雨水。只是……户部的卫大人让林侍郎多留意这田间蝗虫情况,林大人让京都及周遭的官吏去走访之后,皆是证实今年的蝗虫要比往年多。”
第134章 鸭吃蝗
魏昭开口说道,“干爹还查阅了很早之前的蝗灾记录,在形成飞蝗之前,确实是有蝗虫增多的现象。毕竟干旱是控制不了的,今年春天就旱了一次,现在蝗虫多,蝗虫的虫卵肯定也多,如果要是再干旱……确实是有蝗灾的隐忧。”
孙峥知道昭昭口中的干爹是林鹤,林鹤在郧河县的表现,在建安府的作法孙峥都是亲眼看到的,听到了这里孙峥表情严肃了起来,同意了一起去西南。
在孙峥也同意一起去西南之后,这一次太子离开京都的人就定了下来。
同行之人除了孙峥之外,有都察院的一位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兵马指挥司的两位同知,太医两人,剩下的就是兵卒与护卫。
还没上名册的是孙峥与沈誉。
沈家人当然也不放心太子去西南之地,那里夷人多,沈家不能接受万一之差池,于是现在走南闯北的沈誉,提前出了城,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太子等人。
这名册一出,汪贵妃撇了撇嘴,觉得沈岚等人当真是防得滴水不漏,不过也随他去了,她本来就没准备在路上动手。
之前孙峥还觉得现在就开始考虑蝗灾,太子考虑得太远了一些,结果这一路上因为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挖掘一些土壤带上,从显微镜下来看,蝗虫卵的数目在随着南下,数量是渐渐增多的。
本来太医署的王太医与胡太医是准备多看一些其他的微小世界,现在因为蝗虫卵多的原因,也全心全意开始想办法灭虫卵。
上一次灭蚊就是通过给灭杀蚊虫的卵来实现灭杀蚊虫,他们下意识地就想要通过同样的方法实现灭杀蝗虫。
此时赵翊林也想明白了汪贵妃的谋算,猜测她网罗了能人,光是从京畿之地的蝗虫增多就可以远远断定西南会有蝗患?
按道理就算是这虫卵增多,也不能说明就会发生蝗患,但是有汪贵妃要推着他去西南,赵翊林心中觉得只怕是这三处只怕已经有蝗患的隐忧了。
他在心中记下这件事,准备回京了之后找到这位能人是谁。
这一次西南之行,除了佥都御史之外,赵翊林带过来的都是亲信,现在一路南行蝗虫卵不断增多的现状,让所有人都在想着一件事,有什么办法可以灭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