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贵(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等不到回家再看,云安忙叫二郎帮着,一一揭开了三样东西的面目:雕花方盒里摆着一支牡丹绢花,白玉盒里是敷面的香粉,而那红丝缠绕的文书上,写了一首催妆诗——
  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未成,东方欲晓霞。
  这首诗不就是云安名字的由来么?云安听柳氏说过,这是她的美好愿景,希望女儿像诗中公主一般,受尽宠爱。但,李珩和杜氏是不知道这个由来的,那他们的意思是……
  “这也许,是赐婚之意。”
  云安一味只在诗意上动脑筋,却忽略了诗与物的联系。郑梦观旁观者清,便是一语道破。
  “云儿你想,‘天母亲调粉’是否就指这盒香粉,代指皇后所赠,而‘日兄’,则原本就指皇帝。”
  云安恍然大悟,原来这花和粉才是点睛之笔,而她也和诗中的云安公主一样,嫁给了名门贵胄的郎君。没想到,她的命运终究应在了母亲的心意上,这个巧合,巧得太过美妙。
  熏风暖照的长安城,二郎与云安是最幸福的一双人。
  “二郎,我们回家吧!”云安扬起面孔,笑得灿若朝霞。
  二郎点点头,却走到云安身前弯下身子:“上来,我背你走。”
  云安意外一惊,接着就跳了上去:“这次真不下来啦!”
  ……
  送走云安的杜皇后来到了紫宸殿的便殿,李珩在这里等她。
  “你见过她了,以为如何?”李珩坐在殿上,神色格外平静,说着抬手,示意杜氏上前说话。
  杜氏一笑,眼中亦无波澜,回道:“多谢陛下让臣妾来送这个人情。这位裴娘子果真值得陛下喜欢,臣妾也喜欢她。”
  李珩微微点头,像是认可,也似玩味,而目光所视,唯是案上放的一支竹筒——这就是数月前许延遣人从北庭送来的“云安的回答”,但竹筒处的封蜡,尚且完好。
  李珩没有打开过,因为他知道,原是多此一举了。他的希望从云安离宫那日起便彻底落空了,而眼前站着的皇后,正是那晚他命阿奴去襄阳接来的。
  三年前上元夜,李珩故作偶遇接近云安,二人饮酒畅谈。他话里有话,说母亲曾要他娶襄阳母族的女子为妻,而虽未成,却必要奉行母亲遗志,聘娶襄阳女子,便请云安替他做媒。
  这件事,当时是有意挑动,后来就成了美好的回忆,直到他决定放手,便是一语成谶。然而,李珩亦很清醒,并不将杜氏当成云安的替代,在杜氏入宫后不久,他便将一切原委都亲自告诉了。
  “你委屈吗?”李珩忽而转脸,面对杜氏。
  杜氏摇头,双眸晶莹雪亮:“臣妾五岁时,曾随母亲入宫探望昭明太后。当时陛下就站在太后身边,臣妾年幼无知,只觉得陛下生得十分好看,然后便一直记着,记在心里。”
  李珩笑了,握住了杜氏的手:“那我可没有记住你啊!”
  杜氏还是摇头,极其认真地注视李珩:“陛下记住的!只是这十多年,陛下忙于大事,暂时忘了。后来记起来,就把我从襄阳接来啦!”
  李珩笑意未减,甚至笑出声来。他很久没这么笑过了,也许他身边就缺这么一个既大方又活泼,更明事理的人;也许杜氏的到来,就是上天在告诉李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帝后交谈甚欢,不觉言辞里,已没有了“云安”。
  许久,杜氏告退,转步间却又回头:“陛下,臣妾有件事不知如何安排,请陛下做主。”
  “怎么?你是皇后,还有人敢为难你不成?”李珩只想杜氏入宫不久,根基尚浅,怕是有人不服。
  杜氏沉了沉气,颇为郑重地道:“前几日,韦昭容抱着汉阳公主来求臣妾,说想出宫探望养伤的父亲。臣妾虽怜悯,但后妃离宫是大事,就算归宁省亲,也要通知礼部与掖庭局提前布置。可如此一来,难免耽误,若陛下能特例恩准,此事就简单了。”
  李珩听来沉默,准确地说,是听到“韦昭容”三个字时,就陷入了沉思。这韦昭容就是曾经的太子妃,韦珍惠。
  李珩识破她的计策之后,为了让她平安生产,没有立即去质问,只遣人传话,说要应对战事,不能时常去看她。可韦珍惠的心思细密,没过多久,见云安离宫的事还没有动静,便难免疑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