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2 / 4)
古人从来都不乏聪明之辈,有时候他们在原地打转,不过是环境使然。
当有人给他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不需要再多做什么,他们就能大着胆子往前冲,果敢又坚毅。
容衍就是那个指路人。
在继种人参之后,他又开始选种,培育良种,带着大家一起种棉花,栽红枣树,种葡萄,甜瓜【哈密瓜】。
甚至还包括桑树。不过桑树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土壤,温度,光照,水分。
土壤要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温度要保持25 ̄ ̄35之间。最适宜温度在25 ̄ ̄30之间。
桑树还是叶用植物,水分消耗大。
然而边关都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注定推广不了。
所谓因地制宜,既然环境不适合,容衍也没强求。
不过考虑到桑树采摘期,最少十年,长远来看很不错。
所以容衍去了离边关最近的一个郡城,实地考察,发现此地的各项条件很适合养桑树。
既然要搞发展,就不能只局限一个地方,容衍想把从边关到京城这个大方向的经济都搞起来。
他还没有触摸到工业,林其他们也不敢教,怕步子迈得太大,最后得不偿失。
但农业方面,林其他们却搜罗了所有的经验和方法。
容衍看着地形图,指尖在线路上来回循环,等把京城到边关这条路的农业产量,经济都提上来,以后大军供给,沿途补给,都会方便许多。
沿途经济提高,百姓就会自发修路,朝廷适时再补助一部分,等到路一修好,大军行进的速度也会猛增。
于公于私,于国于民,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容衍想到就做,四皇子和五皇子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容衍已经带着李恕去了郡城。
四皇子/五皇子:……
明玄帝收到消息的时候,也大大吃了一惊。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惊喜来得太快太突然,他反应不过来。
他原本只以为小儿子把蝎胡和氐人劝降就是极好了。没想到小儿子目光比他还长远,趁此机会,试图凭一己之力,拉动整个大方向的经济。
储君迟迟不回朝,朝堂上下都在催。明玄帝直接把此事在朝堂上说了,众人陷入一阵沉默。
然后就爆发性的上奏,直说太子是一国储君,这种拉动地方经济是当地官员的事啊。
明玄帝淡淡反问:当地官员真那么能干,太子何必亲自前往。
朝臣:qaq
#主子太厉害了,臣下肿么破#
#怎么想,都感觉自己好废物#
不过容衍还是很有分寸,他在初期考察后,制定了大方向的计划,后续的事情就交给底下人去做了。 ↑返回顶部↑
当有人给他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不需要再多做什么,他们就能大着胆子往前冲,果敢又坚毅。
容衍就是那个指路人。
在继种人参之后,他又开始选种,培育良种,带着大家一起种棉花,栽红枣树,种葡萄,甜瓜【哈密瓜】。
甚至还包括桑树。不过桑树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土壤,温度,光照,水分。
土壤要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温度要保持25 ̄ ̄35之间。最适宜温度在25 ̄ ̄30之间。
桑树还是叶用植物,水分消耗大。
然而边关都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注定推广不了。
所谓因地制宜,既然环境不适合,容衍也没强求。
不过考虑到桑树采摘期,最少十年,长远来看很不错。
所以容衍去了离边关最近的一个郡城,实地考察,发现此地的各项条件很适合养桑树。
既然要搞发展,就不能只局限一个地方,容衍想把从边关到京城这个大方向的经济都搞起来。
他还没有触摸到工业,林其他们也不敢教,怕步子迈得太大,最后得不偿失。
但农业方面,林其他们却搜罗了所有的经验和方法。
容衍看着地形图,指尖在线路上来回循环,等把京城到边关这条路的农业产量,经济都提上来,以后大军供给,沿途补给,都会方便许多。
沿途经济提高,百姓就会自发修路,朝廷适时再补助一部分,等到路一修好,大军行进的速度也会猛增。
于公于私,于国于民,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容衍想到就做,四皇子和五皇子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容衍已经带着李恕去了郡城。
四皇子/五皇子:……
明玄帝收到消息的时候,也大大吃了一惊。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惊喜来得太快太突然,他反应不过来。
他原本只以为小儿子把蝎胡和氐人劝降就是极好了。没想到小儿子目光比他还长远,趁此机会,试图凭一己之力,拉动整个大方向的经济。
储君迟迟不回朝,朝堂上下都在催。明玄帝直接把此事在朝堂上说了,众人陷入一阵沉默。
然后就爆发性的上奏,直说太子是一国储君,这种拉动地方经济是当地官员的事啊。
明玄帝淡淡反问:当地官员真那么能干,太子何必亲自前往。
朝臣:qaq
#主子太厉害了,臣下肿么破#
#怎么想,都感觉自己好废物#
不过容衍还是很有分寸,他在初期考察后,制定了大方向的计划,后续的事情就交给底下人去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