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权倾天下 诛心(1 / 3)
——
雍正元年九月,几场狂风骤雨过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好时节。
雍正前往遵化东陵将康熙和四位皇后的神牌升附太庙,在端门前更衣时,发现油漆味太大,当即勃然大怒,彼时,廉亲王胤禩、怡亲王胤祥等诸位王公大臣均在端门外等候,只见雍正快步走了出来,直指着胤禩,呵斥道:“朕早就命你将这处宫殿进行修葺重整,何故至今依然气味熏天,你这是全然不把朕的旨意放在眼里?”
允禩吓了一跳,连忙木木地跪下身来,叩首道:“皇上,此处宫殿确实新建不久,油漆味未能尽数散去,惊扰了皇上,是臣弟办事不利。”
“朕再问你。”雍正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冷声道:“你负责监造的列祖神牌为何漆流金驳?乘舆法物,为何以断钉薄板为之;更衣幄次,为何以污油恶漆涂之?告祭先祖本是大事,你这分明是要构陷朕于不孝不敬不恭之罪。”
“臣弟不敢!”允禩肩膀一抖,把头埋得更低。
雍正叹了口气,失望地道:“朕知道你向来处事节俭,连呈上来的奏章都是用破纸写的,可你这节俭的时候也该有所分寸,这一次朕不得不给你个教训!”
雍正当即下令,责罚廉亲王允禩与工部侍郎、郎中等人在太庙前跪了一昼夜。
“皇上,你今日为何大动肝火,处置了允禩呢?这不是你以往的作风?”回宫的途中,怡亲王允祥淡淡地问。
雍正正色道:“先前,皇考的梓宫运往山陵,常例是用夫役二万名。而允禩却说要减省一半,又上奏说上驷院养的马太多,要加以裁减。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就是为暗讽先帝糜费,标榜自己节约吗?”
“工部想来事务繁琐,收支难以平衡,也许,老八只是想节省支出、讲求实效呢!”胤祥垂了垂眸,又低低地琢磨道:“四哥,依我看,你今天这通发火是因为十四弟吧,臣弟有所耳闻,老八在此之前,数次来过皇陵,叨扰了十四弟许久,想来还是意有所图吧!”
“允禩并非才力不及或智虑不到之人,他三番四次,存心这样做,就是想试探朕,激怒朕,朕今天就如其所愿。”
“皇上给他个警示也是对的,臣弟也希望,他能明白皇上的一番训斥,不要再心存侥幸,蓄意挑事,让皇上为难。”
雍正闭了闭眼睛,无可奈何地道:“朕自从当了这个皇帝,可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先帝所托,朕时时不敢忘,如今,西有边患,南有民变,倭寇过海,滋事生非,朕每日三更起床,五更朝议,饿不知食,渴不知饮,每日朱批之多,三代至今,无有过者,日落笔不能落,灯熄心不能熄,但是,朕的辛劳,没有人看得到,仅仅几个月,朕在这大若之位,已然是神衰气弱,饱受折磨,可朕的亲弟弟们,他们一个个都想摇朕的擎天柱,动朕的金龙椅,长此以往,痛心何极?”
“皇上?”允祥听得有些心酸,诚恳地出言道:“皇上乃九五至尊,享有世人无法触及的荣耀和权力,自然也会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孤寂和折磨,臣弟只愿有生之年,能多多替皇上分忧。”
“允祥,你自幼与我亲近,如今朕的身边,可以信任的兄弟恐怕只有你了。”
“臣弟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一番信任。”
“好。”雍正伸出手,与允祥交握:“你我兄弟二人,此生不离不弃。”
“是。”允祥笑了,重重地颔首。
——
雍正元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年羹尧初到西宁,大军未集,被罗卜藏丹津得知,遂率军偷袭,直取西宁。年羹尧率左右将领数十人高坐于城楼之上,不慌不乱。罗卜藏丹津以为其中有诈,连忙率军引退。年羹尧当即下令,命清兵攻击贼垒,敌军认为年羹尧兵少,不为防备,驱卓子山土番当前队;清兵炮发,土番死者不计其数。参赞大臣岳钟琪又率兵而至,直攻敌营,罗卜藏丹津败逃,仅率百人遁走。
雍正二年初,战争的最后阶段到来,年羹尧下令诸将“分道深入,捣其巢穴”。各路兵马遂顶风冒雪、昼夜兼进,迅猛地横扫敌军残部,大获全胜。年羹尧“年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震慑西陲,享誉朝野。
平定青海战事的成功,令雍正喜出望外。
“此次青海平叛,年羹尧筹划周详、出奇制胜,又立了大功,待他班师回朝之日,朕定会好好嘉奖于他。”
朝阳初生,长城内外,白雪妖娆。
雍正挽着青鸾的手,一步一步的登上了长城的最高处。
明黄色的华盖和九龙幡旗在晨风中猎猎招摇,宫廷侍卫和宫女们远远地跟着。
雍正目之所及是雄伟壮丽的万里河山,熹微的日光中,他的薄唇边弯起一丝欣慰的浅笑。
青鸾也被眼前的壮丽景色吸引了。 ↑返回顶部↑
雍正元年九月,几场狂风骤雨过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好时节。
雍正前往遵化东陵将康熙和四位皇后的神牌升附太庙,在端门前更衣时,发现油漆味太大,当即勃然大怒,彼时,廉亲王胤禩、怡亲王胤祥等诸位王公大臣均在端门外等候,只见雍正快步走了出来,直指着胤禩,呵斥道:“朕早就命你将这处宫殿进行修葺重整,何故至今依然气味熏天,你这是全然不把朕的旨意放在眼里?”
允禩吓了一跳,连忙木木地跪下身来,叩首道:“皇上,此处宫殿确实新建不久,油漆味未能尽数散去,惊扰了皇上,是臣弟办事不利。”
“朕再问你。”雍正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冷声道:“你负责监造的列祖神牌为何漆流金驳?乘舆法物,为何以断钉薄板为之;更衣幄次,为何以污油恶漆涂之?告祭先祖本是大事,你这分明是要构陷朕于不孝不敬不恭之罪。”
“臣弟不敢!”允禩肩膀一抖,把头埋得更低。
雍正叹了口气,失望地道:“朕知道你向来处事节俭,连呈上来的奏章都是用破纸写的,可你这节俭的时候也该有所分寸,这一次朕不得不给你个教训!”
雍正当即下令,责罚廉亲王允禩与工部侍郎、郎中等人在太庙前跪了一昼夜。
“皇上,你今日为何大动肝火,处置了允禩呢?这不是你以往的作风?”回宫的途中,怡亲王允祥淡淡地问。
雍正正色道:“先前,皇考的梓宫运往山陵,常例是用夫役二万名。而允禩却说要减省一半,又上奏说上驷院养的马太多,要加以裁减。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就是为暗讽先帝糜费,标榜自己节约吗?”
“工部想来事务繁琐,收支难以平衡,也许,老八只是想节省支出、讲求实效呢!”胤祥垂了垂眸,又低低地琢磨道:“四哥,依我看,你今天这通发火是因为十四弟吧,臣弟有所耳闻,老八在此之前,数次来过皇陵,叨扰了十四弟许久,想来还是意有所图吧!”
“允禩并非才力不及或智虑不到之人,他三番四次,存心这样做,就是想试探朕,激怒朕,朕今天就如其所愿。”
“皇上给他个警示也是对的,臣弟也希望,他能明白皇上的一番训斥,不要再心存侥幸,蓄意挑事,让皇上为难。”
雍正闭了闭眼睛,无可奈何地道:“朕自从当了这个皇帝,可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先帝所托,朕时时不敢忘,如今,西有边患,南有民变,倭寇过海,滋事生非,朕每日三更起床,五更朝议,饿不知食,渴不知饮,每日朱批之多,三代至今,无有过者,日落笔不能落,灯熄心不能熄,但是,朕的辛劳,没有人看得到,仅仅几个月,朕在这大若之位,已然是神衰气弱,饱受折磨,可朕的亲弟弟们,他们一个个都想摇朕的擎天柱,动朕的金龙椅,长此以往,痛心何极?”
“皇上?”允祥听得有些心酸,诚恳地出言道:“皇上乃九五至尊,享有世人无法触及的荣耀和权力,自然也会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孤寂和折磨,臣弟只愿有生之年,能多多替皇上分忧。”
“允祥,你自幼与我亲近,如今朕的身边,可以信任的兄弟恐怕只有你了。”
“臣弟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一番信任。”
“好。”雍正伸出手,与允祥交握:“你我兄弟二人,此生不离不弃。”
“是。”允祥笑了,重重地颔首。
——
雍正元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年羹尧初到西宁,大军未集,被罗卜藏丹津得知,遂率军偷袭,直取西宁。年羹尧率左右将领数十人高坐于城楼之上,不慌不乱。罗卜藏丹津以为其中有诈,连忙率军引退。年羹尧当即下令,命清兵攻击贼垒,敌军认为年羹尧兵少,不为防备,驱卓子山土番当前队;清兵炮发,土番死者不计其数。参赞大臣岳钟琪又率兵而至,直攻敌营,罗卜藏丹津败逃,仅率百人遁走。
雍正二年初,战争的最后阶段到来,年羹尧下令诸将“分道深入,捣其巢穴”。各路兵马遂顶风冒雪、昼夜兼进,迅猛地横扫敌军残部,大获全胜。年羹尧“年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震慑西陲,享誉朝野。
平定青海战事的成功,令雍正喜出望外。
“此次青海平叛,年羹尧筹划周详、出奇制胜,又立了大功,待他班师回朝之日,朕定会好好嘉奖于他。”
朝阳初生,长城内外,白雪妖娆。
雍正挽着青鸾的手,一步一步的登上了长城的最高处。
明黄色的华盖和九龙幡旗在晨风中猎猎招摇,宫廷侍卫和宫女们远远地跟着。
雍正目之所及是雄伟壮丽的万里河山,熹微的日光中,他的薄唇边弯起一丝欣慰的浅笑。
青鸾也被眼前的壮丽景色吸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