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儿(种田) 第97节(1 / 4)
一来看芦花出丑正可泄恨,二来,没得到满意的答复,如何甘心就此离开?
刘桂香看这大的小的又哭又嚎又饮泣的,场面不好看,但却正好给人当好戏看了去了。虽然觉得这些人故意看戏不回避,实在可恨,可她不想将同乡邻的关系彻底搞僵,毕竟芦花一家和她两口子都还要在牛家村继续生活下去,便没呵斥、驱赶。
但是就这么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将仍旧围在面前的人扫视一圈儿后冷着脸道:“先头那些,纯粹是大少奶奶看在帮助她良多的份上尽一份道义、还一份恩情。你们又凭什么强逼她买你们的笋干呢?诸位看着都比大少奶奶年长不少,这么欺负她一个晚辈,好意思吗?落了人口实,不怕被人后戳脊梁骨?没脸没皮的事情,我劝诸位还是不要干,难看得很!你们要知道,你们今日的行为,何尝没可能就成为在场其他人背后说道的长短?哪家没儿没女?哪个又没四五个亲戚朋友?如此上不得台面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你们的儿女、亲戚朋友听说了,你们觉得他们会作何反应?恐怕会觉得连提起你都觉得丢尽了脸面了吧。跟着你们丢脸事小,祖宗们气得棺材板儿都要压不住了!”
这话似乎正戳中了不少人的肺,特别是头前带头嚷嚷的几个,左右看看,眼色凶横,看谁都带着怀疑的目光,怕真有人以后拿自己当茶余饭后的笑柄,还连累子女亲朋。
“还合着伙来欺负人家一个弱女人,若非我拦着,诸位怕是都要直接抢人财物了!你们也想尝尝衙门里的板子?哼,不废话了,一切按照买卖来。我们是买家,你们是卖家,规矩由我们立,不服气的立刻离开。谁要是在买卖过程中不遵守规矩,那也别怪我到时候发疯!”
这番话铿锵有力,爽快直接,说小话的人少了,听过后脸色复杂,有鄙夷轻视的,佩服的,仍旧抱定要看戏的。
有人不耐烦被她训斥,挥挥手道:“行了行了,本来就是买卖。的确也是需要先立规矩的,双方都遵守不就得了?谁也不准出尔反尔,就算你们是买家也不成,否则也别怪我们到时候发疯!”
此话立刻引来一片附和声。
“赶紧的,把规矩讲出来吧,我们还要回去犁地了,都耽搁几天功夫了。”
刘桂香清了下嗓子,缓缓说出规矩:“一、不给现银,记账,等我们将笋子卖掉后,再与各位结账。二、发霉的发黑的发臭的变质的,一律不要。三、没晒干的也不要。怎么叫晒干?拿火点得着的,叫晒干了。别拿水货来诳我们。四、收购价为十二文钱一斤,若不满意价格,也不要来卖。”
前面几条没人提出异议,就最后一条,群情激愤:“怎么一下子少了八文钱???”
刘桂香气愤地拔高音量道:“再此最后说一遍---大少奶奶她卖给别人也才卖二十文钱一斤,已经给你们说过多回了!另外,这段时间,她租香秀家堂屋放笋子给了钱、买柴禾给了钱、买竹席晒你们没晒干的笋也花了钱。过几日送货到镇上,几百斤笋干不可能她一个人背去啊,到时候还要租车马骡子,哪样不要钱?请问你们有来免费帮过她吗?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本是坡上看不入眼的东西,能换成钱,让你们跟着她一起赚点,你们不念她的好,还想让她倒贴家用给你们盖房子娶媳妇儿、买裙子哄自己媳妇儿开心么?你们的脸呢?”
人群安静下来,但是脸上明显不忿,左右交头接耳还是暗骂芦花做事不地道。
芦花此时站出来道:“如果你们想卖二十文钱一斤也成啊,到时候跟着我一起去枫桥镇找那位德顺爷收了你们的货就是了。交货期很快就到了,大伙儿也等不了多久,多几文钱还是不错的,乡邻们可以考虑考虑这种方式。”
这一来,再没人有话讲了。
芦花听得有人低声同人说:“算了算了,为了几斤干笋,还要背到镇上去,走那么远的路。那功夫,我都可以种一块地的豆子了。十二文就十二文吧。”
可说是这么说,却没人出头来先兜售,估计是怕别人会怨恨自己这出头鸟,成为众矢之的。
场面一时有些安静,所以当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听见了。
“桂香啊,你看我这笋干能收么?”
人群分开,让出道来。
老太太也是来卖笋子的,瘦弱矮小的身板儿,一直被挤在外围,其实开始就喊了好几嗓子,还劝大家不要闹事,可谁都没听她老人家的话。
都被银子热红了眼。
刘桂香迎上去,接过她的背篼。
“淑芬太婆,您的笋子晒得又干,切得也齐整,品相很好呢,我们收!不过,十二文钱一斤,而且我们先记账可以吗?等我们拉到镇上卖出去后得了钱,再来跟您结账可好?”
老太太大声道:“好好,怎么都好,只要能卖到钱就好。有了钱,我可以给我那小孙子做双新布鞋穿喽。”
“对呀。您也可以换一张带碎花的好看的头巾戴呢。”
刘桂香看了眼老太太头上灰尘仆仆的麻布头巾,转眼看向牛武和芦花:“快来干活呀,都愣着干什么?”
牛武急忙拿称勾着老太太的背篓称重。
芦花回过神来,也进自己屋去拿出自做的小本本,出来时正好听到牛武给她报斤两:“淑芬太婆干笋五斤。”
她便将名字斤两一一记下。 ↑返回顶部↑
刘桂香看这大的小的又哭又嚎又饮泣的,场面不好看,但却正好给人当好戏看了去了。虽然觉得这些人故意看戏不回避,实在可恨,可她不想将同乡邻的关系彻底搞僵,毕竟芦花一家和她两口子都还要在牛家村继续生活下去,便没呵斥、驱赶。
但是就这么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将仍旧围在面前的人扫视一圈儿后冷着脸道:“先头那些,纯粹是大少奶奶看在帮助她良多的份上尽一份道义、还一份恩情。你们又凭什么强逼她买你们的笋干呢?诸位看着都比大少奶奶年长不少,这么欺负她一个晚辈,好意思吗?落了人口实,不怕被人后戳脊梁骨?没脸没皮的事情,我劝诸位还是不要干,难看得很!你们要知道,你们今日的行为,何尝没可能就成为在场其他人背后说道的长短?哪家没儿没女?哪个又没四五个亲戚朋友?如此上不得台面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你们的儿女、亲戚朋友听说了,你们觉得他们会作何反应?恐怕会觉得连提起你都觉得丢尽了脸面了吧。跟着你们丢脸事小,祖宗们气得棺材板儿都要压不住了!”
这话似乎正戳中了不少人的肺,特别是头前带头嚷嚷的几个,左右看看,眼色凶横,看谁都带着怀疑的目光,怕真有人以后拿自己当茶余饭后的笑柄,还连累子女亲朋。
“还合着伙来欺负人家一个弱女人,若非我拦着,诸位怕是都要直接抢人财物了!你们也想尝尝衙门里的板子?哼,不废话了,一切按照买卖来。我们是买家,你们是卖家,规矩由我们立,不服气的立刻离开。谁要是在买卖过程中不遵守规矩,那也别怪我到时候发疯!”
这番话铿锵有力,爽快直接,说小话的人少了,听过后脸色复杂,有鄙夷轻视的,佩服的,仍旧抱定要看戏的。
有人不耐烦被她训斥,挥挥手道:“行了行了,本来就是买卖。的确也是需要先立规矩的,双方都遵守不就得了?谁也不准出尔反尔,就算你们是买家也不成,否则也别怪我们到时候发疯!”
此话立刻引来一片附和声。
“赶紧的,把规矩讲出来吧,我们还要回去犁地了,都耽搁几天功夫了。”
刘桂香清了下嗓子,缓缓说出规矩:“一、不给现银,记账,等我们将笋子卖掉后,再与各位结账。二、发霉的发黑的发臭的变质的,一律不要。三、没晒干的也不要。怎么叫晒干?拿火点得着的,叫晒干了。别拿水货来诳我们。四、收购价为十二文钱一斤,若不满意价格,也不要来卖。”
前面几条没人提出异议,就最后一条,群情激愤:“怎么一下子少了八文钱???”
刘桂香气愤地拔高音量道:“再此最后说一遍---大少奶奶她卖给别人也才卖二十文钱一斤,已经给你们说过多回了!另外,这段时间,她租香秀家堂屋放笋子给了钱、买柴禾给了钱、买竹席晒你们没晒干的笋也花了钱。过几日送货到镇上,几百斤笋干不可能她一个人背去啊,到时候还要租车马骡子,哪样不要钱?请问你们有来免费帮过她吗?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本是坡上看不入眼的东西,能换成钱,让你们跟着她一起赚点,你们不念她的好,还想让她倒贴家用给你们盖房子娶媳妇儿、买裙子哄自己媳妇儿开心么?你们的脸呢?”
人群安静下来,但是脸上明显不忿,左右交头接耳还是暗骂芦花做事不地道。
芦花此时站出来道:“如果你们想卖二十文钱一斤也成啊,到时候跟着我一起去枫桥镇找那位德顺爷收了你们的货就是了。交货期很快就到了,大伙儿也等不了多久,多几文钱还是不错的,乡邻们可以考虑考虑这种方式。”
这一来,再没人有话讲了。
芦花听得有人低声同人说:“算了算了,为了几斤干笋,还要背到镇上去,走那么远的路。那功夫,我都可以种一块地的豆子了。十二文就十二文吧。”
可说是这么说,却没人出头来先兜售,估计是怕别人会怨恨自己这出头鸟,成为众矢之的。
场面一时有些安静,所以当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听见了。
“桂香啊,你看我这笋干能收么?”
人群分开,让出道来。
老太太也是来卖笋子的,瘦弱矮小的身板儿,一直被挤在外围,其实开始就喊了好几嗓子,还劝大家不要闹事,可谁都没听她老人家的话。
都被银子热红了眼。
刘桂香迎上去,接过她的背篼。
“淑芬太婆,您的笋子晒得又干,切得也齐整,品相很好呢,我们收!不过,十二文钱一斤,而且我们先记账可以吗?等我们拉到镇上卖出去后得了钱,再来跟您结账可好?”
老太太大声道:“好好,怎么都好,只要能卖到钱就好。有了钱,我可以给我那小孙子做双新布鞋穿喽。”
“对呀。您也可以换一张带碎花的好看的头巾戴呢。”
刘桂香看了眼老太太头上灰尘仆仆的麻布头巾,转眼看向牛武和芦花:“快来干活呀,都愣着干什么?”
牛武急忙拿称勾着老太太的背篓称重。
芦花回过神来,也进自己屋去拿出自做的小本本,出来时正好听到牛武给她报斤两:“淑芬太婆干笋五斤。”
她便将名字斤两一一记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