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美人从天落(1 / 2)
尽管儿子在陈华的怀里扭动,他却不愿意放下儿子。他抱着儿子向妻子介绍我:“黎妮,阿国的未婚妻。你可以叫她粒粒,这样顺口是不是?”
我注意到他使用的是“未婚妻”,而不是“女朋友”,这让我心中一暖。
陈华的妻子抿嘴而乐,我原以为她会伸手与我相握。她没有,双手交叉,叠在小腹前,很家常的样子。
“这是你嫂子,她叫肖晓,我们都叫他‘小小’……哈,粒粒,小小,你们俩这名字,挺配的。”陈华介绍妻子时,“小小”款款朝前走了一步,亲昵地揽住我的肩膀。我们没有假模假式地握手,“小小”的举动,仿佛我们是多年的好姐妹,这让我心中再次一暖。
穿过小院,进入一幢三层小楼。一楼是门面,正对大门,摆了一张2米多长的原木大板茶桌。茶桌上搁着茶盘、烧炉、水壶、茶壶、盖碗、茶罐、茶碗等一应茶具。茶桌背后以及两厢,是古色古香的木格架,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饼装的普洱茶。
“小小”做了一桌精致的小菜,荤素搭配,浓淡相宜。席间,她把儿子揽在怀里,儿子瞪着两只乌溜溜的黑眼睛看看我,看看“蝈蝈”,更多的时候,他盯着陈华,像是要确证这个叫“爸爸”的男人跟自己究竟是什么关系?孩子出生后,陈华经常出差,跟孩子见面的机会不多。一出差,少则两天、三天,多则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这一次,小半年不见,孩子对父亲相当生疏。后来,我听“蝈蝈”说,那些长年两地分居的军人家庭更是聚少离多,妻子带着幼小的孩子到部队探亲,回去之后,孩子见到穿军装的男人就叫“爸爸”……
陈华委婉地提醒“蝈蝈”,说他不应该跟我一块儿打车,一块儿步行到他家。他说:“保山是个小地方,阿国你虽然刚来,没什么人认识你。过不了几天,你是边防武警,而且是干缉毒的,就会有人知道。这种事情,很难保密……最好不要让人知道,你的未婚妻……”陈华转向我,温和一笑:“也在这个地方。更不要让人知道,我们粒粒长什么样子。”
“蝈蝈”连连点头称是。这时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到机场接我时,“蝈蝈”一直坐在车里,只让驾驶员小强去到大厅里接我。
陈华接着说:“我也一样啊,回家,差不多都是天黑了,才一个人走回来;天不亮,就走去上班,我家这个地方更敏感,就在商业街上……”
陈华家所在这个区域的“别墅”,基本上都是“先富起来”的那些保山人买了地修起来的。这些“先富起来”的人都有商业头脑,几乎每一家,都把一楼用作门面,做些茶叶、木雕、玉石、银饰等小生意。久而久之,当地人就把这个区域叫作“商业街”。
部队下达了“史上最严”的禁酒令,在家里也不能喝酒。“小小”做的菜虽然精致可口,但是因为不喝酒,晚餐很快也就结束了。
“小小”收拾碗筷的时候,陈华兴致勃勃地领着我和“蝈蝈”参观他的家。
三楼是卧室,二楼是书房,说是书房,其实是一个书法工作室。两条木板凳,支起一块足有三米长、一米宽的“大芯板”,这是一种以木板条拼接或空心板作芯板,两面覆盖两层或多层胶合板,经胶压制成的一种特殊胶合板。“大芯板”上蒙着原本是白色,已经被墨渍点染得斑驳的毛毡,这就是书案了。书案上,红木大笔筒里倒插着数十支大大小小的毛笔,一方砖砚,陈华说是从网上“淘”的,砖是晋砖,工是今工;一个枯木笔架,陈华说是他在江边捡回来的。书案背后,是一面带磁力的墙,便于把书法草稿用磁钉挂起来赏析。书架上除了书,更多的是宣纸、法帖以及一些折叠或卷起的书法作品草稿。面对书案,也摆了一张小小的茶桌,几个木凳……
“蝈蝈”对我戏言:“这是陈哥的‘秘室’,不是一般人能来的。”
陈华微笑着说:“我到是很想邀请些地方上的名流文人来我这儿坐而论道,切磋书艺……哈哈,等我退休吧。”
我好奇地问:“陈哥你喜欢书法?”
“蝈蝈”抢着回答:“岂止是喜欢,简直是酷爱,而且是大师。他的书法,拿过好多大奖的,陈哥不光是书法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雅人,啊哈,雅人啊!”
陈华笑着微微摇头:“琴嘛,弹弹吉它还可以,我媳妇……”
云南人喜欢称自己的妻子为“我媳妇”,这跟北方人天壤地别;“老婆”是这些年港台剧流行,年轻人喜欢挂在嘴上的,“蝈蝈”也喜欢称我为“老婆”,我觉得还是“媳妇”亲切。
陈华说:“要说琴嘛,我媳妇是真正的高手,她的古筝,考过了九级的,最高级是十级。棋嘛,我喜欢下象棋,不过也就是支队级水平……”
我想,他的意思是,在保山边防支队,下象棋,无人是他的对手。
“书就不说了,从小学开始练,有些心得,但是离大气象大境界,离入古出古,离自成一体,还差得远;画嘛,说实话,我真的不会,一直想学,没时间,书画一体,画是一定要学的,哈哈,等我退休吧……”
我不懂他说的“大气象、大境界、入古出古”都是啥意思,不好意思问。
陈华一边说,一边铺纸斟墨,他说:“本来呢,写字,必定是要研磨的。只有研出来的墨,才能掌握好浓淡,而且研墨的过程,就是静心,就是思考,所谓执笔如勇士,研墨如病夫……谋篇啦,布局啊,这在书法中叫章法。不能像我现在这样用墨汁,嫌墨浓就兑点水,方便是方便,可是不地道……没办法,没时间啦……”
我忍不住“补刀”:“哈哈,等我退休吧……”
陈华、“蝈蝈”和我都笑了。
铺好一张四尺半开的宣纸,陈华握笔在手,凝神片刻,挥毫落纸。他的字近似于行书,却比行书笨拙、沉厚,行云流水,结笔处却不出锋,傻傻的样子。
他写的是: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返回顶部↑
我注意到他使用的是“未婚妻”,而不是“女朋友”,这让我心中一暖。
陈华的妻子抿嘴而乐,我原以为她会伸手与我相握。她没有,双手交叉,叠在小腹前,很家常的样子。
“这是你嫂子,她叫肖晓,我们都叫他‘小小’……哈,粒粒,小小,你们俩这名字,挺配的。”陈华介绍妻子时,“小小”款款朝前走了一步,亲昵地揽住我的肩膀。我们没有假模假式地握手,“小小”的举动,仿佛我们是多年的好姐妹,这让我心中再次一暖。
穿过小院,进入一幢三层小楼。一楼是门面,正对大门,摆了一张2米多长的原木大板茶桌。茶桌上搁着茶盘、烧炉、水壶、茶壶、盖碗、茶罐、茶碗等一应茶具。茶桌背后以及两厢,是古色古香的木格架,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饼装的普洱茶。
“小小”做了一桌精致的小菜,荤素搭配,浓淡相宜。席间,她把儿子揽在怀里,儿子瞪着两只乌溜溜的黑眼睛看看我,看看“蝈蝈”,更多的时候,他盯着陈华,像是要确证这个叫“爸爸”的男人跟自己究竟是什么关系?孩子出生后,陈华经常出差,跟孩子见面的机会不多。一出差,少则两天、三天,多则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这一次,小半年不见,孩子对父亲相当生疏。后来,我听“蝈蝈”说,那些长年两地分居的军人家庭更是聚少离多,妻子带着幼小的孩子到部队探亲,回去之后,孩子见到穿军装的男人就叫“爸爸”……
陈华委婉地提醒“蝈蝈”,说他不应该跟我一块儿打车,一块儿步行到他家。他说:“保山是个小地方,阿国你虽然刚来,没什么人认识你。过不了几天,你是边防武警,而且是干缉毒的,就会有人知道。这种事情,很难保密……最好不要让人知道,你的未婚妻……”陈华转向我,温和一笑:“也在这个地方。更不要让人知道,我们粒粒长什么样子。”
“蝈蝈”连连点头称是。这时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到机场接我时,“蝈蝈”一直坐在车里,只让驾驶员小强去到大厅里接我。
陈华接着说:“我也一样啊,回家,差不多都是天黑了,才一个人走回来;天不亮,就走去上班,我家这个地方更敏感,就在商业街上……”
陈华家所在这个区域的“别墅”,基本上都是“先富起来”的那些保山人买了地修起来的。这些“先富起来”的人都有商业头脑,几乎每一家,都把一楼用作门面,做些茶叶、木雕、玉石、银饰等小生意。久而久之,当地人就把这个区域叫作“商业街”。
部队下达了“史上最严”的禁酒令,在家里也不能喝酒。“小小”做的菜虽然精致可口,但是因为不喝酒,晚餐很快也就结束了。
“小小”收拾碗筷的时候,陈华兴致勃勃地领着我和“蝈蝈”参观他的家。
三楼是卧室,二楼是书房,说是书房,其实是一个书法工作室。两条木板凳,支起一块足有三米长、一米宽的“大芯板”,这是一种以木板条拼接或空心板作芯板,两面覆盖两层或多层胶合板,经胶压制成的一种特殊胶合板。“大芯板”上蒙着原本是白色,已经被墨渍点染得斑驳的毛毡,这就是书案了。书案上,红木大笔筒里倒插着数十支大大小小的毛笔,一方砖砚,陈华说是从网上“淘”的,砖是晋砖,工是今工;一个枯木笔架,陈华说是他在江边捡回来的。书案背后,是一面带磁力的墙,便于把书法草稿用磁钉挂起来赏析。书架上除了书,更多的是宣纸、法帖以及一些折叠或卷起的书法作品草稿。面对书案,也摆了一张小小的茶桌,几个木凳……
“蝈蝈”对我戏言:“这是陈哥的‘秘室’,不是一般人能来的。”
陈华微笑着说:“我到是很想邀请些地方上的名流文人来我这儿坐而论道,切磋书艺……哈哈,等我退休吧。”
我好奇地问:“陈哥你喜欢书法?”
“蝈蝈”抢着回答:“岂止是喜欢,简直是酷爱,而且是大师。他的书法,拿过好多大奖的,陈哥不光是书法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雅人,啊哈,雅人啊!”
陈华笑着微微摇头:“琴嘛,弹弹吉它还可以,我媳妇……”
云南人喜欢称自己的妻子为“我媳妇”,这跟北方人天壤地别;“老婆”是这些年港台剧流行,年轻人喜欢挂在嘴上的,“蝈蝈”也喜欢称我为“老婆”,我觉得还是“媳妇”亲切。
陈华说:“要说琴嘛,我媳妇是真正的高手,她的古筝,考过了九级的,最高级是十级。棋嘛,我喜欢下象棋,不过也就是支队级水平……”
我想,他的意思是,在保山边防支队,下象棋,无人是他的对手。
“书就不说了,从小学开始练,有些心得,但是离大气象大境界,离入古出古,离自成一体,还差得远;画嘛,说实话,我真的不会,一直想学,没时间,书画一体,画是一定要学的,哈哈,等我退休吧……”
我不懂他说的“大气象、大境界、入古出古”都是啥意思,不好意思问。
陈华一边说,一边铺纸斟墨,他说:“本来呢,写字,必定是要研磨的。只有研出来的墨,才能掌握好浓淡,而且研墨的过程,就是静心,就是思考,所谓执笔如勇士,研墨如病夫……谋篇啦,布局啊,这在书法中叫章法。不能像我现在这样用墨汁,嫌墨浓就兑点水,方便是方便,可是不地道……没办法,没时间啦……”
我忍不住“补刀”:“哈哈,等我退休吧……”
陈华、“蝈蝈”和我都笑了。
铺好一张四尺半开的宣纸,陈华握笔在手,凝神片刻,挥毫落纸。他的字近似于行书,却比行书笨拙、沉厚,行云流水,结笔处却不出锋,傻傻的样子。
他写的是: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