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山河不夜天_377(1 / 2)
这道圣旨宣读完,季福的双手死死握着圣旨的两侧,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紫宸殿中,也是一片死寂。
唐慎身体紧绷,大气不敢喘一口。谁也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到一道微弱的脚步声响起,众人抬起头,远远地,唐慎看到那道颀长削瘦的身影走出一步,站在百官之前。他的身姿宛若青山,自成傲气与风骨,站得笔直。
王子丰高举玉笏,用清润温亮的声音说道:“臣领旨。”
幽州、盛京银引司和天下所有的兵部银契庄都归王溱所管,他出来接旨理所当然。
此时,就差管辖江南银引司的刑部尚书余潮生了。
只见余潮生站在原地,面露错愕,久久没有动作。下一刻,一道身影从王溱的左侧站了出来。左相徐毖同样高举玉笏,他面色沉静,古井无波,声音平缓地说道:“臣以为,此事不可。”
第146章
徐毖话音落下,紫宸殿中,哗然一片。
赵辅坐在龙椅上,他微微斜了身子,望着的玉阶下的权臣们。良久,他声音悠缓地说道:“徐卿是为何觉着不可呢?”
徐毖依旧是那般沉稳内敛的模样,他总是无悲无喜,对所有事都置身事外。纪相还在任时,徐毖便是四位相公中人缘最好的。唐慎曾经在徐毖手下带过一年半载,不得不承认,徐相举止文雅大度,从未为难过他。
莫要说唐慎,就连赵辅都没想过,会是徐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无论是谁,总不该是徐毖。他从来不争不抢,不做出风头的那个人。
王溱垂目望着殿中的金砖,他的身旁,徐相用平和的声音说道:“银引司设立三年有余,然兵部银契庄自去年起,才于三十六州建立。八月既州洪灾刚过,天灾之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于此时,最当做的应是安抚难民。我大宋此刻如一头被被剜去腹肉的猛虎,兵部银契庄若只用于兵部所用,自然是好事,令三军欣喜,便利万众。但若用于千万黎民百姓,其中所耗费的又岂止是一分一毫?是劳民伤财之意啊。请陛下三思!”
王溱声音温和:“若是担忧国库不丰,徐相倒是操心过多了。臣为户部尚书,大宋自开平十年来,年年国库丰盈,为赈灾而用,可不损一丝国力。”
徐毖笑道:“可谈人力?”
王溱侧过首,清澈的眸子看向对方。
王溱还未言语,却见文官最前列,又是一人站了出来。
左丞陈凌海手举玉笏,高声道:“臣亦以为,此事不可。”
唐慎刷的扭头,又看向陈凌海。
唐慎没想到,下一个站出来的竟然会是陈相。如果说徐相是因为出身世家,大宋银契庄一事是动了世家的利益,他不得不反对。那陈相出身贫寒,大宋银契庄是为天下好的大事,他怎么会出言反对?
但随即唐慎就想到,四年前,当右相王诠进言、最终设立度支司时,陈凌海也曾出声反对过。
两位相公都出声反对,王溱站在群臣最前,他抬起头,望向赵辅。
赵辅也静静地回望了他一眼。
君臣目光交汇,谁也不知他们到底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赵辅抬起手,道:“既然如此,那此事明日再谈吧。”
季福立刻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喊道:“退朝!”
紫宸殿中,群臣手捧玉笏,低着头,等着皇帝一步步离开大殿。唐慎站在三品文官的队列中,自皇帝走后,是一品大臣。他余光中瞧见一件件簇新的官袍自自己身旁划过。明明穿着的都是一样的衣裳,唐慎却一眼认出了王溱。
自唐慎身边走过时,王溱并未放缓速度。他神色平静,步伐泰然地离开了紫宸殿。
刺眼的阳光在离开殿门的那一刻,便直晃晃地映了下来。王子丰微微眯起双眼,似乎有些不适应这骤然明亮的世界。待他看清楚后,只见不远处,左相徐毖双手合着放在腹前,站在台阶下方,正抬着头微笑着望他。 ↑返回顶部↑
紫宸殿中,也是一片死寂。
唐慎身体紧绷,大气不敢喘一口。谁也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到一道微弱的脚步声响起,众人抬起头,远远地,唐慎看到那道颀长削瘦的身影走出一步,站在百官之前。他的身姿宛若青山,自成傲气与风骨,站得笔直。
王子丰高举玉笏,用清润温亮的声音说道:“臣领旨。”
幽州、盛京银引司和天下所有的兵部银契庄都归王溱所管,他出来接旨理所当然。
此时,就差管辖江南银引司的刑部尚书余潮生了。
只见余潮生站在原地,面露错愕,久久没有动作。下一刻,一道身影从王溱的左侧站了出来。左相徐毖同样高举玉笏,他面色沉静,古井无波,声音平缓地说道:“臣以为,此事不可。”
第146章
徐毖话音落下,紫宸殿中,哗然一片。
赵辅坐在龙椅上,他微微斜了身子,望着的玉阶下的权臣们。良久,他声音悠缓地说道:“徐卿是为何觉着不可呢?”
徐毖依旧是那般沉稳内敛的模样,他总是无悲无喜,对所有事都置身事外。纪相还在任时,徐毖便是四位相公中人缘最好的。唐慎曾经在徐毖手下带过一年半载,不得不承认,徐相举止文雅大度,从未为难过他。
莫要说唐慎,就连赵辅都没想过,会是徐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无论是谁,总不该是徐毖。他从来不争不抢,不做出风头的那个人。
王溱垂目望着殿中的金砖,他的身旁,徐相用平和的声音说道:“银引司设立三年有余,然兵部银契庄自去年起,才于三十六州建立。八月既州洪灾刚过,天灾之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于此时,最当做的应是安抚难民。我大宋此刻如一头被被剜去腹肉的猛虎,兵部银契庄若只用于兵部所用,自然是好事,令三军欣喜,便利万众。但若用于千万黎民百姓,其中所耗费的又岂止是一分一毫?是劳民伤财之意啊。请陛下三思!”
王溱声音温和:“若是担忧国库不丰,徐相倒是操心过多了。臣为户部尚书,大宋自开平十年来,年年国库丰盈,为赈灾而用,可不损一丝国力。”
徐毖笑道:“可谈人力?”
王溱侧过首,清澈的眸子看向对方。
王溱还未言语,却见文官最前列,又是一人站了出来。
左丞陈凌海手举玉笏,高声道:“臣亦以为,此事不可。”
唐慎刷的扭头,又看向陈凌海。
唐慎没想到,下一个站出来的竟然会是陈相。如果说徐相是因为出身世家,大宋银契庄一事是动了世家的利益,他不得不反对。那陈相出身贫寒,大宋银契庄是为天下好的大事,他怎么会出言反对?
但随即唐慎就想到,四年前,当右相王诠进言、最终设立度支司时,陈凌海也曾出声反对过。
两位相公都出声反对,王溱站在群臣最前,他抬起头,望向赵辅。
赵辅也静静地回望了他一眼。
君臣目光交汇,谁也不知他们到底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赵辅抬起手,道:“既然如此,那此事明日再谈吧。”
季福立刻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喊道:“退朝!”
紫宸殿中,群臣手捧玉笏,低着头,等着皇帝一步步离开大殿。唐慎站在三品文官的队列中,自皇帝走后,是一品大臣。他余光中瞧见一件件簇新的官袍自自己身旁划过。明明穿着的都是一样的衣裳,唐慎却一眼认出了王溱。
自唐慎身边走过时,王溱并未放缓速度。他神色平静,步伐泰然地离开了紫宸殿。
刺眼的阳光在离开殿门的那一刻,便直晃晃地映了下来。王子丰微微眯起双眼,似乎有些不适应这骤然明亮的世界。待他看清楚后,只见不远处,左相徐毖双手合着放在腹前,站在台阶下方,正抬着头微笑着望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