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旧地重游(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验小学只要给出承诺,购买“家园集团”在实验小学西校区两公里方圆里开发的商品房,子女必然获得进入实验小学就读的名额!
  此时还没有学区房概念,但是已经开始执行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
  只不过这个就近没有具体尺度,活动能力强的家长依旧能够把子女送来实验小学。
  三水市撤销、合并乡村小学,没有导致适龄儿童失学。
  原因很简单,苏南省学风鼎盛,无论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绝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县宣传部在撤并乡村小学时,进行了广泛宣传,宣传重点当然是好学校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沈晓蓉、张春梅、黄瀚、黄馨、王宇、卫红星等等考入名牌大学,甚至于考上美国名牌大学的故事被大讲特讲。
  这不是忽悠人,后世总在强调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而事实是,由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家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出头。
  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种差距不是太大,选择把孩子送到三水市实验小学读书,只要用点心就能做得到,用不着太多成本。
  因为此时基本上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补习班、培训班。
  也就不存在有钱的家长能够为孩子买更多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
  其实进行了额外辅导,就等同于跟其他同学们不正当竞争。
  就造成了同样的智力水平下,孩子家长有钱,孩子就能领先一步。
  当下的实际情况是,只要孩子智力值在线,肯认真学习,用不着任何额外补习,考初中、高中,最后被名牌大学录取不是梦想。
  而且寒门学子的比例特高,太多农村人家的穷孩子因为读书改变了命运。
  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三水市农村人甚至于比城里人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
  那是因为以前农村人被歧视,现在有了经济能力,当然要竭尽所能为孩子博取更好的未来。
  他们甚至于不满足孩子去镇、乡小学读书,为了孩子能够遇上水平高的老师,太多人主动来城区买房落户。
  直接结果就是三水市的小学增加了双倍都不止的学生。
  这几年师范学校的大专、中专毕业生年年递增,苏南省自古以来都是好地方,经济发达,三水市城区的小学想要教师分配名额比较容易。
  实际情况是为了不下乡能够进入实验小学,太多大专、中专毕业生纷纷找关系、托人。
  故而扩张实验小学,采取老教师带新分配毕业生的方法,师资力量不成问题。
  还有一个好办法,返聘一部分退休的优秀小学教师,三水市本地的退休教师不够,可以覆盖到整个扬州市。
  以老带新,不出三年,年轻的师范毕业生就能独当一面了。
  相信采取建设新校区的办法满足就读刚需,肯定能够得到市政府支持,拨款不会少。
  再有“家园集团”出一部分资金,建成一所高标准的小学值得期待。
  这肯定是善举,黄瀚当然会不遗余力。
  说实话,三水市因为有了黄瀚横空出世,导致多出成上千万小学生进入乡镇小学、县城小学、甚至于实验小学就读。
  可以想象,原本那种老师都不会普通话的小学,孩子们能够学好汉语拼音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