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节(3 / 4)
“张总戎行色匆匆,下属披坚执锐,所为何故?”
“杨佥宪不知?”
杨瓒摇头。
昏倒至今,整整两日没有离开帐篷。
禀报之人,都被顾卿拦在帐外。镇虏营内外变化,的确半点不知。
如果出言询问,顾卿不会瞒他。
但战事已歇,鞑靼额勒都被生擒,短期应无紧急军情。劳累这些时日,神经一直紧绷,难得偷闲,杨瓒才不会没事找事,自寻麻烦。
“倒也不是大事。”
见杨瓒不似作伪,张铭放松神情,笑道:“两支附庸别部的鞑靼部落,正在磨刀峪外。共三百壮丁,五百老幼妇孺。”
“可是来袭?”
“非也。”张铭道,“已遣人查明,其来是为内附。”
内附?
杨瓒顿感诧异。
别部额勒被抓,几千部落壮汉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这个当口,留在草原的人不想着报仇,而是拖家带口前来内附?
转身投靠其他部落,都比内附更合情合理。
难道是计?
松懈边军防备,趁机偷袭?
“确已查明?”
“杨佥宪,”张铭四周看看,压低声音问道,“顾同知未告诉佥宪?”
“什么?”
杨瓒满头雾水。
“日前,顾同知领百名骑兵夺回慕田峪,后深入草原,寻到别部营地,放火烧帐,杀牛羊千头。”
什么?
乍听此言,杨瓒眼睛瞪大。
顾同知草原放火?
“顾同知走后,又有其他部落袭击,别部帐篷全被烧光,老人孩子尽数身死,妇人和牲畜都被劫掠。”
“也就是说……”草原之上,再无别部?
张铭点头,声音微扬。
“别部不存,附庸部落也将被瓜分。鞑靼凶蛮,此时附庸未必能得到好处。一言不合,杀死首领,吞并整个部落,半点不出奇。”
相比之下,明朝对降者的态度,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 ↑返回顶部↑
“杨佥宪不知?”
杨瓒摇头。
昏倒至今,整整两日没有离开帐篷。
禀报之人,都被顾卿拦在帐外。镇虏营内外变化,的确半点不知。
如果出言询问,顾卿不会瞒他。
但战事已歇,鞑靼额勒都被生擒,短期应无紧急军情。劳累这些时日,神经一直紧绷,难得偷闲,杨瓒才不会没事找事,自寻麻烦。
“倒也不是大事。”
见杨瓒不似作伪,张铭放松神情,笑道:“两支附庸别部的鞑靼部落,正在磨刀峪外。共三百壮丁,五百老幼妇孺。”
“可是来袭?”
“非也。”张铭道,“已遣人查明,其来是为内附。”
内附?
杨瓒顿感诧异。
别部额勒被抓,几千部落壮汉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这个当口,留在草原的人不想着报仇,而是拖家带口前来内附?
转身投靠其他部落,都比内附更合情合理。
难道是计?
松懈边军防备,趁机偷袭?
“确已查明?”
“杨佥宪,”张铭四周看看,压低声音问道,“顾同知未告诉佥宪?”
“什么?”
杨瓒满头雾水。
“日前,顾同知领百名骑兵夺回慕田峪,后深入草原,寻到别部营地,放火烧帐,杀牛羊千头。”
什么?
乍听此言,杨瓒眼睛瞪大。
顾同知草原放火?
“顾同知走后,又有其他部落袭击,别部帐篷全被烧光,老人孩子尽数身死,妇人和牲畜都被劫掠。”
“也就是说……”草原之上,再无别部?
张铭点头,声音微扬。
“别部不存,附庸部落也将被瓜分。鞑靼凶蛮,此时附庸未必能得到好处。一言不合,杀死首领,吞并整个部落,半点不出奇。”
相比之下,明朝对降者的态度,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