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1 / 4)
果然。
沈若水怕是也想不到自己暗地里安排的人会第一时间就在她这里露出了这么明显的破绽,既然沈若水准备借上官可欣的手来害她,那她也完全可以利用上官可欣,来套取沈若水那边更多的信息和情报。
就看看谁玩得过谁吧。
阮安然眼睑垂了垂,遮住了眸中的一丝寒芒。
她现在要的,可不仅仅是让沈如水知难而退了。
她得让沈若水再也没有任何作妖的可能。
。
上官可欣在开机仪式之前的意外并没有影响到《淤塞》剧组的整体进度,曹导演专门把上官可欣的戏份往后延迟了一些,让上官可欣好好休息,先拍其他的戏份。
曹导演说这话的时候神态语气都很温和,但是上官可欣在医院里听到了自己助理的转述,却瞬间脸色就白了。
上官可欣的手指极其不安地绞着自己病床上雪白的被子。
……不过是来剧组的第一天,她就出了这种事,肯定不会在曹导演那里留下什么好印象。
这是她的第一部电影,团队还这么精良,她居然没有把握好……
上官可欣努力让自己不要失态,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说了声“好”。
剧组这边,阮安然作为女主角,马上就投入到了拍摄工作当中。
《淤塞》讲的是一个相当压抑的故事,女主角是个从小就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一直被家长和老师视为骄傲,活脱脱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的范本。在无数的鲜花与赞美之下,女主角就这么懵懵懂懂地对自己有了一个定位——不论是什么事,她都一定要做到最好。
小时候孩子们的世界也就那么大,女主角只需要比其他孩子多几分认真和定力,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各种荣誉。可是人总都是会长大的,长大就意味着会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而在这越来越宽广的天地之间,优秀的人自然越来越多,女主角很快就发现了,自己跟这些人竞争起来非常吃力。
女主角很惊慌。优秀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她无法忍受自己不如别人,这让她觉得非常羞耻,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于是,在十几岁的年纪里,女主角就把自己深深地掩埋在了“优秀”的坟墓之下。她拼出了比同龄人多出数倍的努力,才险而又险地维持住了自己的“最好”。
她聪明,所以这些事情都只能自己默默地去拼;她懂事,所以她从来不会给自己的家长或者其他人倾诉自己的压力。
她早就习惯了凡事都自己一个人扛,伤口都自己一个人舔舐。
可是哪有能够不断灌注却始终不溢出的容器呢?等到了成年之后,她终于扛不住了。
她整个人都崩溃了,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这个时候,她的家长才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女儿这些年来究竟都背负着怎样的压力,女儿泪流满面诉说的一道道血肉模糊的伤疤让他们无比震惊——他们不就是因为一个误会打了女儿一顿吗?他们不就是因为丢了面子骂了女儿一顿吗?他们不就是把女儿特别喜欢的那个不值钱玩具随手送给了亲戚家的孩子吗?女儿不就是被同学孤立过一段时间吗?
如此种种,难道算什么大事吗?
明明他们一直让女儿吃得好穿得暖啊!女儿心情好不好有什么重要的,谁一辈子不会碰上点挫折啊,他们当年饭都吃不饱不是照样过来了,怎么现在的孩子就这么不知足,一天到晚闲得没事非要想东想西的?
真是矫情。
女主角的家长完全不能够理解精神疾病究竟代表着什么,他们只是觉得一向听话懂事的女儿突然之间就变得又懒散又任性,他们无法接受。
于是,女主角的家长按照他们自以为是的想法对女主角好,整天唉声叹气催着女主角做这做那,想让自己的女儿快一点变为他们眼中的“正常人”。
可是对于女主角来说,很多时候她完全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更别说去完成父母的要求了。
女主角心里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父母觉得心安,她也已经习惯了听父母的话,当一个省心的孩子,所以女主角很努力地去按照父母的要求做,然而等到她筋疲力尽地好不容易完成了父母的一个要求,父母却没有任何的肯定与鼓励,而是冷着脸马不停蹄地要求她继续完成第二个要求。 ↑返回顶部↑
沈若水怕是也想不到自己暗地里安排的人会第一时间就在她这里露出了这么明显的破绽,既然沈若水准备借上官可欣的手来害她,那她也完全可以利用上官可欣,来套取沈若水那边更多的信息和情报。
就看看谁玩得过谁吧。
阮安然眼睑垂了垂,遮住了眸中的一丝寒芒。
她现在要的,可不仅仅是让沈如水知难而退了。
她得让沈若水再也没有任何作妖的可能。
。
上官可欣在开机仪式之前的意外并没有影响到《淤塞》剧组的整体进度,曹导演专门把上官可欣的戏份往后延迟了一些,让上官可欣好好休息,先拍其他的戏份。
曹导演说这话的时候神态语气都很温和,但是上官可欣在医院里听到了自己助理的转述,却瞬间脸色就白了。
上官可欣的手指极其不安地绞着自己病床上雪白的被子。
……不过是来剧组的第一天,她就出了这种事,肯定不会在曹导演那里留下什么好印象。
这是她的第一部电影,团队还这么精良,她居然没有把握好……
上官可欣努力让自己不要失态,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说了声“好”。
剧组这边,阮安然作为女主角,马上就投入到了拍摄工作当中。
《淤塞》讲的是一个相当压抑的故事,女主角是个从小就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一直被家长和老师视为骄傲,活脱脱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的范本。在无数的鲜花与赞美之下,女主角就这么懵懵懂懂地对自己有了一个定位——不论是什么事,她都一定要做到最好。
小时候孩子们的世界也就那么大,女主角只需要比其他孩子多几分认真和定力,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各种荣誉。可是人总都是会长大的,长大就意味着会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而在这越来越宽广的天地之间,优秀的人自然越来越多,女主角很快就发现了,自己跟这些人竞争起来非常吃力。
女主角很惊慌。优秀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她无法忍受自己不如别人,这让她觉得非常羞耻,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于是,在十几岁的年纪里,女主角就把自己深深地掩埋在了“优秀”的坟墓之下。她拼出了比同龄人多出数倍的努力,才险而又险地维持住了自己的“最好”。
她聪明,所以这些事情都只能自己默默地去拼;她懂事,所以她从来不会给自己的家长或者其他人倾诉自己的压力。
她早就习惯了凡事都自己一个人扛,伤口都自己一个人舔舐。
可是哪有能够不断灌注却始终不溢出的容器呢?等到了成年之后,她终于扛不住了。
她整个人都崩溃了,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这个时候,她的家长才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女儿这些年来究竟都背负着怎样的压力,女儿泪流满面诉说的一道道血肉模糊的伤疤让他们无比震惊——他们不就是因为一个误会打了女儿一顿吗?他们不就是因为丢了面子骂了女儿一顿吗?他们不就是把女儿特别喜欢的那个不值钱玩具随手送给了亲戚家的孩子吗?女儿不就是被同学孤立过一段时间吗?
如此种种,难道算什么大事吗?
明明他们一直让女儿吃得好穿得暖啊!女儿心情好不好有什么重要的,谁一辈子不会碰上点挫折啊,他们当年饭都吃不饱不是照样过来了,怎么现在的孩子就这么不知足,一天到晚闲得没事非要想东想西的?
真是矫情。
女主角的家长完全不能够理解精神疾病究竟代表着什么,他们只是觉得一向听话懂事的女儿突然之间就变得又懒散又任性,他们无法接受。
于是,女主角的家长按照他们自以为是的想法对女主角好,整天唉声叹气催着女主角做这做那,想让自己的女儿快一点变为他们眼中的“正常人”。
可是对于女主角来说,很多时候她完全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更别说去完成父母的要求了。
女主角心里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父母觉得心安,她也已经习惯了听父母的话,当一个省心的孩子,所以女主角很努力地去按照父母的要求做,然而等到她筋疲力尽地好不容易完成了父母的一个要求,父母却没有任何的肯定与鼓励,而是冷着脸马不停蹄地要求她继续完成第二个要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