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尹洙被陆辞落落大方地道破心思,不免放松了一些,也坦坦荡荡地承认了:“确实如此。”
  陆辞解释说:“你之所虑不无道理,然而我启用仲平的原因,并非仅为建城一事。”
  不论历朝历代都无法克服的宽城缺水的难题究竟能否被种世衡攻克,陆辞肯冒险为他做保,让他这初出茅庐的文官带三千人赶赴沙场,都不仅是为了城池的修建。
  狄青所领的那一万名东军,已随他征战半年多了,折损不可避免,此时保有最佳作战能力的非伤员,至多不过六千。
  当他穿行于崎岖山路上时,人数较少反而能成为优势,让他能灵活调度,一路无往不利。
  可一旦到了宽州一带,地形趋于平阔,那支部队便不可避免地频繁暴露在骑兵的冲击之下,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种世衡的领兵能耐,他曾在与之同路的那回,看得清清楚楚,对此不存怀疑。
  对方是否那有排兵布阵、切实征战的天赋,这次就是最佳的考验机会。
  并且,在西线迟迟未有进度的情况下,保持东线将官的血性与进取心,从而维持军队总体的士气,就是这场持久战的制胜关键之一。
  种世衡在此驻守有半年之久,却既未惶惶不安,也不曾气馁虚度,而始终在努力思考突破僵局的办法。
  不管是否能派上用场,都得予以鼓励态度。
  种世衡虽不清楚陆辞这背后的诸多考量,却不妨碍他浑身铆足了劲儿,为不辜负这一大好时机,要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好证明自己这一身本事。
  天知道他在这里憋了半年,却只能看与自己同年中榜的狄青四处潇洒征战,屡得惊叹战果,深得朝廷嘉奖……究竟有多心急了。
  种世衡唯恐陆辞过阵子就要反悔,几是火急火燎地做好了准备,便急匆匆地回来复命。
  陆辞这时也已说服了原先颇为担忧的尹洙,未曾失言,而是当场让将官给他清点了三千精锐,除了兵械外,还临时从城中百姓出征用了一批掘井用具,一道带去。
  种世衡片刻都不愿多等,当晚就领着这三千兵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赶向宽州废城。
  当在此地不住游荡,与追击他的夏军玩着捉迷藏的戏法的狄青,忽然察觉出这么一支诡异‘援兵’时,起初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若真是增援,何故不派人同他们接触,共同商议进计?
  就在狄青准备重新派出兵士侦查,探听这群人的真伪时,种世衡已选好地址,果断命人开挖了。
  这下,狄青瞬间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他当机立断,即刻改变行军路线,好将还在追击他们的夏军引到别处去,掩护这支宋军。
  因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兵士都肯听从号令,又带上了合适的工具,再是靠着从当初仅用十日建就一城的范仲淹处取来的宝贵经验……种世衡仅用了五天时间,就把城墙给大体砌出来了。
  接下来,他用了两天功夫,盖好了简陋却足够住人的营房,便命人择地掘井。
  土地坚实无比,纵有利器在手,在连着挖上三天后,哪怕是轮流换班的挖法,还是让全部兵士们都累得筋疲力尽。
  越挖越深,眼看都已挖到了一百五十尺、那前朝人从未挖到过的深度,仍然只见坚硬的岩石。
  还要往下挖的话,到底哪天才是个头啊!
  眼看士卒们虽未曾偷懒,但士气上还是遭受了严重打击,种世衡面上却未有丝毫慌乱和动摇。
  要是百姓住宅,费这么大功夫都挖不出水,当然不如作罢,哪怕从挑夫处购置从城外河里挑来的生活用水,都比这要省事省力又省钱的多。
  但这作为他的首回军事行动,是只能成、不能败的。
  种世衡始终坚信,只要再往下挖,最终一定能够出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