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主他爸[慢穿] 第44节(3 / 4)
所以刚到家把车子停下来,顾川就得抱着孩子出去溜了,让王小兰在家把这两天孩子的尿布给洗了,再收拾收拾家里头,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他们中午过去给父母过节,但是晚上还是回自己家圆月,毕竟今年跟往年不一样了,有了孩子大晚上的就不好出去了,而且顾家也没有他们一家三口能住的地方了。
三姐和三姐夫来了以后,都是直接在客厅打地铺,他们要是去了,大概就只能睡外面的走廊或者阳台了,想想就觉得遭罪。
不管是顾川,还是王小兰,都是不乐意遭罪的人,更不乐意儿子遭罪,自然不可能晚上的时候过去了,因为不能跟大家伙一块儿圆月,顾川两口子除了拎过去两块儿大月饼,还留了一斤肉,基本上全是大肥肉,好的不得了。
不过哪怕是这样,也不是每个人都欢迎他们过去,比如顾二哥,他和顾川兄弟俩可以说是打小就不和,后来顾川初中都没毕业,就接了顾母在袜厂的班,而顾二哥却是一直上到高二,因为号召上山下乡,所以不得不托关系找工作,城里头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作哪有那么好找,托了不少关系才找了一个锅炉工的活,又苦又累工资还不高,根本就比不上在袜厂的工作,这兄弟俩也就由此彻底闹掰了,这都过去七、八年了,两个人见面还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除了顾二哥以外,顾三姐和三姐夫其实也不太乐意这两口子过去,毕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高考了,他们恨不得连觉都不睡,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但是顾川一家三口过去的话,光是大伙坐在一块吃饭最起码也要一个多小时吧,而且他们也不能躲屋里学习,怎么着不得说几句话,这浪费的可都是时间。
顾川还真不知道自己这一家这么不招人待见,不过还是有人稀罕他们的,顾母知道他们要来,特意去农贸市场买了鱼,要给他们煲鱼汤喝,顾大哥托人弄了几个苹果,一半留下给家里的孩子吃,一半给顾然做辅食。
“然然,来,爷爷抱。”顾父对这个最小的孙子喜欢的很,一来这是小儿子的孩子,二来也是因为这孩子长得真好,五官俊俏,专挑着父母的优点长,而且小家伙白白胖胖的,生下来就有七斤重,再加上家里吃的好,所以小家伙长的就跟那白面馒头一样,又胖又白,试问这样的小孩谁不喜欢。
有人乐意抱着小祖宗,顾川巴不得呢,赶紧给递过去,能歇一会儿是一会儿。
因为知道他们要来,顾大哥和顾大嫂特意调了班,今天休息,顾二嫂没有工作,一直在家看孩子,所以顾家除了正在上班的顾二哥以外,全都已经来齐了,客厅里的座位全都坐满了,几个小孩子没地方坐,厨房里顾大嫂和顾二嫂正在做饭,怕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又得去跟邻居借凳子了。
“这段时间工作怎么样?还顺利吗?”顾大哥关心道,男人坐在一块难免会聊工作,兄弟姐妹四个里边,他跟川子关系是最好的,老二打小就小心眼儿,当年妈那个工作,原本就是老二自己嫌弃不要的,非要进厂的话,人家只让进生产车间,老二觉得一个大男人做袜子丢人,所以不想接班,非要闹着上学,这才让川子接了班。
当然不管是在接班的问题上,还是在上山下乡的问题,家里头对老三都不大公平,但这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事情,他们兄弟几个既然沾了光,受了父母偏爱,那就不能反过来再说父母的不是。
再说了他们现在也想着补偿老三了,养着老三两口子吃喝不说,家里还买了复习资料,他一个每天都要上班的工人,下了班以后还得给老三两口子讲课,一天最起码要讲四、五个小时,这两口子要是考不上,真是对不起花的这么多功夫。
顾川作为袜厂生产工间少有的男同志,手艺还是不错的,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能够拿的出手去,当然在这个年代说出去可能不太好听,毕竟大家总觉得做袜子、做衣服这些都是女同志应该干的活。
但是在袜厂,原料车间、仓库、运输队这些地方的工作单位早就被安排满了,而且相当的抢手,能进去的全部都是男同志,而且家里人不是袜厂的领导,就是有关系有人脉,像顾川这样两者都不具备的接班人,就只能去生产车间了。
当然也有那种死活不乐意去生产车间的男同志,那就只能让家里把这个接班的位置给卖了,再寻摸别的门路,原身不在乎这些,而且他手还挺巧的,在缝纫方面一点都不比女同志差,一点儿都不排斥这个工作岗位。
接了班以后更是越做越喜欢,已经是爱上这一行了,没结婚之前还知道收敛,结了婚以后,跟媳妇搬出去住了,就一点儿都不知道收敛了,家里这两年的衣服全是他做的,鞋子也是他做的,反正缝缝补补的活他全包了,就喜欢这个。
当然对外肯定还得藏着点儿,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他媳妇,以至于王小兰在亲戚朋友里都有一个‘手巧’的名头,针线方面的巧媳妇。
第98章 居家男爸爸(二)
“工作上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顾我,去食堂吃饭,大师傅给我盛的饭都比旁人要多。”这可不是顾川编的,原身在入厂第二年就有这个待遇了,在生产车间是唯一的男同志,剩下的就是除了阿姨,就是姐姐妹妹了,大伙儿能不照顾他吗,后来又因为工作干得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俨然已经成为了袜厂的吉祥物,全厂上下就没有不知道他的。
顾大哥闻言也是乐,川子在袜厂的名声都已经传到外边来了,说起他们s市的袜厂,大家可以不知道厂长是谁,但是一定听说过顾川这号人物。
虽然一部分人会私底下议论川子是娘娘腔,但是这名声有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川子14岁的时候接班,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四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且今年都已经入党了,他们老顾家除了爹以外,就川子这么一个党员了。
“你就踏踏实实好好干,说不定过几年就能分房子了。”要说川子比他强,他虽然也是个大学生,但这马上要恢复高考了,以前靠推荐上的大学根本就不值钱了,而且他进工厂这么多年,到现在也只是个车间副主任而已,不比川子,在单位干得风生水起,早在去年就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所以分福利房对川子来说也不算是难事。
“四弟这么厉害,我下乡那年,他才刚进工厂没多久,这才多少年,就有资格分房子。”顾三姐诧异道,她当年是赌气走的,这些年来跟家里联系不多,对几个兄弟的近况了解的也不多,在他的印象里,老四打小就不爱学习,家里兄弟姐妹四个,文化程度最低的就是老四了,初中没毕业就下学了,14岁就去工厂上班,那时候她和老二还笑老四傻,没过多久就到了上山下乡的时候,那时候她还羡慕老四的好运气,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在她看来,老四这一辈子恐怕都很难出头,一个不聪明又不勤奋的人,凭什么出头。
只不过离家七年,回来以后才发现,混得最好的反而是老四,宽敞的房子住着,车间主任当着,媳妇还是供销社的销售员,上面那两个哥哥谁都没有老四混的好。
这人过得好不好,还是得看命。
“厂里头还没章程呢,新房都没盖呢,分房子就更是没影的事儿了。”顾川解释道,现在袜厂的福利不错,但是再过几年,私底下卖东西的多了,这袜厂也就慢慢不景气了,最后更是直接破产了,连遣散费都没发,不过好在分的福利房没收回去,原身下岗以后,就直接开了家裁缝店,虽说是一直没开大,但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
顾三姐咂摸了一下嘴,这么些年过去了,大家都变了,连最是单纯的老四在家说话都这么谨慎了,当然她也一样,当年走的时候,想着死也不回这个家,但是现在不一样也是回来了,而且还是带着丈夫回来的,一分钱不交,就带了半袋子红薯,在家里头又是吃、又是喝、又是住的,还让爹娘给她们买复习资料,让大哥给她们讲课,当年她的脸皮可没现在这么厚。
“我都听说了,老四如今也有出息了,咱们家里头现在也就我跟老二,还不上不下的。”顾三姐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就是单纯的感慨一下而已,她这大学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老二已经做了七年的锅炉工,到现在也没能换个工作,看二嫂和大嫂、四弟妹之间的区别就知道,老二这工作差了多少,前者没有工作,也不受娘家喜欢,后者都有铁饭碗,甚至四弟妹还是在供销社上班。
这样一比较,当年能留在城里的老二其实情况也没比她好多少,最起码在乡下的时候,她不会时时刻刻被人比下去。 ↑返回顶部↑
三姐和三姐夫来了以后,都是直接在客厅打地铺,他们要是去了,大概就只能睡外面的走廊或者阳台了,想想就觉得遭罪。
不管是顾川,还是王小兰,都是不乐意遭罪的人,更不乐意儿子遭罪,自然不可能晚上的时候过去了,因为不能跟大家伙一块儿圆月,顾川两口子除了拎过去两块儿大月饼,还留了一斤肉,基本上全是大肥肉,好的不得了。
不过哪怕是这样,也不是每个人都欢迎他们过去,比如顾二哥,他和顾川兄弟俩可以说是打小就不和,后来顾川初中都没毕业,就接了顾母在袜厂的班,而顾二哥却是一直上到高二,因为号召上山下乡,所以不得不托关系找工作,城里头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作哪有那么好找,托了不少关系才找了一个锅炉工的活,又苦又累工资还不高,根本就比不上在袜厂的工作,这兄弟俩也就由此彻底闹掰了,这都过去七、八年了,两个人见面还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除了顾二哥以外,顾三姐和三姐夫其实也不太乐意这两口子过去,毕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高考了,他们恨不得连觉都不睡,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但是顾川一家三口过去的话,光是大伙坐在一块吃饭最起码也要一个多小时吧,而且他们也不能躲屋里学习,怎么着不得说几句话,这浪费的可都是时间。
顾川还真不知道自己这一家这么不招人待见,不过还是有人稀罕他们的,顾母知道他们要来,特意去农贸市场买了鱼,要给他们煲鱼汤喝,顾大哥托人弄了几个苹果,一半留下给家里的孩子吃,一半给顾然做辅食。
“然然,来,爷爷抱。”顾父对这个最小的孙子喜欢的很,一来这是小儿子的孩子,二来也是因为这孩子长得真好,五官俊俏,专挑着父母的优点长,而且小家伙白白胖胖的,生下来就有七斤重,再加上家里吃的好,所以小家伙长的就跟那白面馒头一样,又胖又白,试问这样的小孩谁不喜欢。
有人乐意抱着小祖宗,顾川巴不得呢,赶紧给递过去,能歇一会儿是一会儿。
因为知道他们要来,顾大哥和顾大嫂特意调了班,今天休息,顾二嫂没有工作,一直在家看孩子,所以顾家除了正在上班的顾二哥以外,全都已经来齐了,客厅里的座位全都坐满了,几个小孩子没地方坐,厨房里顾大嫂和顾二嫂正在做饭,怕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又得去跟邻居借凳子了。
“这段时间工作怎么样?还顺利吗?”顾大哥关心道,男人坐在一块难免会聊工作,兄弟姐妹四个里边,他跟川子关系是最好的,老二打小就小心眼儿,当年妈那个工作,原本就是老二自己嫌弃不要的,非要进厂的话,人家只让进生产车间,老二觉得一个大男人做袜子丢人,所以不想接班,非要闹着上学,这才让川子接了班。
当然不管是在接班的问题上,还是在上山下乡的问题,家里头对老三都不大公平,但这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事情,他们兄弟几个既然沾了光,受了父母偏爱,那就不能反过来再说父母的不是。
再说了他们现在也想着补偿老三了,养着老三两口子吃喝不说,家里还买了复习资料,他一个每天都要上班的工人,下了班以后还得给老三两口子讲课,一天最起码要讲四、五个小时,这两口子要是考不上,真是对不起花的这么多功夫。
顾川作为袜厂生产工间少有的男同志,手艺还是不错的,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能够拿的出手去,当然在这个年代说出去可能不太好听,毕竟大家总觉得做袜子、做衣服这些都是女同志应该干的活。
但是在袜厂,原料车间、仓库、运输队这些地方的工作单位早就被安排满了,而且相当的抢手,能进去的全部都是男同志,而且家里人不是袜厂的领导,就是有关系有人脉,像顾川这样两者都不具备的接班人,就只能去生产车间了。
当然也有那种死活不乐意去生产车间的男同志,那就只能让家里把这个接班的位置给卖了,再寻摸别的门路,原身不在乎这些,而且他手还挺巧的,在缝纫方面一点都不比女同志差,一点儿都不排斥这个工作岗位。
接了班以后更是越做越喜欢,已经是爱上这一行了,没结婚之前还知道收敛,结了婚以后,跟媳妇搬出去住了,就一点儿都不知道收敛了,家里这两年的衣服全是他做的,鞋子也是他做的,反正缝缝补补的活他全包了,就喜欢这个。
当然对外肯定还得藏着点儿,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他媳妇,以至于王小兰在亲戚朋友里都有一个‘手巧’的名头,针线方面的巧媳妇。
第98章 居家男爸爸(二)
“工作上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顾我,去食堂吃饭,大师傅给我盛的饭都比旁人要多。”这可不是顾川编的,原身在入厂第二年就有这个待遇了,在生产车间是唯一的男同志,剩下的就是除了阿姨,就是姐姐妹妹了,大伙儿能不照顾他吗,后来又因为工作干得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俨然已经成为了袜厂的吉祥物,全厂上下就没有不知道他的。
顾大哥闻言也是乐,川子在袜厂的名声都已经传到外边来了,说起他们s市的袜厂,大家可以不知道厂长是谁,但是一定听说过顾川这号人物。
虽然一部分人会私底下议论川子是娘娘腔,但是这名声有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川子14岁的时候接班,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四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且今年都已经入党了,他们老顾家除了爹以外,就川子这么一个党员了。
“你就踏踏实实好好干,说不定过几年就能分房子了。”要说川子比他强,他虽然也是个大学生,但这马上要恢复高考了,以前靠推荐上的大学根本就不值钱了,而且他进工厂这么多年,到现在也只是个车间副主任而已,不比川子,在单位干得风生水起,早在去年就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所以分福利房对川子来说也不算是难事。
“四弟这么厉害,我下乡那年,他才刚进工厂没多久,这才多少年,就有资格分房子。”顾三姐诧异道,她当年是赌气走的,这些年来跟家里联系不多,对几个兄弟的近况了解的也不多,在他的印象里,老四打小就不爱学习,家里兄弟姐妹四个,文化程度最低的就是老四了,初中没毕业就下学了,14岁就去工厂上班,那时候她和老二还笑老四傻,没过多久就到了上山下乡的时候,那时候她还羡慕老四的好运气,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在她看来,老四这一辈子恐怕都很难出头,一个不聪明又不勤奋的人,凭什么出头。
只不过离家七年,回来以后才发现,混得最好的反而是老四,宽敞的房子住着,车间主任当着,媳妇还是供销社的销售员,上面那两个哥哥谁都没有老四混的好。
这人过得好不好,还是得看命。
“厂里头还没章程呢,新房都没盖呢,分房子就更是没影的事儿了。”顾川解释道,现在袜厂的福利不错,但是再过几年,私底下卖东西的多了,这袜厂也就慢慢不景气了,最后更是直接破产了,连遣散费都没发,不过好在分的福利房没收回去,原身下岗以后,就直接开了家裁缝店,虽说是一直没开大,但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
顾三姐咂摸了一下嘴,这么些年过去了,大家都变了,连最是单纯的老四在家说话都这么谨慎了,当然她也一样,当年走的时候,想着死也不回这个家,但是现在不一样也是回来了,而且还是带着丈夫回来的,一分钱不交,就带了半袋子红薯,在家里头又是吃、又是喝、又是住的,还让爹娘给她们买复习资料,让大哥给她们讲课,当年她的脸皮可没现在这么厚。
“我都听说了,老四如今也有出息了,咱们家里头现在也就我跟老二,还不上不下的。”顾三姐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就是单纯的感慨一下而已,她这大学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老二已经做了七年的锅炉工,到现在也没能换个工作,看二嫂和大嫂、四弟妹之间的区别就知道,老二这工作差了多少,前者没有工作,也不受娘家喜欢,后者都有铁饭碗,甚至四弟妹还是在供销社上班。
这样一比较,当年能留在城里的老二其实情况也没比她好多少,最起码在乡下的时候,她不会时时刻刻被人比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