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里的太子爷 第109节(1 / 4)
“臣遵旨。”
方濮存双手交叠在前,就这样躬着身倒退到皇帝帐营外。合上帐营后,方濮存望着铅云密布的天空,阴沉中也透露出一种难言的壮丽。他低低自喃:“要变天了啊。”
百里之外的紫禁城里,新任礼部尚书脸色纠结地送上一封书信:“殿下,这是瓦剌送来的议和书。”
议和书。
许多人都在偷看秦沂的脸色,妄图揣测一二,可是他们必然要失望了。秦沂脸色如常,甚至动作都没停顿一下,仿佛礼部呈上来的是再正常不过的折子。秦沂接过来扫了一眼,眉梢轻轻动了动。
狮子大开口,他们还真是敢说。
这位新提拔起来的礼部尚书显然也知道议和书上的条件太不要脸了,他垂着眸子数文华殿地上的方砖,不敢抬头也不敢吱声。
秦沂指节敲了敲古朴典雅的檀木桌角,一反常态地没有下达“行”或“不行”的命令,而是饶有意味地说:“看这封议和书的笔法和行文,这应当是个读书人吧。”
殿里停留的几个官员都愣了愣,而秦沂嗤笑一声,将议和书扔在桌上:“一个大燕的,从小学孔孟之道,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
.
慈庆宫里,楚锦瑶也在接见热情难抑的外命妇。
秦沂带着燕朝在损失三十万精锐的情况下守住京城,后面还反败为胜,光瓦剌撤退当夜就击杀一万余人。这对于风雨飘摇、全民信心都被狠狠挫伤的燕朝臣民来说,太子无异于天神降世,力挽狂澜,包括之前楚锦瑶险些以死殉国,后面缩减宫廷开销支援城中军民百姓,这些举动都大大鼓舞了民心。如今京城里百姓不拜神佛,只拜东宫的太子和太子妃。
曾经因为圣上昏聩,不爱理政,所以臣子把希望投注到年轻的太子身上。这其实是一种实在没办法了的寄托,可是现在,秦沂却是真正民心所向,万众归心,举国上下都期待着他登基为帝。
因为这场艰难的京城保卫战,满京权贵人家,无论书香门第还是武将世家,都对楚锦瑶评论大好,天天往宫里递牌子。楚锦瑶毕竟还是个孕妇,接见太多人她自己也吃不消,所以今日只叫了楚锦娴和长兴侯府的人进来说话。
长兴侯因为身份特殊,不好跟年轻后辈去战场抢功勋,所以当初皇帝亲征是他没有跟着去,谁能知道反而因祸得福。守卫京城时外城九个门都要有主将,长兴侯是难得残存下来的有领兵经验也有实战经验的武将,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他这种人才实在难得,所以被分到一个次等重要的门,在瓦剌进攻中也顺利守住城门。
最重要的城门是秦沂亲自在守,最艰难的战场也在他那里,秦沂顶住了瓦剌最开始也最激烈的一波进攻,首战告捷,人心大振,之后的几个城门都好守了许多。长兴侯也借着这股劲守住东直门,在保卫战中立了大功。
所以如今京城两家外戚的身份一下子对调,两任皇后的娘家镇北侯府闭门不出,要不是看在太子的颜面上,齐家和过街老鼠也没什么差别了,而太子妃的娘家长兴侯府却在这场战役中立下头功。众人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段时间长兴侯府人人走路都带风,段莹华也兴致勃勃地说着战争期间家里的状态:“……围城那两天,可把家里人吓坏了,不过好在虚惊一场,多难兴邦。如今京城里对太子和太子妃众口交赞,若是之后再顺利迎回陛下,那太子可谓立下旷世奇功……”
段莹华说着,突然察觉到气氛不对,她似有所觉地停下说话,看到楚锦瑶低头哄着路哥儿,似乎没有听到她在说什么。而楚锦娴也坐在一边,微微垂着眼,眼神复杂。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之后若再立了迎救皇帝之功,那秦沂作为一个儿子兼臣子,所作所为实在是尽善尽美,功劳已到极致。
可是,秦沂并不只是臣子,他更是皇太子。所以,宋高宗赵构的难题再一次降临在秦沂和楚锦瑶身上。楚锦瑶当初读史书时,也觉得赵构用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飞回京实在是不识大体,懦弱之至,但是现在,面对瓦剌的议和,朝臣翘首期待的迎皇帝回京,楚锦瑶却突然说不出话来。
作者有话要说:没有洗白赵构和秦桧的意思,岳飞当时手握南宋五分之三的兵力,他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在民间和军中都拥有巨大的声誉,赵构作为一个皇帝,心生警惕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依然觉得,他赐死岳飞,是件很短视的事情。
唉,写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了。我们总是企望救世主和英雄,可是这世上容不下英雄。
写到这里,全文已经进入最后的大高潮,其实我今天正好在写结局,校对这一章的时候有感而发,就写了这些作话。我们只能陪楚锦瑶和秦沂走最后一段路了,大家明天见~
第126章 英雄已死
楚锦娴和段莹华走了之后,楚锦瑶心绪久久都不能平复。
她记得自己硬着头皮读史书时,读到南宋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愤慨。秦沂坐在她身边,似乎在看淮南子,见她读史书都会生气,还笑她幼稚。那时读这一部分的时候,楚锦瑶怎么会想到,有朝一日,她和秦沂也会陷入同样的困境。如果故意拖着不接皇帝回朝,那他们是史书上的坏人,可是如果接皇帝回来……如果接皇帝回来,皇帝容得下他们吗?岳飞誓死精忠报国,他的忠心毋庸赘述,可是赵构信了吗?
楚锦瑶也不知道,成为史书上的坏人,或者成为史书上大赞特赞但是早早就死了的英雄,哪一个更好。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即使成功保住京城,但是在这场战役中死去的百姓,塌陷的城墙,波及的房屋,对刚换过一口气的燕朝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负担。战后医药、木材、抚恤、御寒的衣服都是重中之重,这其中没一样能离得开钱。这种时候如果还指望国库,那就太看得起以昏聩和好美色而着称的皇帝了。
渐渐恢复骨架的朝堂为了钱整日吵来吵去,秦沂能带军打胜仗,但是实在没办法凭空变出粮草和钱来,粮草能从通州各仓调,可是重建京城所需要的银钱,从哪里来? ↑返回顶部↑
方濮存双手交叠在前,就这样躬着身倒退到皇帝帐营外。合上帐营后,方濮存望着铅云密布的天空,阴沉中也透露出一种难言的壮丽。他低低自喃:“要变天了啊。”
百里之外的紫禁城里,新任礼部尚书脸色纠结地送上一封书信:“殿下,这是瓦剌送来的议和书。”
议和书。
许多人都在偷看秦沂的脸色,妄图揣测一二,可是他们必然要失望了。秦沂脸色如常,甚至动作都没停顿一下,仿佛礼部呈上来的是再正常不过的折子。秦沂接过来扫了一眼,眉梢轻轻动了动。
狮子大开口,他们还真是敢说。
这位新提拔起来的礼部尚书显然也知道议和书上的条件太不要脸了,他垂着眸子数文华殿地上的方砖,不敢抬头也不敢吱声。
秦沂指节敲了敲古朴典雅的檀木桌角,一反常态地没有下达“行”或“不行”的命令,而是饶有意味地说:“看这封议和书的笔法和行文,这应当是个读书人吧。”
殿里停留的几个官员都愣了愣,而秦沂嗤笑一声,将议和书扔在桌上:“一个大燕的,从小学孔孟之道,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
.
慈庆宫里,楚锦瑶也在接见热情难抑的外命妇。
秦沂带着燕朝在损失三十万精锐的情况下守住京城,后面还反败为胜,光瓦剌撤退当夜就击杀一万余人。这对于风雨飘摇、全民信心都被狠狠挫伤的燕朝臣民来说,太子无异于天神降世,力挽狂澜,包括之前楚锦瑶险些以死殉国,后面缩减宫廷开销支援城中军民百姓,这些举动都大大鼓舞了民心。如今京城里百姓不拜神佛,只拜东宫的太子和太子妃。
曾经因为圣上昏聩,不爱理政,所以臣子把希望投注到年轻的太子身上。这其实是一种实在没办法了的寄托,可是现在,秦沂却是真正民心所向,万众归心,举国上下都期待着他登基为帝。
因为这场艰难的京城保卫战,满京权贵人家,无论书香门第还是武将世家,都对楚锦瑶评论大好,天天往宫里递牌子。楚锦瑶毕竟还是个孕妇,接见太多人她自己也吃不消,所以今日只叫了楚锦娴和长兴侯府的人进来说话。
长兴侯因为身份特殊,不好跟年轻后辈去战场抢功勋,所以当初皇帝亲征是他没有跟着去,谁能知道反而因祸得福。守卫京城时外城九个门都要有主将,长兴侯是难得残存下来的有领兵经验也有实战经验的武将,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他这种人才实在难得,所以被分到一个次等重要的门,在瓦剌进攻中也顺利守住城门。
最重要的城门是秦沂亲自在守,最艰难的战场也在他那里,秦沂顶住了瓦剌最开始也最激烈的一波进攻,首战告捷,人心大振,之后的几个城门都好守了许多。长兴侯也借着这股劲守住东直门,在保卫战中立了大功。
所以如今京城两家外戚的身份一下子对调,两任皇后的娘家镇北侯府闭门不出,要不是看在太子的颜面上,齐家和过街老鼠也没什么差别了,而太子妃的娘家长兴侯府却在这场战役中立下头功。众人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段时间长兴侯府人人走路都带风,段莹华也兴致勃勃地说着战争期间家里的状态:“……围城那两天,可把家里人吓坏了,不过好在虚惊一场,多难兴邦。如今京城里对太子和太子妃众口交赞,若是之后再顺利迎回陛下,那太子可谓立下旷世奇功……”
段莹华说着,突然察觉到气氛不对,她似有所觉地停下说话,看到楚锦瑶低头哄着路哥儿,似乎没有听到她在说什么。而楚锦娴也坐在一边,微微垂着眼,眼神复杂。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之后若再立了迎救皇帝之功,那秦沂作为一个儿子兼臣子,所作所为实在是尽善尽美,功劳已到极致。
可是,秦沂并不只是臣子,他更是皇太子。所以,宋高宗赵构的难题再一次降临在秦沂和楚锦瑶身上。楚锦瑶当初读史书时,也觉得赵构用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飞回京实在是不识大体,懦弱之至,但是现在,面对瓦剌的议和,朝臣翘首期待的迎皇帝回京,楚锦瑶却突然说不出话来。
作者有话要说:没有洗白赵构和秦桧的意思,岳飞当时手握南宋五分之三的兵力,他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在民间和军中都拥有巨大的声誉,赵构作为一个皇帝,心生警惕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依然觉得,他赐死岳飞,是件很短视的事情。
唉,写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了。我们总是企望救世主和英雄,可是这世上容不下英雄。
写到这里,全文已经进入最后的大高潮,其实我今天正好在写结局,校对这一章的时候有感而发,就写了这些作话。我们只能陪楚锦瑶和秦沂走最后一段路了,大家明天见~
第126章 英雄已死
楚锦娴和段莹华走了之后,楚锦瑶心绪久久都不能平复。
她记得自己硬着头皮读史书时,读到南宋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愤慨。秦沂坐在她身边,似乎在看淮南子,见她读史书都会生气,还笑她幼稚。那时读这一部分的时候,楚锦瑶怎么会想到,有朝一日,她和秦沂也会陷入同样的困境。如果故意拖着不接皇帝回朝,那他们是史书上的坏人,可是如果接皇帝回来……如果接皇帝回来,皇帝容得下他们吗?岳飞誓死精忠报国,他的忠心毋庸赘述,可是赵构信了吗?
楚锦瑶也不知道,成为史书上的坏人,或者成为史书上大赞特赞但是早早就死了的英雄,哪一个更好。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即使成功保住京城,但是在这场战役中死去的百姓,塌陷的城墙,波及的房屋,对刚换过一口气的燕朝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负担。战后医药、木材、抚恤、御寒的衣服都是重中之重,这其中没一样能离得开钱。这种时候如果还指望国库,那就太看得起以昏聩和好美色而着称的皇帝了。
渐渐恢复骨架的朝堂为了钱整日吵来吵去,秦沂能带军打胜仗,但是实在没办法凭空变出粮草和钱来,粮草能从通州各仓调,可是重建京城所需要的银钱,从哪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