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2 / 4)
因为这些顾虑,也急于尽早收回兵力稳定上京,魏国破天荒地在谈判席上作了让步,约定两国仍旧结为盟好,以平州、景州、檀州、儒州一线的长城为国界,前梁赠予魏国的燕蓟十二州归于吴国,现被吴军占领的圣州、怀州等地仍归魏国;延续之前的盟约内容,改在景州等地开设榷场,贸易互通;两国皇帝约为兄弟,后世子孙也按年齿论辈。
宇文循现年三十二岁,兆言只有二十六岁,所以得称宇文循为兄,这点他虽然吃亏,但是对比十二年前先帝和仁怀太子兄弟相称的约定,宇文循已经自降了一辈。
这一条兆言还特意跟颖坤说起:“旧约作废,新约生效,如果从两国交谊算过来,我就跟你是平辈了,不能算姑侄**,最多算叔接嫂,跟你七哥六嫂是一样的。七郎如果反对我们,也就是不想要他的嫂嫂了。”
他这么说是因为颖坤从圣州回来的同时,七郎也从檀州返回了燕州。七郎如今心思细密,对这个觊觎自己妹妹十几年的皇帝也像防狼似的防着,回来后一看颖坤搬到离皇帝寝宫那么近、连个围墙都没有的东配院里居住,再看兆言一副春情荡漾的得意模样,觐见叩首起来时还正好瞧见他偷偷向一旁的颖坤飞了个暧昧的眼色,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七郎气得差点没跳起来一把揪住御案后面的皇帝摁在地上揍一顿,颖坤拼力拉住劝解才没让哥哥以下犯上落个大不敬的罪名。七郎头一次对妹妹发火:“立刻去收拾东西搬回西院来!一步也不许离开我的视线!”
颖坤朝兆言吐吐舌头,乖乖跟在哥哥后头离开行宫。回到西院,七郎仍气愤未平,训斥她道:“你也太糊涂了!就这么没名没分的,你就跟了他了?”
颖坤平静地抬头看向兄长:“七哥觉得,我们能有什么名分呢?”
一句话说得七郎也哑口无言。
这话她当然没有在兆言面前提起过。两人趁着七郎有事外出的时候才能偷偷摸摸见一面,为此皇帝陛下少不得要编排些堂而皇之又不着痕迹的借口把七郎支开。
颖坤听他说“叔嫂”,此时她已经能不动声色地和兆言谈起咸福,也不再正儿八经地称其为“仁怀太子”,笑道:“那好啊,你到咸福墓前去磕个头叫他一声哥哥,我就认了你这个小叔子。”
没想到他居然没生气,还怯怯地说:“我看人家男人娶多房妻妾,后进门的都要叫先进的‘姐姐’。按这个道理推论,我确实应该敬称他‘哥哥’才对。”
颖坤忍俊不禁,他却又凑过来,贼兮兮地蹭她面颊:“不过一般后进门的都比先进门的受宠,一代新人换旧人,是不是?”
她故意叹气道:“那可不一定,女人不像男人,朝秦暮楚喜新厌旧。没听过吗?‘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男子爱后妇,女子重前夫’,‘前夫有情,后夫有义’,都是说的这个。”
这句话终于把佯装大度的皇帝陛下惹毛了,后果就是错过了七郎回来的时间,气得这位他小心翼翼想讨好的未来大舅子暴跳如雷,直接杀到行宫里来拿人,从此把妹妹看管得更严,当真不许他们再私下见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看到一位读者留言“前夫有情后夫有……”,点点点瞬间就想歪了有木有!
一百度居然是后夫有义,讲的是一个女人为了照顾生病瘫痪的丈夫而改嫁,太失望了o(╯□╰)o
☆、第102章
会谈地点选在紧邻燕州的顺州,皇帝虽然没有亲临,但是任何动向都能随时传回燕州行宫,由皇帝决断圣裁。所以这次吴国谈判使臣的腰杆也特别硬,尤其知道鲜卑人比他们更着急,许多条款都作了让步,只用了半个月便洽谈协商完毕。
总体来说,吴人在这次的合约上尽显战胜方的姿态,扬眉吐气,只有一点令众臣诟病。鲜卑人要求仍然延续十年前的银绢二十万两匹的岁纳之资,作为南朝“赎回”燕蓟的代价。二十万两虽然不算多,但是岂有战胜者向战败国输币求和的道理,那也太颜面扫地了。
谁知皇帝听说后,大笔一挥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连个价都没砍,令臣下们腹诽不满。可惜那些能言善辩头头是道的文臣们都在洛阳,燕州都是武将,军务还能各抒己见,政事度支就只能由皇帝乾纲独断了。
鲜卑人吃了败仗还得到大笔财帛,十分满意,之后的对话就很顺利了。战场上刀光剑影,谈判席上唇枪舌剑,但合约一旦签订下来,两国就从敌对变成友盟,要客客气气地来往了。吴帝向魏帝送去登基即位的贺词贺礼,魏帝也遣使回赠,同时提了一个要求。
宇文循是宇文敩年轻时生育的儿子,当时宇文敩妃嫔儿女不多,妻妾之间还算和睦。用宇文循的话来说,他自小体弱多病,多得先皇后和长兄照顾,感铭于心,每忆及蒙冤香消的皇后、英年早逝的兄长,常忍不住泪湿沾襟。宇文徊在位时也曾提议过追赠仁怀太子帝号,被拓跋辛驳回,如今奸恶伏诛沉冤得雪,他再为长兄追上尊号为承天顺圣皇帝,派遣使者到燕州迎接遗骸灵柩,迁回鲜卑故土皇陵入葬。
这封书信当然是首先送到兆言手上,他看完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颖坤,心里琢磨是当成一件公事堂皇地宣她觐见呢,还是私底下去找她问问她的意思。想来想去,觉得第一种也讨不了什么巧,七郎肯定会跟她一起来的,说不定还要埋怨他不够温柔体贴当众揭她的疮疤,还是偷偷去找她好了,万一被七郎撞见也有正当的理由。
皇帝陛下把盟国皇帝的官方文书往怀里一揣,屁颠屁颠地跑去私会心上人,还得小心躲着狼犬似的大舅子。
他走的侧门,经过庖厨老远就闻到一股飘散的药味,鼻子一皱就闻出来那是颖坤先前喝过治风湿的药剂。说起来,每次谈到病情她都顾左右而言他,让人不得不心生疑窦。一会儿吃风湿药,一会儿吃调经药,两种药一起吃难道不要紧?
兆言觉得这是一个表现他温柔体贴的好机会,虽然他平素对她一直都很温柔体贴,但大多是两人私下里耳鬓厮磨时的闺房私话,没法让大舅子知道。关心她的病情就不同了,冠冕堂皇,纯洁正经,一定得当着大舅子的面好好表现。
他就改了主意,带着齐进和两个内侍掉头往庖厨而去。因为皇帝伤后一直服药,煎药在外单有一间,炉灶另起,两名婢女专司其职。
走在厨外,就听一名婢女问:“公主的药是不是煎好了?她搬到西院去住了,得趁热快点送过去。”
另一人慌张道:“哎呀!我好像把公主的两剂药弄反了,怎么办?”
先前那人道:“你怎么如此马虎!公主特意吩咐过,这两剂药千万不能弄错,否则是要出人命的!幸好时辰还早,赶紧倒掉换上新的,重新煎过。” ↑返回顶部↑
宇文循现年三十二岁,兆言只有二十六岁,所以得称宇文循为兄,这点他虽然吃亏,但是对比十二年前先帝和仁怀太子兄弟相称的约定,宇文循已经自降了一辈。
这一条兆言还特意跟颖坤说起:“旧约作废,新约生效,如果从两国交谊算过来,我就跟你是平辈了,不能算姑侄**,最多算叔接嫂,跟你七哥六嫂是一样的。七郎如果反对我们,也就是不想要他的嫂嫂了。”
他这么说是因为颖坤从圣州回来的同时,七郎也从檀州返回了燕州。七郎如今心思细密,对这个觊觎自己妹妹十几年的皇帝也像防狼似的防着,回来后一看颖坤搬到离皇帝寝宫那么近、连个围墙都没有的东配院里居住,再看兆言一副春情荡漾的得意模样,觐见叩首起来时还正好瞧见他偷偷向一旁的颖坤飞了个暧昧的眼色,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七郎气得差点没跳起来一把揪住御案后面的皇帝摁在地上揍一顿,颖坤拼力拉住劝解才没让哥哥以下犯上落个大不敬的罪名。七郎头一次对妹妹发火:“立刻去收拾东西搬回西院来!一步也不许离开我的视线!”
颖坤朝兆言吐吐舌头,乖乖跟在哥哥后头离开行宫。回到西院,七郎仍气愤未平,训斥她道:“你也太糊涂了!就这么没名没分的,你就跟了他了?”
颖坤平静地抬头看向兄长:“七哥觉得,我们能有什么名分呢?”
一句话说得七郎也哑口无言。
这话她当然没有在兆言面前提起过。两人趁着七郎有事外出的时候才能偷偷摸摸见一面,为此皇帝陛下少不得要编排些堂而皇之又不着痕迹的借口把七郎支开。
颖坤听他说“叔嫂”,此时她已经能不动声色地和兆言谈起咸福,也不再正儿八经地称其为“仁怀太子”,笑道:“那好啊,你到咸福墓前去磕个头叫他一声哥哥,我就认了你这个小叔子。”
没想到他居然没生气,还怯怯地说:“我看人家男人娶多房妻妾,后进门的都要叫先进的‘姐姐’。按这个道理推论,我确实应该敬称他‘哥哥’才对。”
颖坤忍俊不禁,他却又凑过来,贼兮兮地蹭她面颊:“不过一般后进门的都比先进门的受宠,一代新人换旧人,是不是?”
她故意叹气道:“那可不一定,女人不像男人,朝秦暮楚喜新厌旧。没听过吗?‘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男子爱后妇,女子重前夫’,‘前夫有情,后夫有义’,都是说的这个。”
这句话终于把佯装大度的皇帝陛下惹毛了,后果就是错过了七郎回来的时间,气得这位他小心翼翼想讨好的未来大舅子暴跳如雷,直接杀到行宫里来拿人,从此把妹妹看管得更严,当真不许他们再私下见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看到一位读者留言“前夫有情后夫有……”,点点点瞬间就想歪了有木有!
一百度居然是后夫有义,讲的是一个女人为了照顾生病瘫痪的丈夫而改嫁,太失望了o(╯□╰)o
☆、第102章
会谈地点选在紧邻燕州的顺州,皇帝虽然没有亲临,但是任何动向都能随时传回燕州行宫,由皇帝决断圣裁。所以这次吴国谈判使臣的腰杆也特别硬,尤其知道鲜卑人比他们更着急,许多条款都作了让步,只用了半个月便洽谈协商完毕。
总体来说,吴人在这次的合约上尽显战胜方的姿态,扬眉吐气,只有一点令众臣诟病。鲜卑人要求仍然延续十年前的银绢二十万两匹的岁纳之资,作为南朝“赎回”燕蓟的代价。二十万两虽然不算多,但是岂有战胜者向战败国输币求和的道理,那也太颜面扫地了。
谁知皇帝听说后,大笔一挥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连个价都没砍,令臣下们腹诽不满。可惜那些能言善辩头头是道的文臣们都在洛阳,燕州都是武将,军务还能各抒己见,政事度支就只能由皇帝乾纲独断了。
鲜卑人吃了败仗还得到大笔财帛,十分满意,之后的对话就很顺利了。战场上刀光剑影,谈判席上唇枪舌剑,但合约一旦签订下来,两国就从敌对变成友盟,要客客气气地来往了。吴帝向魏帝送去登基即位的贺词贺礼,魏帝也遣使回赠,同时提了一个要求。
宇文循是宇文敩年轻时生育的儿子,当时宇文敩妃嫔儿女不多,妻妾之间还算和睦。用宇文循的话来说,他自小体弱多病,多得先皇后和长兄照顾,感铭于心,每忆及蒙冤香消的皇后、英年早逝的兄长,常忍不住泪湿沾襟。宇文徊在位时也曾提议过追赠仁怀太子帝号,被拓跋辛驳回,如今奸恶伏诛沉冤得雪,他再为长兄追上尊号为承天顺圣皇帝,派遣使者到燕州迎接遗骸灵柩,迁回鲜卑故土皇陵入葬。
这封书信当然是首先送到兆言手上,他看完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颖坤,心里琢磨是当成一件公事堂皇地宣她觐见呢,还是私底下去找她问问她的意思。想来想去,觉得第一种也讨不了什么巧,七郎肯定会跟她一起来的,说不定还要埋怨他不够温柔体贴当众揭她的疮疤,还是偷偷去找她好了,万一被七郎撞见也有正当的理由。
皇帝陛下把盟国皇帝的官方文书往怀里一揣,屁颠屁颠地跑去私会心上人,还得小心躲着狼犬似的大舅子。
他走的侧门,经过庖厨老远就闻到一股飘散的药味,鼻子一皱就闻出来那是颖坤先前喝过治风湿的药剂。说起来,每次谈到病情她都顾左右而言他,让人不得不心生疑窦。一会儿吃风湿药,一会儿吃调经药,两种药一起吃难道不要紧?
兆言觉得这是一个表现他温柔体贴的好机会,虽然他平素对她一直都很温柔体贴,但大多是两人私下里耳鬓厮磨时的闺房私话,没法让大舅子知道。关心她的病情就不同了,冠冕堂皇,纯洁正经,一定得当着大舅子的面好好表现。
他就改了主意,带着齐进和两个内侍掉头往庖厨而去。因为皇帝伤后一直服药,煎药在外单有一间,炉灶另起,两名婢女专司其职。
走在厨外,就听一名婢女问:“公主的药是不是煎好了?她搬到西院去住了,得趁热快点送过去。”
另一人慌张道:“哎呀!我好像把公主的两剂药弄反了,怎么办?”
先前那人道:“你怎么如此马虎!公主特意吩咐过,这两剂药千万不能弄错,否则是要出人命的!幸好时辰还早,赶紧倒掉换上新的,重新煎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