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2 / 4)
第二天,苏家与王家两家人在酒楼包厢会面,吴氏与王永风先到,当看见苏锦楼领着一对衣着朴素但打扮的十分干净妥帖的老夫妇过来时,立马猜到这二位应该就是苏锦楼的父母了。
王永风与吴氏赶忙起身相迎,“想来二位便是苏生的父母了?劳烦你们从千里之外的地方赶至府城,我与拙荆实在是心中有愧。”
“哪里,哪里!先生客气了,”苏顺安回应道,“听我家三郎说,他一直聆听先生教导,就连苏环也同在先生家学习,这份恩情我们老俩口铭记在心。”
“大家就别再客气了,”吴氏招呼众人,亲自拉着刘氏的手将其奉为上宾,“老姐姐,我一见到您就倍感亲切,可见我们两家人是天定的姻亲。”
先前苏锦楼已经把王家的背景大致的介绍了一番,也向苏顺安老俩口说明自己与先生的师生关系,刘氏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以前镇上的戏文里有唱过,说是大户人家的主母矜持爱面子,尤其是面对不如自己的人时都喜欢给一个下马威。
来这里的路上,刘氏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管待会儿下马威的威力有多大,她都要忍耐退让,三郎好不容易遇到个合心意的姑娘,可不能再让婚事给告吹了。
可如今看着,怎么总觉得事情的发展有些不一样?下马威呢?眼前这位夫人好生和蔼亲切,还主动拉着自己入座,难不成这年头的下马威就是把人摁凳子上坐着?
吴氏不知刘氏心中的百般纠结,她招呼店小二点了酒席,热情的款待苏顺安老俩口,推杯置盏后,与刘氏的感情迅速升温,二人直接以姐妹相称了。
气氛正浓,吴氏趁机说道,“老姐姐,既然两个孩子互有情意,不如今天就此定下两姓之好,我们王家并非苛责之人,文珺性子向来温和,她绝不会阻止锦楼那孩子纳妾,只是丑话说在前头,若哪一天锦楼当真看中了哪家女子,可与文珺商议纳妾,但绝不能瞒着文珺置办外室,正妻有正妻的尊严与体面,这一点谁都不可逾越。”
“纳妾?外室?”刘氏瞠目结舌,嗓门拔高了八度,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三郎在府城读书的这些日子还起了纳妾的心思?
刘氏陡然朝门外吼道,“苏三!你个小兔崽子给我滚进来。”
苏锦楼一脸迷茫的走了进来,还未出声询问,被刘氏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苏三!你来府城是读书的,不是让你沾染那些个陋习的,我们苏家可不兴纳妾那一套,置办外室更是不可能,你要是敢背着文珺偷偷与别人私会,做那起子对不起文珺的荒唐事,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刘氏偏爱小儿子,但这种偏爱是有底线的,苏家男儿不纳妾,这是准则,如若不是因着这点,原主苏三也不会偷偷瞒着刘氏花天酒地成日去红秀坊找相好的了。
苏锦楼满脑门子问号,什么鬼?什么纳妾外室的?他啥时候对不起王文珺了?
一旁的吴氏同样目瞪口呆,天知道她说这些话只是以退为进,她从来不奢望苏锦楼能守着文珺一个人过日子,男子哪有不偷腥的?只不过,有些话她这个当娘的提前说了,至少能在刘氏这个亲家母面前为文珺夺得一席之地,以后不论苏锦楼身边有再多的莺莺燕燕,都不会影响文珺的正妻之位。
可她没想到,未来亲家母是个实在人,她只不过说了个开头,人家就把苏锦楼叫了进来,上去就是一顿说教,这效果……她很满意。
吴氏低头喝了一口茶水,微笑的观看着刘氏训子。
苏锦楼一头雾水的被叫了进去,无缘无故的被训了一顿,又被刘氏颇为嫌弃的赶了出来,从头至尾他都是逞懵逼状态。
他头昏脑胀的站在包厢门外,双目茫然,瞳孔放大,怔怔的盯着远方,不知从哪儿吹来了一阵微风,苏锦楼陡然清醒了过来。
等等!他啥时候说要纳妾了?啥时候要置办外室了?娘啊,你到底又在瞎想个啥啊?
苏锦楼满脸委屈,就差在脑门子上刻上一个大大的冤字了。
第105章 乡试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王家与苏家的主事人达成共识,过了父母这一关,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六礼是必过的, 按理说亲迎的季节大多选在春天, 州以农立, 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但苏锦楼明年要参加乡试,结婚又不是抬个轿子把人接走就算了事的,中间的程序隆重又繁琐,故而双方决定将婚期定在了金秋十月。
正好明年八月举行秋闱,十月份苏锦楼的成绩也应该出来了, 若是有幸登榜成了举人, 自然是双喜临门,若是不幸落榜, 好歹成婚了也算是一种安慰。
转眼之间,乡试开考在即,期间, 苏锦楼与王文珺的婚事已经走完了前五礼, 只差最后的亲迎了,这一年王文珺芳龄十八, 正值佳期,而苏锦楼已然二十有六, 膝下有一九岁小儿。
乡试是正式步入科举一途的第一关,至于先前的县试府试院试以及三年大比,那都是开胃小菜,是科举前期的准备工作。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其为秋闱。
主持乡试的有主考官两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八月初六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会结束后,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做多余之事。 ↑返回顶部↑
王永风与吴氏赶忙起身相迎,“想来二位便是苏生的父母了?劳烦你们从千里之外的地方赶至府城,我与拙荆实在是心中有愧。”
“哪里,哪里!先生客气了,”苏顺安回应道,“听我家三郎说,他一直聆听先生教导,就连苏环也同在先生家学习,这份恩情我们老俩口铭记在心。”
“大家就别再客气了,”吴氏招呼众人,亲自拉着刘氏的手将其奉为上宾,“老姐姐,我一见到您就倍感亲切,可见我们两家人是天定的姻亲。”
先前苏锦楼已经把王家的背景大致的介绍了一番,也向苏顺安老俩口说明自己与先生的师生关系,刘氏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以前镇上的戏文里有唱过,说是大户人家的主母矜持爱面子,尤其是面对不如自己的人时都喜欢给一个下马威。
来这里的路上,刘氏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管待会儿下马威的威力有多大,她都要忍耐退让,三郎好不容易遇到个合心意的姑娘,可不能再让婚事给告吹了。
可如今看着,怎么总觉得事情的发展有些不一样?下马威呢?眼前这位夫人好生和蔼亲切,还主动拉着自己入座,难不成这年头的下马威就是把人摁凳子上坐着?
吴氏不知刘氏心中的百般纠结,她招呼店小二点了酒席,热情的款待苏顺安老俩口,推杯置盏后,与刘氏的感情迅速升温,二人直接以姐妹相称了。
气氛正浓,吴氏趁机说道,“老姐姐,既然两个孩子互有情意,不如今天就此定下两姓之好,我们王家并非苛责之人,文珺性子向来温和,她绝不会阻止锦楼那孩子纳妾,只是丑话说在前头,若哪一天锦楼当真看中了哪家女子,可与文珺商议纳妾,但绝不能瞒着文珺置办外室,正妻有正妻的尊严与体面,这一点谁都不可逾越。”
“纳妾?外室?”刘氏瞠目结舌,嗓门拔高了八度,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三郎在府城读书的这些日子还起了纳妾的心思?
刘氏陡然朝门外吼道,“苏三!你个小兔崽子给我滚进来。”
苏锦楼一脸迷茫的走了进来,还未出声询问,被刘氏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苏三!你来府城是读书的,不是让你沾染那些个陋习的,我们苏家可不兴纳妾那一套,置办外室更是不可能,你要是敢背着文珺偷偷与别人私会,做那起子对不起文珺的荒唐事,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刘氏偏爱小儿子,但这种偏爱是有底线的,苏家男儿不纳妾,这是准则,如若不是因着这点,原主苏三也不会偷偷瞒着刘氏花天酒地成日去红秀坊找相好的了。
苏锦楼满脑门子问号,什么鬼?什么纳妾外室的?他啥时候对不起王文珺了?
一旁的吴氏同样目瞪口呆,天知道她说这些话只是以退为进,她从来不奢望苏锦楼能守着文珺一个人过日子,男子哪有不偷腥的?只不过,有些话她这个当娘的提前说了,至少能在刘氏这个亲家母面前为文珺夺得一席之地,以后不论苏锦楼身边有再多的莺莺燕燕,都不会影响文珺的正妻之位。
可她没想到,未来亲家母是个实在人,她只不过说了个开头,人家就把苏锦楼叫了进来,上去就是一顿说教,这效果……她很满意。
吴氏低头喝了一口茶水,微笑的观看着刘氏训子。
苏锦楼一头雾水的被叫了进去,无缘无故的被训了一顿,又被刘氏颇为嫌弃的赶了出来,从头至尾他都是逞懵逼状态。
他头昏脑胀的站在包厢门外,双目茫然,瞳孔放大,怔怔的盯着远方,不知从哪儿吹来了一阵微风,苏锦楼陡然清醒了过来。
等等!他啥时候说要纳妾了?啥时候要置办外室了?娘啊,你到底又在瞎想个啥啊?
苏锦楼满脸委屈,就差在脑门子上刻上一个大大的冤字了。
第105章 乡试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王家与苏家的主事人达成共识,过了父母这一关,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六礼是必过的, 按理说亲迎的季节大多选在春天, 州以农立, 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但苏锦楼明年要参加乡试,结婚又不是抬个轿子把人接走就算了事的,中间的程序隆重又繁琐,故而双方决定将婚期定在了金秋十月。
正好明年八月举行秋闱,十月份苏锦楼的成绩也应该出来了, 若是有幸登榜成了举人, 自然是双喜临门,若是不幸落榜, 好歹成婚了也算是一种安慰。
转眼之间,乡试开考在即,期间, 苏锦楼与王文珺的婚事已经走完了前五礼, 只差最后的亲迎了,这一年王文珺芳龄十八, 正值佳期,而苏锦楼已然二十有六, 膝下有一九岁小儿。
乡试是正式步入科举一途的第一关,至于先前的县试府试院试以及三年大比,那都是开胃小菜,是科举前期的准备工作。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其为秋闱。
主持乡试的有主考官两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八月初六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会结束后,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做多余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