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3 / 4)
虽然是一族的兄弟,而且是族里公认的数一数二的有本事的人, 但是从血缘上来数,那个严宝山甚至跟严宽早就出了五服, 只不过这家伙的口才好,是族里公认的本事仅次于严宽之人。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严宽让出了族长之位之后,对远在岭南的严氏一族渐渐失去了掌控力,这才使得严氏一族脱离掌控,一点一点滑落深渊。
严德求在折子里表示,通敌卖国之罪,罪无可恕,他们严家别无怨言,只求皇家能够看在严宽这些在莱州府上兢兢业业从无差错的份儿上,高抬贵手,对他们这一支几个还不满七岁的孩子网开一面。
严德求披麻戴孝,赶在皇家下达捉拿严氏九族的命令之前赶到京师,并且在宫门口把那份折子提交上去。
不得不说,他来得很及时。
实际上,通敌卖国这个罪名绝对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大罪。可是谁让当年太上皇筹备船队的时候,就曾经借了严宽和严家不少人呢?的确,这些人大多不姓严,但是,他们到底是从严家出来的,如果搞株连的话,只怕这些人也要战战兢兢,生怕朝廷日后算账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也是贾琰第一时间提出来的。
其实严家通敌卖国的证据也只比严宽的信件早了半日送达京师而已。贾琰倒还罢了,可是无论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儿子,都想为她出气。
尤其是她的几个儿女,都这样说:“这严家果然能耐!这双屿港那边才把通敌卖国的信件才送来!严宽那头就死了,他儿子立马跑到京师给他送上了遗折!”
虽然走陆路的确比走水路快,严家很有可能是累死了不知道多少好马,这才让严德求在这个时候披麻戴孝地跪在朱雀门外递上了严宽的遗折。但是对于年轻的皇帝来说,这依旧是无法容忍之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最后还是枢密使闻彦修和许嗣升两个联袂来见贾琰和皇帝。
许嗣升这样道:“娘娘,万岁,虽然严氏一族通敌罪无可恕,但是莱州知府严宽却是不知情。更何况当年太上皇组织船队的时候,严宽穿针引线,推荐了不少人。这些人至今还在水师中服役。万岁,若是惩处了严宽遗属,恐怕这些人都无法心安啊。”
之前贾琰已经开过口了,贾琰是皇帝的亲娘,皇帝不好发作,但是许嗣升不过是臣子,皇帝当然不那么忍耐了:“够了!难道大晋还差了这么几个人不成?”
闻彦修连忙道:“启禀万岁,娘娘有心彻底解决岭南和南洋诸藩属国问题。这些船工,也许他们是不起眼,可是他们终究是岭南人,就怕他们惊恐之下,受人蛊惑……万岁,臣以为,区区船工的确算不得什么,但是比起娘娘和万岁的大业,臣怕的是,这些人最后会坏了事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琰点了点头,对皇帝道:“灁儿,就是为了大晋海疆的安定,也必须高抬贵手。毕竟,大晋南疆的安稳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道:“可是母后,这严家靠着母后才有了今天,可是他们却……尤其是那个严氏!竟然在母后面前耀武扬威!”
“好了,她不过是一介深宫妇人,如今也不过是在熬日子而已。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对于贾琰来说,的确如此。虽然严梦茹曾经在她面前张牙舞爪,像极了得意洋洋的小母鸡,可是贾琰从来就没有在乎过。人也许会在乎眼前的蝴蝶,但是谁会在意脚边的蝼蚁?在严梦茹为了自己进宫成为嫔妃一事洋洋得意的时候,贾琰望向她的眼神里面只有怜悯。
一个被尊荣迷了心窍的可怜女人而已。
就跟今天的事情一样,回头肯定有人把严宽之死告诉严梦茹,而严梦茹,受此打击,她还能不能撑下来还是两说。
皇帝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他给了边上的内侍总管一个眼色,然后扬声道:“严宽虽然曾为严氏一族族长,但是他既然出任官职之前就已经把族长之位拱手让人,那么,严氏一族之过,理应由严氏一族现任族长承担。至于严宽,他为商之时是一位儒商,为官之后,也是一位好官。罢了,追赠从二品谏议大夫,赐私邸一座。除了他这一支,严氏其余人等,严惩不贷!”
严宽生前是正四品的知府,因此没有资格获得朝廷赐予的谥号,但是追赠从二品谏议大夫还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以严德求为首的严宽的家眷和通过严宽而被朝廷得用的那些人也能够安心,从而保证南面的平稳过渡。
第298章
贾琰不计较, 是因为她确信严家不会威胁到大晋皇室的统治, 所以, 她自然而然地,就放下了。可是, 即便是皇帝明面上这么说, 可是私底下, 总有人想奉承君王、讨君王的欢心,从而换取自己进入皇帝的视线,然后走上青云路。
所以,虽然内阁的诏令很明确,可是下面的地方官和钦差办事的时候, 可以利用的手段就海了去了。
因为按照国法, 三族限于同宗之久昆弟、己见弟及子昆弟。
按照常理,如果要夷三族,就应该根据当地的户籍文书来确定需要砍头的人是哪些,其余的人, 谁谁谁流放、谁谁谁充军。还有那些女眷,夷三族, 是不会祸及出嫁女的,而在室女,则有可能被投入大狱,甚至会沦为娼j妓。
而这里面, 可以操作的余地很多。而且之前岭南遭遇了倭寇,官府受到冲击, 文书失散了许多。虽然说户部也有身份文书,但是要比岭南的身份文书要滞后很多。这里面就有漏洞可以钻。
负责的官员就故意制造假信息,告诉严家人,严宽已经死了,他的妻儿家眷已经被押入京师等候发落了——反正,严宽死了是真,作为长子,严德求带着严宽这一支的其余亲属进京也是真。
至于是不是问罪,以及追赠官位的消息,反正他们远在岭南,不知道也是有的。
然后,他们通知严家人,官府只收到朝廷的诏令,决定处置严氏一族的现任族长,夷三族。 ↑返回顶部↑
严德求在折子里表示,通敌卖国之罪,罪无可恕,他们严家别无怨言,只求皇家能够看在严宽这些在莱州府上兢兢业业从无差错的份儿上,高抬贵手,对他们这一支几个还不满七岁的孩子网开一面。
严德求披麻戴孝,赶在皇家下达捉拿严氏九族的命令之前赶到京师,并且在宫门口把那份折子提交上去。
不得不说,他来得很及时。
实际上,通敌卖国这个罪名绝对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大罪。可是谁让当年太上皇筹备船队的时候,就曾经借了严宽和严家不少人呢?的确,这些人大多不姓严,但是,他们到底是从严家出来的,如果搞株连的话,只怕这些人也要战战兢兢,生怕朝廷日后算账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也是贾琰第一时间提出来的。
其实严家通敌卖国的证据也只比严宽的信件早了半日送达京师而已。贾琰倒还罢了,可是无论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儿子,都想为她出气。
尤其是她的几个儿女,都这样说:“这严家果然能耐!这双屿港那边才把通敌卖国的信件才送来!严宽那头就死了,他儿子立马跑到京师给他送上了遗折!”
虽然走陆路的确比走水路快,严家很有可能是累死了不知道多少好马,这才让严德求在这个时候披麻戴孝地跪在朱雀门外递上了严宽的遗折。但是对于年轻的皇帝来说,这依旧是无法容忍之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最后还是枢密使闻彦修和许嗣升两个联袂来见贾琰和皇帝。
许嗣升这样道:“娘娘,万岁,虽然严氏一族通敌罪无可恕,但是莱州知府严宽却是不知情。更何况当年太上皇组织船队的时候,严宽穿针引线,推荐了不少人。这些人至今还在水师中服役。万岁,若是惩处了严宽遗属,恐怕这些人都无法心安啊。”
之前贾琰已经开过口了,贾琰是皇帝的亲娘,皇帝不好发作,但是许嗣升不过是臣子,皇帝当然不那么忍耐了:“够了!难道大晋还差了这么几个人不成?”
闻彦修连忙道:“启禀万岁,娘娘有心彻底解决岭南和南洋诸藩属国问题。这些船工,也许他们是不起眼,可是他们终究是岭南人,就怕他们惊恐之下,受人蛊惑……万岁,臣以为,区区船工的确算不得什么,但是比起娘娘和万岁的大业,臣怕的是,这些人最后会坏了事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琰点了点头,对皇帝道:“灁儿,就是为了大晋海疆的安定,也必须高抬贵手。毕竟,大晋南疆的安稳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道:“可是母后,这严家靠着母后才有了今天,可是他们却……尤其是那个严氏!竟然在母后面前耀武扬威!”
“好了,她不过是一介深宫妇人,如今也不过是在熬日子而已。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对于贾琰来说,的确如此。虽然严梦茹曾经在她面前张牙舞爪,像极了得意洋洋的小母鸡,可是贾琰从来就没有在乎过。人也许会在乎眼前的蝴蝶,但是谁会在意脚边的蝼蚁?在严梦茹为了自己进宫成为嫔妃一事洋洋得意的时候,贾琰望向她的眼神里面只有怜悯。
一个被尊荣迷了心窍的可怜女人而已。
就跟今天的事情一样,回头肯定有人把严宽之死告诉严梦茹,而严梦茹,受此打击,她还能不能撑下来还是两说。
皇帝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他给了边上的内侍总管一个眼色,然后扬声道:“严宽虽然曾为严氏一族族长,但是他既然出任官职之前就已经把族长之位拱手让人,那么,严氏一族之过,理应由严氏一族现任族长承担。至于严宽,他为商之时是一位儒商,为官之后,也是一位好官。罢了,追赠从二品谏议大夫,赐私邸一座。除了他这一支,严氏其余人等,严惩不贷!”
严宽生前是正四品的知府,因此没有资格获得朝廷赐予的谥号,但是追赠从二品谏议大夫还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以严德求为首的严宽的家眷和通过严宽而被朝廷得用的那些人也能够安心,从而保证南面的平稳过渡。
第298章
贾琰不计较, 是因为她确信严家不会威胁到大晋皇室的统治, 所以, 她自然而然地,就放下了。可是, 即便是皇帝明面上这么说, 可是私底下, 总有人想奉承君王、讨君王的欢心,从而换取自己进入皇帝的视线,然后走上青云路。
所以,虽然内阁的诏令很明确,可是下面的地方官和钦差办事的时候, 可以利用的手段就海了去了。
因为按照国法, 三族限于同宗之久昆弟、己见弟及子昆弟。
按照常理,如果要夷三族,就应该根据当地的户籍文书来确定需要砍头的人是哪些,其余的人, 谁谁谁流放、谁谁谁充军。还有那些女眷,夷三族, 是不会祸及出嫁女的,而在室女,则有可能被投入大狱,甚至会沦为娼j妓。
而这里面, 可以操作的余地很多。而且之前岭南遭遇了倭寇,官府受到冲击, 文书失散了许多。虽然说户部也有身份文书,但是要比岭南的身份文书要滞后很多。这里面就有漏洞可以钻。
负责的官员就故意制造假信息,告诉严家人,严宽已经死了,他的妻儿家眷已经被押入京师等候发落了——反正,严宽死了是真,作为长子,严德求带着严宽这一支的其余亲属进京也是真。
至于是不是问罪,以及追赠官位的消息,反正他们远在岭南,不知道也是有的。
然后,他们通知严家人,官府只收到朝廷的诏令,决定处置严氏一族的现任族长,夷三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