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2 / 4)
在这个秋天,纳粹德国又遭到了一个沉重的打击,10月13日,意大利正式加入盟军,对德宣战。德国腹背受敌,形势愈发艰难。
11月,警卫旗队师重新奔赴苏联,以挽救德军在东线的颓势。从8月开始,苏军在南线彻底肃清了高加索地区的德军,收复了顿巴斯;在乌克兰,收复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基辅;在中线解放了斯摩棱斯克。一直到11月,德军用血的代价顽强地垒砌了坚固防线。使苏军的攻势逐渐放缓,并转入战略防御。警卫旗队师再次临危受命,以图有所作为。
同样是在11月份,派普由于出色的战绩,被任命为警卫旗队师第一装甲团团长,同时晋升中校。他是武装党卫军中最年轻的团长。鉴于他一贯的英勇表现,他得到了圣诞节假期,被允许回家休息。这令他喜不自胜,天知道他有多想念他的妻子、从未谋面的女儿和儿子。
派普沉浸在能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中,却不知道巨大的危机已经笼罩在了他的家人头上。确切的说,是笼罩在了全柏林的人们头上。
1943年11月23日,英国空军元帅加里斯指挥的英军轰炸航空司令部,和美国的伊克尔将军指挥的美空军第8集团军,派出了402架轰炸机,对柏林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在作战会议上,加里斯曾经放出豪言:只要舍得投入大量轰炸机轰炸柏林,就有可能迫使德国在44年1月前投降。当天昼间,多如蝗虫的美国轰炸机飞临柏林上空,上百吨的炸弹在德国人的高炮火网中如雨点般坠落下去,工厂、商店、政府机关等建筑物在生生爆炸中坍塌了,同时还炸死了1500名柏林人。
轰炸发生的时候,奥利维亚和女儿正在家中。当她听到防空警报的时候,第一时间抱着女儿躲进了地下室。进入43年以来,德国各地接连被盟军轰炸,为了以防万一,奥利维亚在地下室里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在里面呆个十天八天也没问题。埃尔克被轰炸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吓得哇哇大哭,奥利维亚哄了她好久,她才渐渐平息下来。埃尔克喝了点奶,慢慢睡着了。奥利维亚忙完这一切,猛然想起海因里希还在学校。若是他出了意外,她没办法和派普交代。
“我必须要找到他,把他带回来!”这个念头一旦打定,奥利维亚就迅速准备了起来。她敲开了邻居家的大门,将埃尔克托付给了他们。自己不顾邻居的阻拦,出门寻找海因里希去了。
一路上,随处可见被损毁的建筑物和受伤的居民。柏林市的交通已经瘫痪,很多人的家被毁了,只能站在外面无助地张望。一些人帮助迅速赶到的医务人员救援伤者,一些人帮助警察从坍塌的房屋下面寻找生还者。不少房屋被炸药点燃,熊熊燃烧的大火无情地吞噬着里面的一切,男人在叹息,妇人在哭喊,孩子在尖叫,柏林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我们的空军战士呢?为什么不保护我们?”一名妇女边哭边说道。她的家刚刚在轰炸中被毁掉了。
“元首难道不知道会发生这些吗?”一名男子唉声叹气地说道。
“我们还是快找个地下掩体吧?万一那帮美国佬儿再回来可怎么办?”有人提出了建议。
“上帝啊!我的苏茜!”一位妇人尖叫起来,她看到她女儿的尸体被人从倒塌的房屋中抬了出来。她扑上去,伏在尸体上哀嚎着。死去的女孩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众人脸上皆浮现出了不忍的表情。
火速赶到的柏林驻军开始组织柏林市民有秩序地进入地下掩体隐蔽,一些人惦记着自己的物什,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房子,也被士兵们客气而不容拒绝地带走了。
奥利维亚在这样的情境下,亦步亦趋艰难地向海因里希的学校走去。千万不能有事,千万不能有事。她在心中不断地祈祷着。此时,她已经顾不上思考是否还会有第二波轰炸,她只想着能尽快见到海因里希,把他带回家。潜意识中,奥利维亚一直认为,只有家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位女士,请到地下掩体躲避一下。现在危险还未解除。”一名士兵发现了奥利维亚,对她进行了警告。并好心地想要带她离开街面。
“谢谢您,可是我要去找……我的孩子。”奥利维亚说道。
“您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那位士兵坚持道。
“我必须要找到他,否则我不能安心。”奥利维亚坚持道。她又怎能不知这时候在大街上乱晃的危险性,但她必须要确定海因里希是安全的。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一名身材清瘦,面容和善的上尉军官走了过来,询问这里的情况。
“长官!”士兵向来者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如实汇报道,“我正准备送这位女士去掩体躲避,但她坚持要找自己的孩子。”
“先生,我非常感谢您的好意。但是请原谅我,但我必须要找到我的孩子,并把他带回家。”奥利维亚恳求道。
那名上尉仔细地端详了奥利维亚一阵,突然间眼睛一亮。“您是……派普夫人?”
“您是?”奥利维亚疑惑地问道,她根本不认识面前的人。
“我叫海因茨·冯·威斯特哈根。是约阿希姆派普中校的部下。”
chapter 196 轰炸柏林(下)
海因茨·冯·威斯特哈根和派普的友谊要追溯到1940年,法国战役时,两人同属警卫旗队师,虽然分属不同的排,但在协同作战时,由于理念与风格的近似,彼此给对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派普进入东线战场后,威斯特哈根与他有了更多的接触。派普的三营在东线经常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而威斯特哈根所在的突击炮连也经常是部队的先锋,两人经常有合作的机会。当派普成为第一装甲团团长时,重坦克营营长威斯特哈根成为了派普的部下,同时也成为了他的心腹和好友。
威斯特哈根从未见过派普的家人,他只从照片上见过奥利维亚。他有个长处就是记忆力非常好,这是他的幸事,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他可以准确的记住敌人的一切信息,在他们的软肋处给其致命的打击。不幸的是记忆力好的人烦恼总是比别人多,一些该忘记的过往却清晰地印在脑海,成为人生挥之不去的梦魇。正是凭着过人的记忆力,威斯特哈根虽然只见过奥利维亚的照片,却仍然认出了本人。派普在提起妻子的时候,眼神中总是流露出无限地柔情,这让他对奥利维亚的印象更加深了几分。
“我在派普中校那里见过您的照片。他很爱您,您的照片从不离身。”威斯特哈根对奥利维亚说道。
“真,真的啊,呵呵……”奥利维亚有些不好意思。她也听派普说起过威斯特哈根,并对他的为人赞赏有加。“我也听约亨提起过您,他非常欣赏您。”
“您这是要去哪里?现在整个柏林市都很危险,最好呆在防空洞里。”威斯特哈根笑着说道。 ↑返回顶部↑
11月,警卫旗队师重新奔赴苏联,以挽救德军在东线的颓势。从8月开始,苏军在南线彻底肃清了高加索地区的德军,收复了顿巴斯;在乌克兰,收复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基辅;在中线解放了斯摩棱斯克。一直到11月,德军用血的代价顽强地垒砌了坚固防线。使苏军的攻势逐渐放缓,并转入战略防御。警卫旗队师再次临危受命,以图有所作为。
同样是在11月份,派普由于出色的战绩,被任命为警卫旗队师第一装甲团团长,同时晋升中校。他是武装党卫军中最年轻的团长。鉴于他一贯的英勇表现,他得到了圣诞节假期,被允许回家休息。这令他喜不自胜,天知道他有多想念他的妻子、从未谋面的女儿和儿子。
派普沉浸在能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中,却不知道巨大的危机已经笼罩在了他的家人头上。确切的说,是笼罩在了全柏林的人们头上。
1943年11月23日,英国空军元帅加里斯指挥的英军轰炸航空司令部,和美国的伊克尔将军指挥的美空军第8集团军,派出了402架轰炸机,对柏林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在作战会议上,加里斯曾经放出豪言:只要舍得投入大量轰炸机轰炸柏林,就有可能迫使德国在44年1月前投降。当天昼间,多如蝗虫的美国轰炸机飞临柏林上空,上百吨的炸弹在德国人的高炮火网中如雨点般坠落下去,工厂、商店、政府机关等建筑物在生生爆炸中坍塌了,同时还炸死了1500名柏林人。
轰炸发生的时候,奥利维亚和女儿正在家中。当她听到防空警报的时候,第一时间抱着女儿躲进了地下室。进入43年以来,德国各地接连被盟军轰炸,为了以防万一,奥利维亚在地下室里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在里面呆个十天八天也没问题。埃尔克被轰炸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吓得哇哇大哭,奥利维亚哄了她好久,她才渐渐平息下来。埃尔克喝了点奶,慢慢睡着了。奥利维亚忙完这一切,猛然想起海因里希还在学校。若是他出了意外,她没办法和派普交代。
“我必须要找到他,把他带回来!”这个念头一旦打定,奥利维亚就迅速准备了起来。她敲开了邻居家的大门,将埃尔克托付给了他们。自己不顾邻居的阻拦,出门寻找海因里希去了。
一路上,随处可见被损毁的建筑物和受伤的居民。柏林市的交通已经瘫痪,很多人的家被毁了,只能站在外面无助地张望。一些人帮助迅速赶到的医务人员救援伤者,一些人帮助警察从坍塌的房屋下面寻找生还者。不少房屋被炸药点燃,熊熊燃烧的大火无情地吞噬着里面的一切,男人在叹息,妇人在哭喊,孩子在尖叫,柏林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我们的空军战士呢?为什么不保护我们?”一名妇女边哭边说道。她的家刚刚在轰炸中被毁掉了。
“元首难道不知道会发生这些吗?”一名男子唉声叹气地说道。
“我们还是快找个地下掩体吧?万一那帮美国佬儿再回来可怎么办?”有人提出了建议。
“上帝啊!我的苏茜!”一位妇人尖叫起来,她看到她女儿的尸体被人从倒塌的房屋中抬了出来。她扑上去,伏在尸体上哀嚎着。死去的女孩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众人脸上皆浮现出了不忍的表情。
火速赶到的柏林驻军开始组织柏林市民有秩序地进入地下掩体隐蔽,一些人惦记着自己的物什,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房子,也被士兵们客气而不容拒绝地带走了。
奥利维亚在这样的情境下,亦步亦趋艰难地向海因里希的学校走去。千万不能有事,千万不能有事。她在心中不断地祈祷着。此时,她已经顾不上思考是否还会有第二波轰炸,她只想着能尽快见到海因里希,把他带回家。潜意识中,奥利维亚一直认为,只有家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位女士,请到地下掩体躲避一下。现在危险还未解除。”一名士兵发现了奥利维亚,对她进行了警告。并好心地想要带她离开街面。
“谢谢您,可是我要去找……我的孩子。”奥利维亚说道。
“您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那位士兵坚持道。
“我必须要找到他,否则我不能安心。”奥利维亚坚持道。她又怎能不知这时候在大街上乱晃的危险性,但她必须要确定海因里希是安全的。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一名身材清瘦,面容和善的上尉军官走了过来,询问这里的情况。
“长官!”士兵向来者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如实汇报道,“我正准备送这位女士去掩体躲避,但她坚持要找自己的孩子。”
“先生,我非常感谢您的好意。但是请原谅我,但我必须要找到我的孩子,并把他带回家。”奥利维亚恳求道。
那名上尉仔细地端详了奥利维亚一阵,突然间眼睛一亮。“您是……派普夫人?”
“您是?”奥利维亚疑惑地问道,她根本不认识面前的人。
“我叫海因茨·冯·威斯特哈根。是约阿希姆派普中校的部下。”
chapter 196 轰炸柏林(下)
海因茨·冯·威斯特哈根和派普的友谊要追溯到1940年,法国战役时,两人同属警卫旗队师,虽然分属不同的排,但在协同作战时,由于理念与风格的近似,彼此给对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派普进入东线战场后,威斯特哈根与他有了更多的接触。派普的三营在东线经常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而威斯特哈根所在的突击炮连也经常是部队的先锋,两人经常有合作的机会。当派普成为第一装甲团团长时,重坦克营营长威斯特哈根成为了派普的部下,同时也成为了他的心腹和好友。
威斯特哈根从未见过派普的家人,他只从照片上见过奥利维亚。他有个长处就是记忆力非常好,这是他的幸事,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他可以准确的记住敌人的一切信息,在他们的软肋处给其致命的打击。不幸的是记忆力好的人烦恼总是比别人多,一些该忘记的过往却清晰地印在脑海,成为人生挥之不去的梦魇。正是凭着过人的记忆力,威斯特哈根虽然只见过奥利维亚的照片,却仍然认出了本人。派普在提起妻子的时候,眼神中总是流露出无限地柔情,这让他对奥利维亚的印象更加深了几分。
“我在派普中校那里见过您的照片。他很爱您,您的照片从不离身。”威斯特哈根对奥利维亚说道。
“真,真的啊,呵呵……”奥利维亚有些不好意思。她也听派普说起过威斯特哈根,并对他的为人赞赏有加。“我也听约亨提起过您,他非常欣赏您。”
“您这是要去哪里?现在整个柏林市都很危险,最好呆在防空洞里。”威斯特哈根笑着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