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节(1 / 4)
苏锦笑道:“臣猜一猜如何?皇上是想让我多多历练,各衙门的事务都要懂,恶补一下以前的不学无术是么?”
赵祯哈哈大笑道:“什么不学无术,你把自己看的也忒低了些,只不过政务军务财物都要学习,而且不仅是公务上,上下协调,人际处事,礼仪规制都需要你学,你自己的毛病你知道,但一旦身为宰辅之臣,便需要为百官表率,一言一行都牵动人心;你瞧瞧吕相晏相,哪一个不是老成持重,言谈举止皆练达沉稳,那便是你学习的榜样了。”
苏锦一笑道:“臣明白了,多谢皇上提点,我身上的毛病确实不少。”
赵祯道:“人无完人,就算是朕,也是有缺点的。”
苏锦不能在这话题上接口,端茶缀饮。
“但朕身负社稷之重,不能如你那般畅所欲言决断分明,朕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千万大宋百姓的喜怒,所以朕不得不慎重,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朕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但朕的苦衷有谁能知。”赵祯吁了口气,神色有些黯淡。
苏锦道:“了解,皇上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以前臣有些急躁,没有领悟到皇上的苦衷,言语中也有很多激愤之词,皇上都容忍了过去,这让臣极为感激。”
赵祯笑道:“你能这么说朕很欣慰,这说明你已经渐趋老成,看来成人之后就是不同,颌上有须,办事仔细,古谚诚不我欺。”
苏锦呵呵而笑,刻意修好和赵祯的关系也许是自己迈向性格成熟的标致吧,以前自己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特别是在和赵祯发生数次争执,嫌隙越来越大的情形下,自己更不可能主动示好了;当然赵祯的话也只能信三成,但苏锦宁愿相信赵祯是真心实意的,难得糊涂也许正是成熟的表现。
“上元之夜,你带全家老少进宫赏灯吧,太后和皇后都想见见你的妻妾儿女,朕也很久没跟人一起在上元夜赏灯了,因为一直没那个心情。今年好不容易心情好了些,自然想放松放松,不过今日在殿上你的一席话又让朕颇为焦虑,朕在想,今年或许又没有心情赏灯了。”
“皇上,您是说对辽用兵拉拢夏人之事?”
“是啊,告诉我,对辽用兵的胜算有几成?”
苏锦想了想道:“不足一半,可能会输。”
“那你还建议对辽人用兵?”赵祯睁大眼睛道。
苏锦道:“当然,宋辽早晚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当然若想胜算加大,须得在军力国力上完全的碾压,以少胜多的事只能偶遇不能强求,一般而言,强者获胜乃是天经地义。”
赵祯皱眉道:“完全的碾压如何能做到,大宋国力有所恢复,但辽人经营日久,不像我大宋经历过数年的对夏战争,天灾也时有发生,消耗的太厉害,若非这次让他们损失了二十多万人马,谁强谁弱还真是难以判定呢。”
苏锦微笑道:“皇上说的对,故而要想打赢和辽人之战,咱们首先需要的是加快增强实力,这么慢慢腾腾的发展下去,咱们在发展,辽人也在恢复,超过三五年时间,辽人便更加的难以对付了。”
赵祯叹道:“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苏锦道:“皇上休怪我旧事重提,本来新政是一次契机,但很可惜操之过急以失败告终,若能徐徐图之,现在必然形势大不相同。”
赵祯脸色微变,看着苏锦道:“朕不能为了新政而放弃更为重要的东西,这一点你无需再辩。”
苏锦道:“臣不是为此事辩解,臣的意思是,若想快速发展,还是需要非常之举。”
“你是说重开新政?”赵祯诧异了。
苏锦摇头道:“好马不吃回头草,新政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又何必再次提及。”
“那你可有什么好办法么?”
苏锦想了想道:“皇上该抽空去西北四路巡游一次,看看臣在西北的成果如何,与臣随行的是西北四路总仓司李重大人,他哪里有一些具体的数字,皇上若可召见他听他面呈,便会知道西北四路如今的大致情形了。”
赵祯道:“朕知道西北四路的情形,三司做过统计,西北四路与庆历二年相较,百姓从十二万户增加到十九万户,增加了人口五十万;耕地从二十万顷增加到五十万顷,确实是飞速发展,这才过了五年时间呢,朕时常说苏爱卿是多面手,无论军政财都是一把好手。”
苏锦笑道:“皇上谬赞,但皇上还没说出最令我自豪的地方,那便是西北四路的商业,十九万户百姓,近四万户已经脱离土地经商,这样便能让其他百姓有大量的土地可种,户均三十亩,且大多为水田;秦州左近的田地开凿渠沟引陇水灌溉,已成塞北江南之像,放在以前,说西北出产大量稻米,谁能相信?从商者获利更丰,明珠城秦州延州等地已经成为巨大的商货集散之地,放在以前,说西北为商家必争之地,谁能信?西北四路的税收早已自给自足有余,这一回援夏抗辽,部分军需都是臣从西北四路的财税中支出,到了明年,西北四路将向朝廷供应更多的税款,这便是变革带来的成效啊。”
赵祯兴奋的道:“竟有如此奇效?你用了什么办法?”
苏锦道:“臣摸索了一套方法,在西北的试行也很成功,臣打算求的皇上恩准,让臣将之在全国推广,臣敢说,两年之内,大宋必有新貌,到那时可与辽人一战。”
赵祯道:“你跟朕详细说说。” ↑返回顶部↑
赵祯哈哈大笑道:“什么不学无术,你把自己看的也忒低了些,只不过政务军务财物都要学习,而且不仅是公务上,上下协调,人际处事,礼仪规制都需要你学,你自己的毛病你知道,但一旦身为宰辅之臣,便需要为百官表率,一言一行都牵动人心;你瞧瞧吕相晏相,哪一个不是老成持重,言谈举止皆练达沉稳,那便是你学习的榜样了。”
苏锦一笑道:“臣明白了,多谢皇上提点,我身上的毛病确实不少。”
赵祯道:“人无完人,就算是朕,也是有缺点的。”
苏锦不能在这话题上接口,端茶缀饮。
“但朕身负社稷之重,不能如你那般畅所欲言决断分明,朕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千万大宋百姓的喜怒,所以朕不得不慎重,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朕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但朕的苦衷有谁能知。”赵祯吁了口气,神色有些黯淡。
苏锦道:“了解,皇上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以前臣有些急躁,没有领悟到皇上的苦衷,言语中也有很多激愤之词,皇上都容忍了过去,这让臣极为感激。”
赵祯笑道:“你能这么说朕很欣慰,这说明你已经渐趋老成,看来成人之后就是不同,颌上有须,办事仔细,古谚诚不我欺。”
苏锦呵呵而笑,刻意修好和赵祯的关系也许是自己迈向性格成熟的标致吧,以前自己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特别是在和赵祯发生数次争执,嫌隙越来越大的情形下,自己更不可能主动示好了;当然赵祯的话也只能信三成,但苏锦宁愿相信赵祯是真心实意的,难得糊涂也许正是成熟的表现。
“上元之夜,你带全家老少进宫赏灯吧,太后和皇后都想见见你的妻妾儿女,朕也很久没跟人一起在上元夜赏灯了,因为一直没那个心情。今年好不容易心情好了些,自然想放松放松,不过今日在殿上你的一席话又让朕颇为焦虑,朕在想,今年或许又没有心情赏灯了。”
“皇上,您是说对辽用兵拉拢夏人之事?”
“是啊,告诉我,对辽用兵的胜算有几成?”
苏锦想了想道:“不足一半,可能会输。”
“那你还建议对辽人用兵?”赵祯睁大眼睛道。
苏锦道:“当然,宋辽早晚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当然若想胜算加大,须得在军力国力上完全的碾压,以少胜多的事只能偶遇不能强求,一般而言,强者获胜乃是天经地义。”
赵祯皱眉道:“完全的碾压如何能做到,大宋国力有所恢复,但辽人经营日久,不像我大宋经历过数年的对夏战争,天灾也时有发生,消耗的太厉害,若非这次让他们损失了二十多万人马,谁强谁弱还真是难以判定呢。”
苏锦微笑道:“皇上说的对,故而要想打赢和辽人之战,咱们首先需要的是加快增强实力,这么慢慢腾腾的发展下去,咱们在发展,辽人也在恢复,超过三五年时间,辽人便更加的难以对付了。”
赵祯叹道:“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苏锦道:“皇上休怪我旧事重提,本来新政是一次契机,但很可惜操之过急以失败告终,若能徐徐图之,现在必然形势大不相同。”
赵祯脸色微变,看着苏锦道:“朕不能为了新政而放弃更为重要的东西,这一点你无需再辩。”
苏锦道:“臣不是为此事辩解,臣的意思是,若想快速发展,还是需要非常之举。”
“你是说重开新政?”赵祯诧异了。
苏锦摇头道:“好马不吃回头草,新政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又何必再次提及。”
“那你可有什么好办法么?”
苏锦想了想道:“皇上该抽空去西北四路巡游一次,看看臣在西北的成果如何,与臣随行的是西北四路总仓司李重大人,他哪里有一些具体的数字,皇上若可召见他听他面呈,便会知道西北四路如今的大致情形了。”
赵祯道:“朕知道西北四路的情形,三司做过统计,西北四路与庆历二年相较,百姓从十二万户增加到十九万户,增加了人口五十万;耕地从二十万顷增加到五十万顷,确实是飞速发展,这才过了五年时间呢,朕时常说苏爱卿是多面手,无论军政财都是一把好手。”
苏锦笑道:“皇上谬赞,但皇上还没说出最令我自豪的地方,那便是西北四路的商业,十九万户百姓,近四万户已经脱离土地经商,这样便能让其他百姓有大量的土地可种,户均三十亩,且大多为水田;秦州左近的田地开凿渠沟引陇水灌溉,已成塞北江南之像,放在以前,说西北出产大量稻米,谁能相信?从商者获利更丰,明珠城秦州延州等地已经成为巨大的商货集散之地,放在以前,说西北为商家必争之地,谁能信?西北四路的税收早已自给自足有余,这一回援夏抗辽,部分军需都是臣从西北四路的财税中支出,到了明年,西北四路将向朝廷供应更多的税款,这便是变革带来的成效啊。”
赵祯兴奋的道:“竟有如此奇效?你用了什么办法?”
苏锦道:“臣摸索了一套方法,在西北的试行也很成功,臣打算求的皇上恩准,让臣将之在全国推广,臣敢说,两年之内,大宋必有新貌,到那时可与辽人一战。”
赵祯道:“你跟朕详细说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