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节(2 / 4)
耶律宗真皱眉苦思,按理来说,宋人在会州和宥州展开了猛攻,夏人主力该被牵制才是,从哪冒出来这么多的夏国军队来?难道以前的情报有误?夏国实际上并非如情报所示的那般衰弱?要是那样的话,夏军完全有可能在两面分头抵挡进攻,相比较而言,如果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北方的地形更善于骑兵的发挥,也即是说夏人跟自己的骑兵打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相反南方宋人善于利用器械攻城,两相比较倒不是宋人在替辽大辽牵制夏国主力,倒是己方在替宋人做嫁衣裳了;如果宋人先于大辽取得兴庆府,那这场仗还打的有什么意义?
“皇上,几位大人说的颇有道理,原本的策略便是攻敌之空虚,有宋人为牵制,教夏国主力不得来援,以快速南进攻占敌都兴庆府,现在看来,即便没有更多的夏军驻扎,光是已经出现的这十五万大军便已经很是棘手了,看来战略须得重新商榷,不可冒进啊。”张俭开口道。
耶律宗真沉默不语,有些难以下决定。
忽然帐外一个傲慢而响亮的声音响了起来,伴随着咚咚的脚步声,一个身材高大全身亮银盔甲披着火红披风的身影大踏步走来,语意中满是不屑:“笑话,区区一败,你们便被吓破胆了么?”
众人不用看,光是听声音便知道是谁到了,此人正是皇太弟耶律重元,此番率七万大军作为侧翼跟在前锋军左侧南进大军的主帅。
“孛吉只,你怎么来了?朕不是要你原地驻守么?前军一败,如今你的七万大军便成了最为突前之军,如何不在军中坚守?”
“皇兄,臣弟不能不来,臣弟便能猜得到会有一帮畏死之徒劝阻皇兄继续攻击,萧惠自大被夏人钻了空子,但仅此一败便吓破胆子要退兵了,这还是我大辽的作风么?五万多勇士便这么白白的送死了不成?如果此时退兵,日后我们还如何跟夏国相处?此事将成为我大辽的耻辱,永远烙在我大辽军民的脸上,所以非但不能退兵,相反还要更狠的打击夏人,要找回这个脸面来。”耶律重元挥舞着手臂慷慨激昂。
众臣知道这耶律重元不好惹,朝廷上下无论南北两院的契丹官员还是汉官见到这位皇太弟都躲着走,因为不仅是此人骄横跋扈,更重要的是皇上对他极为爱护,犯了错也从不责罚他,当然这其中的缘故大家都知道。
当今圣上耶律宗真是先帝辽圣宗的长子,但却不是圣宗皇后萧菩萨哥的亲生之子,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宫女,地位颇为低贱,皇后无所出,于是便将耶律宗真过继给皇后抚养;但圣宗殡天之后,其亲生之母萧耨斤摄政,但她因耶律宗真不愿按照她的意见杀了养母萧菩萨哥心生恨意,竟然密谋要立自己的小儿子耶律重元为皇帝,而要废了耶律宗真的皇位。
这位耶律重元当年才十二岁,也许是被耶律宗真这位兄长平日给的小恩小惠迷惑了脑子,他将此事竟然告知了兄长耶律宗真,辽兴宗当然大怒,立刻废生母萧耨斤至庆陵守陵,为了表示感激,兴宗当即封重元为皇太弟。并在一次酒醉时答应死後传位给他,对他也极为的恩宠。
耶律重元成人之后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当日的决定,但他有皇太弟的身份,便俨然以未来皇位的继承者自居,行事说话也颇为出格,但皇上却从来没怪罪过他。
此刻皇太弟的一番责骂之后,众臣自然无人愿意开口招惹他,只大眼瞪小眼等待皇上发话。
张俭拱手道:“额……殿下,话不能那么说,两国交战的胜负干系国体社稷安危,乃是天大之事,岂能因面子的大小而轻易的舍弃根本。小不忍则乱大谋,若夏人主力真的在北方,我大军轻易冒进,一旦战败精锐尽失,岂不给了夏人乘势而进的机会么?到时候我们便处于被动了。六万大军虽死伤的有些不明不白,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时的退兵也许会带来更大的好处。”
“张太师,尚父大人,您老了,您的胆色已经被磨砺的丝毫不剩了,什么‘小不忍则乱大谋’‘塞翁失马’什么的本殿下一概不懂,汉人那些唧唧歪歪的大道理到我这里全然行不通,概括起来无非是被人打了一巴掌之后捂着脸像只可怜的小羊羔一样缩回去罢了,我大辽契丹人岂能容得下这般耻辱?退兵之后有什么好处?除了屈辱我看不出什么好处。”
张俭老脸涨红,胡子吹得飞起道:“殿下,退兵之后,夏国北方压力减轻,而南方宋人攻击正急,夏人必会调兵南下救援,到那时再进兵突进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一进一退之间乃是运筹帷幄之道,硬拼岂是上策。”
耶律重元哈哈大笑,指着张俭对周围众人道:“你们听听,张老大人这是在大谈兵法了,还一进一退运筹帷幄,脸都被人打肿了,还谈什么运筹帷幄?叫我说,这次完全是夏人的运气遇到了萧惠,若是遇到本殿下,便是再加上十五万,我麾下之兵也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群臣咂舌,有人暗中嘀咕道:“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耶律重元的耳朵很灵,立刻指着群臣喝道:“谁说的?有本事当面说出来!”
张俭等一干老臣摇头咂嘴不已,耶律宗真也看不下去了,低低喝道:“孛吉只,收敛些,在座都是大辽重臣,不得放肆无礼。”
耶律宗真发话,耶律重元倒也不敢顶撞,只道:“请皇兄下令,以臣弟为先锋,臣弟定替您踏平夏国北地,直捣兴庆府!我大军尚有十七万,怕他何来?夏国军队连饭都吃不饱,一帮乌合之众如何抵挡?帐外那十万只耳朵正是赤裸裸的羞辱,如果这都能忍的话,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将士,如何面对先皇及列祖列宗?”
第九二三章驱狼吞虎(十一)
耶律重元拿先皇和祖宗说话,将耶律宗真逼入绝地,身为皇帝,他当然不能让人说闲话,说自己畏敌倒也罢了,若是说对不住先皇对不住祖宗,那便是关乎自己胜任与否的问题了。
“也罢,皇太弟之言也有道理,朕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目标依旧是夏都兴庆府,但因形势有变,故而需要谨慎行事;即日起,耶律重元所率之左路南下之军即刻向中军靠拢,集中优势兵力形成重拳,让夏军无迎击骚扰之望;其次,北院枢密使萧惠即刻归国调集援军十万随后跟进,目前看来,夏军并非弱不禁风,兵力要保持绝对优势;另外请尚父张俭即刻派人调查夏军突然增多的原因,若是前番探报失职,需严惩当事之人;又或者……又或者别有隐情,总之朕要个明明白白的结果,而且要明明白白的知道,从此地到兴庆府途中到底会有多少夏军阻击。”
耶律宗真命令一下,众人即刻行动,耶律重元还想争辩希望皇上能让他率本部作为先锋部队迅速推进,但被耶律宗真言辞拒绝;耶律宗真退帐后群臣也一哄而散,剩下个耶律重元孤零零的站在大帐中大叫:都是胆小鬼。
数日间,大辽军营中派出了数百斥候小队,深入渗透至夏国腹地,最远的甚是抵达夏国中部数百里远,这些小队乔装成普通的牧民,有的虽然被识破抓获,但有的却成功的探听到了消息。
在通往北方的两条官道左近的党项牧民,无意间透露了十几天前驻扎在南方诸城的夏国大军沿途北上的消息,斥候们如获至宝,赶紧赶回辽军驻扎在贺兰山下的大营禀报。精于分析的臣子们立刻便根据这些消息得出了惊人的推断。
首先,很显然在大辽三路铁骑尚未进入夏国境内之时,夏人便做了针对性的部署,很明显是行动泄密;对夏国用兵的消息是及其秘密的行动,便是在开动之前,朝中大臣知道的也只是寥寥,夏人能提前得知不得不说令人疑惑。
有可能是朝中有内奸,且身处中枢,了解事情的始末;这个猜测让耶律宗真寒毛倒竖,不过很快他便排除了这种可能,知道此事的都是几位朝中老臣,纵观他们的过往,没有一样是跟夏人扯得上关系的,相反还都是些夏国最痛恨的死敌,在对夏事务上也出过很多让夏国咬牙切齿的狠招;更重要的是,在过往与夏国的交道中,从未有消息败露之事,所以这一点当可排除。
那么便有可能是国内的有夏国的耳目和细作,不排除在军队集结之时,身在辽国的夏国细作通过军队的大规模集结猜到了辽人的军事意图,从而像夏国发出警告,让夏人有了应对。
不过这一点有点牵强,即便是夏国细作可以通过军队的集结猜出意图,夏国也不会这么毅然的调动十几万大军来配合这次猜测,成本未免太大了些;万一判断失误,岂不是劳师动众徒费财力物力?对于夏国目前什么都缺的状况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返回顶部↑
“皇上,几位大人说的颇有道理,原本的策略便是攻敌之空虚,有宋人为牵制,教夏国主力不得来援,以快速南进攻占敌都兴庆府,现在看来,即便没有更多的夏军驻扎,光是已经出现的这十五万大军便已经很是棘手了,看来战略须得重新商榷,不可冒进啊。”张俭开口道。
耶律宗真沉默不语,有些难以下决定。
忽然帐外一个傲慢而响亮的声音响了起来,伴随着咚咚的脚步声,一个身材高大全身亮银盔甲披着火红披风的身影大踏步走来,语意中满是不屑:“笑话,区区一败,你们便被吓破胆了么?”
众人不用看,光是听声音便知道是谁到了,此人正是皇太弟耶律重元,此番率七万大军作为侧翼跟在前锋军左侧南进大军的主帅。
“孛吉只,你怎么来了?朕不是要你原地驻守么?前军一败,如今你的七万大军便成了最为突前之军,如何不在军中坚守?”
“皇兄,臣弟不能不来,臣弟便能猜得到会有一帮畏死之徒劝阻皇兄继续攻击,萧惠自大被夏人钻了空子,但仅此一败便吓破胆子要退兵了,这还是我大辽的作风么?五万多勇士便这么白白的送死了不成?如果此时退兵,日后我们还如何跟夏国相处?此事将成为我大辽的耻辱,永远烙在我大辽军民的脸上,所以非但不能退兵,相反还要更狠的打击夏人,要找回这个脸面来。”耶律重元挥舞着手臂慷慨激昂。
众臣知道这耶律重元不好惹,朝廷上下无论南北两院的契丹官员还是汉官见到这位皇太弟都躲着走,因为不仅是此人骄横跋扈,更重要的是皇上对他极为爱护,犯了错也从不责罚他,当然这其中的缘故大家都知道。
当今圣上耶律宗真是先帝辽圣宗的长子,但却不是圣宗皇后萧菩萨哥的亲生之子,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宫女,地位颇为低贱,皇后无所出,于是便将耶律宗真过继给皇后抚养;但圣宗殡天之后,其亲生之母萧耨斤摄政,但她因耶律宗真不愿按照她的意见杀了养母萧菩萨哥心生恨意,竟然密谋要立自己的小儿子耶律重元为皇帝,而要废了耶律宗真的皇位。
这位耶律重元当年才十二岁,也许是被耶律宗真这位兄长平日给的小恩小惠迷惑了脑子,他将此事竟然告知了兄长耶律宗真,辽兴宗当然大怒,立刻废生母萧耨斤至庆陵守陵,为了表示感激,兴宗当即封重元为皇太弟。并在一次酒醉时答应死後传位给他,对他也极为的恩宠。
耶律重元成人之后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当日的决定,但他有皇太弟的身份,便俨然以未来皇位的继承者自居,行事说话也颇为出格,但皇上却从来没怪罪过他。
此刻皇太弟的一番责骂之后,众臣自然无人愿意开口招惹他,只大眼瞪小眼等待皇上发话。
张俭拱手道:“额……殿下,话不能那么说,两国交战的胜负干系国体社稷安危,乃是天大之事,岂能因面子的大小而轻易的舍弃根本。小不忍则乱大谋,若夏人主力真的在北方,我大军轻易冒进,一旦战败精锐尽失,岂不给了夏人乘势而进的机会么?到时候我们便处于被动了。六万大军虽死伤的有些不明不白,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时的退兵也许会带来更大的好处。”
“张太师,尚父大人,您老了,您的胆色已经被磨砺的丝毫不剩了,什么‘小不忍则乱大谋’‘塞翁失马’什么的本殿下一概不懂,汉人那些唧唧歪歪的大道理到我这里全然行不通,概括起来无非是被人打了一巴掌之后捂着脸像只可怜的小羊羔一样缩回去罢了,我大辽契丹人岂能容得下这般耻辱?退兵之后有什么好处?除了屈辱我看不出什么好处。”
张俭老脸涨红,胡子吹得飞起道:“殿下,退兵之后,夏国北方压力减轻,而南方宋人攻击正急,夏人必会调兵南下救援,到那时再进兵突进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一进一退之间乃是运筹帷幄之道,硬拼岂是上策。”
耶律重元哈哈大笑,指着张俭对周围众人道:“你们听听,张老大人这是在大谈兵法了,还一进一退运筹帷幄,脸都被人打肿了,还谈什么运筹帷幄?叫我说,这次完全是夏人的运气遇到了萧惠,若是遇到本殿下,便是再加上十五万,我麾下之兵也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群臣咂舌,有人暗中嘀咕道:“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耶律重元的耳朵很灵,立刻指着群臣喝道:“谁说的?有本事当面说出来!”
张俭等一干老臣摇头咂嘴不已,耶律宗真也看不下去了,低低喝道:“孛吉只,收敛些,在座都是大辽重臣,不得放肆无礼。”
耶律宗真发话,耶律重元倒也不敢顶撞,只道:“请皇兄下令,以臣弟为先锋,臣弟定替您踏平夏国北地,直捣兴庆府!我大军尚有十七万,怕他何来?夏国军队连饭都吃不饱,一帮乌合之众如何抵挡?帐外那十万只耳朵正是赤裸裸的羞辱,如果这都能忍的话,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将士,如何面对先皇及列祖列宗?”
第九二三章驱狼吞虎(十一)
耶律重元拿先皇和祖宗说话,将耶律宗真逼入绝地,身为皇帝,他当然不能让人说闲话,说自己畏敌倒也罢了,若是说对不住先皇对不住祖宗,那便是关乎自己胜任与否的问题了。
“也罢,皇太弟之言也有道理,朕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目标依旧是夏都兴庆府,但因形势有变,故而需要谨慎行事;即日起,耶律重元所率之左路南下之军即刻向中军靠拢,集中优势兵力形成重拳,让夏军无迎击骚扰之望;其次,北院枢密使萧惠即刻归国调集援军十万随后跟进,目前看来,夏军并非弱不禁风,兵力要保持绝对优势;另外请尚父张俭即刻派人调查夏军突然增多的原因,若是前番探报失职,需严惩当事之人;又或者……又或者别有隐情,总之朕要个明明白白的结果,而且要明明白白的知道,从此地到兴庆府途中到底会有多少夏军阻击。”
耶律宗真命令一下,众人即刻行动,耶律重元还想争辩希望皇上能让他率本部作为先锋部队迅速推进,但被耶律宗真言辞拒绝;耶律宗真退帐后群臣也一哄而散,剩下个耶律重元孤零零的站在大帐中大叫:都是胆小鬼。
数日间,大辽军营中派出了数百斥候小队,深入渗透至夏国腹地,最远的甚是抵达夏国中部数百里远,这些小队乔装成普通的牧民,有的虽然被识破抓获,但有的却成功的探听到了消息。
在通往北方的两条官道左近的党项牧民,无意间透露了十几天前驻扎在南方诸城的夏国大军沿途北上的消息,斥候们如获至宝,赶紧赶回辽军驻扎在贺兰山下的大营禀报。精于分析的臣子们立刻便根据这些消息得出了惊人的推断。
首先,很显然在大辽三路铁骑尚未进入夏国境内之时,夏人便做了针对性的部署,很明显是行动泄密;对夏国用兵的消息是及其秘密的行动,便是在开动之前,朝中大臣知道的也只是寥寥,夏人能提前得知不得不说令人疑惑。
有可能是朝中有内奸,且身处中枢,了解事情的始末;这个猜测让耶律宗真寒毛倒竖,不过很快他便排除了这种可能,知道此事的都是几位朝中老臣,纵观他们的过往,没有一样是跟夏人扯得上关系的,相反还都是些夏国最痛恨的死敌,在对夏事务上也出过很多让夏国咬牙切齿的狠招;更重要的是,在过往与夏国的交道中,从未有消息败露之事,所以这一点当可排除。
那么便有可能是国内的有夏国的耳目和细作,不排除在军队集结之时,身在辽国的夏国细作通过军队的大规模集结猜到了辽人的军事意图,从而像夏国发出警告,让夏人有了应对。
不过这一点有点牵强,即便是夏国细作可以通过军队的集结猜出意图,夏国也不会这么毅然的调动十几万大军来配合这次猜测,成本未免太大了些;万一判断失误,岂不是劳师动众徒费财力物力?对于夏国目前什么都缺的状况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