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 / 4)
其实皇帝还说了一句话,赵璟没有讲出来,他说道,“等朕死了,你当了摄政王,这个案子就随你了,朕也管不着了!”
“我费了十年的功夫,终于找到了杨延,他也承认当年指认穆氏一族通敌卖国是受人指使,这就足以说明当年……,通敌叛国的却是另有其人,而此人是谁,叫什么?是不是还藏在朝中?会不会再来一次天顺之役。”
所谓天顺之役是,天顺六年冬,鞑子集结了三十万的大军从峡谷关直接进入了中原,巧妙的躲过几个卫所的,就好像是知道大赵所有的布防,显然就是有人通敌叛国,之后直奔京城而来,途杀京城附近尽四十万的大赵百姓,所谓血流成河也不过如此。
赵璟当时在齐洲府,也是被另一路鞑子围攻,后被穆将军支援,两军里应外合破了鞑子的围剿,又连夜急行军,终于在京城被破城之前赶了过去,和鞑子在东武门大开杀戒,拼死血战,最后只留下不到三万的兵力,这才惨胜。
“陛下依然不允。”以前还缺乏证据,但是现在……,证人就在眼前,皇帝依然不同意重新彻查。
赵璟有时候睡觉还会梦到当时的场景,他从小就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极为胆大,到了十五岁就不愿意呆在京城了,觉得一切都没意思,后来磨了先帝去了齐洲府,在那边认识杨志等人。
三年后便是一场血战,那时候他在东武门遇到了鞑子,同是三十万兵力对上对方三十万大军,他们却是因为连夜急行军处于劣势,到处都是血,一直都在砍人,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只有猩红的一片……,他一辈子都忘不了,更忘不了穆将军是怎样站在他旁边一直尽心尽力的护着他,可以说要是没有穆将军的协助,他根本就没办法打退鞑子,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而这样的穆家最后却被判了个通敌叛国,一家子惨死不说,还株连九族。
赵璟每次想起就觉得心痛的不行。
沈从泽叹了一口气,道,“毕竟这圣旨是由先帝下的,如果同意重新彻查就对先帝的……,后世会怎么看待先帝?”
赵璟也沉默了下来。
就是因为知道这样,他才当初离开了京城,他没办法为穆氏翻案,又无法指责养大他的先帝,左右为难,心痛难耐,最后只有离开眼不见心不烦。
“所以,睿王殿下是要推辞当摄政王吗?”沈从泽还是最终问道。
“不。”赵璟目光坦然的说道,“我决定当这个摄政王。”
沈从泽一直都担心赵璟会拒绝当摄政王,穆氏一案,一直都是赵璟的心结,那穆氏不仅是赵璟姻亲,还是曾经守望相助的兄弟,如今一族几百口蒙冤惨死,其中还包括未过门的未婚妻,还是由自己的兄长下的旨意。
轮到是谁都会受不了。
而皇帝和赵璟之间一直都难以达成一个统一,除非皇帝能答应重新翻案,两个人才能心平气和的在一起,结果赵璟自己却是自己想通了。
其实沈从泽被赵璟离京十年给吓到了,皇权面前,谁又能推拒?
“正该是如此。”沈从泽安慰了赵璟许久,但是心里却是极为高兴的,他一直都觉得秦王过于年轻,且不像是赵璟,从小被当做储君培养,又经历天顺之难这种事情,处事还是眼界和旁人大为不同,所以赵璟当摄政王更为合适。
这自然是为了朝廷,但是私心里,其实他并不喜欢秦王,冲着他因为子嗣的问题,娶了魏国公府的女子开始。
更不要说,魏国公府的小姐竟然觉得自己家出了个秦王妃,就腆着脸来找他写推举函,看似求,但其实两家并无来往,他又为何要给她写推举函?所以不过就是仗着权势在逼迫罢了,实在是让他厌恶至极。
其实今天就算是赵璟不来,沈从泽也准备去说服赵璟的。
想到推举函,沈从泽就想起李清珮,道,“睿王殿下,你上次叫王兴过来,叫老夫写一个推举函,那女举人的名字叫李清珮是也不是?”
赵璟正要跟沈从泽提起这件事来,听了笑道,道,“难为老师还记得。”
沈从泽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老夫原也没有在意,只是后来忽然想起来……,老夫当年有看过她写的文章,那是之前她参加乡试的卷子。”
“竟然有这样的事?”赵璟却是没有想到过,不过是心里有了底,一个乡试的卷子,能送到沈从泽前面,显然也是不俗的,或许真像是李清珮说的那般,她靠着自己的本事也可以考中进士。
“如何?”
沈从泽道,“女娃娃见解颇为大胆呀。”
“嗯?”赵璟忽然就来了兴趣,“那卷子还能找到吗?我也想瞧一瞧。”
沈从泽对儿子沈南光说道,“你去我的书房……,就是在下面的卷宗里,对,你以前也瞧过的。” ↑返回顶部↑
“我费了十年的功夫,终于找到了杨延,他也承认当年指认穆氏一族通敌卖国是受人指使,这就足以说明当年……,通敌叛国的却是另有其人,而此人是谁,叫什么?是不是还藏在朝中?会不会再来一次天顺之役。”
所谓天顺之役是,天顺六年冬,鞑子集结了三十万的大军从峡谷关直接进入了中原,巧妙的躲过几个卫所的,就好像是知道大赵所有的布防,显然就是有人通敌叛国,之后直奔京城而来,途杀京城附近尽四十万的大赵百姓,所谓血流成河也不过如此。
赵璟当时在齐洲府,也是被另一路鞑子围攻,后被穆将军支援,两军里应外合破了鞑子的围剿,又连夜急行军,终于在京城被破城之前赶了过去,和鞑子在东武门大开杀戒,拼死血战,最后只留下不到三万的兵力,这才惨胜。
“陛下依然不允。”以前还缺乏证据,但是现在……,证人就在眼前,皇帝依然不同意重新彻查。
赵璟有时候睡觉还会梦到当时的场景,他从小就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极为胆大,到了十五岁就不愿意呆在京城了,觉得一切都没意思,后来磨了先帝去了齐洲府,在那边认识杨志等人。
三年后便是一场血战,那时候他在东武门遇到了鞑子,同是三十万兵力对上对方三十万大军,他们却是因为连夜急行军处于劣势,到处都是血,一直都在砍人,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只有猩红的一片……,他一辈子都忘不了,更忘不了穆将军是怎样站在他旁边一直尽心尽力的护着他,可以说要是没有穆将军的协助,他根本就没办法打退鞑子,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而这样的穆家最后却被判了个通敌叛国,一家子惨死不说,还株连九族。
赵璟每次想起就觉得心痛的不行。
沈从泽叹了一口气,道,“毕竟这圣旨是由先帝下的,如果同意重新彻查就对先帝的……,后世会怎么看待先帝?”
赵璟也沉默了下来。
就是因为知道这样,他才当初离开了京城,他没办法为穆氏翻案,又无法指责养大他的先帝,左右为难,心痛难耐,最后只有离开眼不见心不烦。
“所以,睿王殿下是要推辞当摄政王吗?”沈从泽还是最终问道。
“不。”赵璟目光坦然的说道,“我决定当这个摄政王。”
沈从泽一直都担心赵璟会拒绝当摄政王,穆氏一案,一直都是赵璟的心结,那穆氏不仅是赵璟姻亲,还是曾经守望相助的兄弟,如今一族几百口蒙冤惨死,其中还包括未过门的未婚妻,还是由自己的兄长下的旨意。
轮到是谁都会受不了。
而皇帝和赵璟之间一直都难以达成一个统一,除非皇帝能答应重新翻案,两个人才能心平气和的在一起,结果赵璟自己却是自己想通了。
其实沈从泽被赵璟离京十年给吓到了,皇权面前,谁又能推拒?
“正该是如此。”沈从泽安慰了赵璟许久,但是心里却是极为高兴的,他一直都觉得秦王过于年轻,且不像是赵璟,从小被当做储君培养,又经历天顺之难这种事情,处事还是眼界和旁人大为不同,所以赵璟当摄政王更为合适。
这自然是为了朝廷,但是私心里,其实他并不喜欢秦王,冲着他因为子嗣的问题,娶了魏国公府的女子开始。
更不要说,魏国公府的小姐竟然觉得自己家出了个秦王妃,就腆着脸来找他写推举函,看似求,但其实两家并无来往,他又为何要给她写推举函?所以不过就是仗着权势在逼迫罢了,实在是让他厌恶至极。
其实今天就算是赵璟不来,沈从泽也准备去说服赵璟的。
想到推举函,沈从泽就想起李清珮,道,“睿王殿下,你上次叫王兴过来,叫老夫写一个推举函,那女举人的名字叫李清珮是也不是?”
赵璟正要跟沈从泽提起这件事来,听了笑道,道,“难为老师还记得。”
沈从泽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老夫原也没有在意,只是后来忽然想起来……,老夫当年有看过她写的文章,那是之前她参加乡试的卷子。”
“竟然有这样的事?”赵璟却是没有想到过,不过是心里有了底,一个乡试的卷子,能送到沈从泽前面,显然也是不俗的,或许真像是李清珮说的那般,她靠着自己的本事也可以考中进士。
“如何?”
沈从泽道,“女娃娃见解颇为大胆呀。”
“嗯?”赵璟忽然就来了兴趣,“那卷子还能找到吗?我也想瞧一瞧。”
沈从泽对儿子沈南光说道,“你去我的书房……,就是在下面的卷宗里,对,你以前也瞧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