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金安 第44节(3 / 4)
“大人说,若我把秋穗托付给你,你必会珍之重之,这话我信。只是上下牙齿挨在一起,难免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这后娘……也的确是不好当。”
余乔氏是壮着胆子说的这些话,毕竟是关乎女儿之后大半辈子的幸福,她不能糊涂。
而赵植听后,却沉默了。
在他心中,发妻虽已病逝,但必然会永远有一席之地在。毕竟是少年夫妻,她是陪着他一路走到今日的,他也做不到有了新欢便忘了旧爱。
但故人已逝,他既然不能甩手同去,自然是要好好过接下来的日子的。
既有了想续娶的意思和态度,他自然也想娶一个他想娶的人。而对续娶的夫人,他自也会一心一意待之,并不会厚此薄彼,毕竟他是怀着善意要结这门亲的。所以,此番对余家母女做的这些承诺,自然也都是真。
但余夫人所说的这些问题,也确实都存在。
余夫人的意思他明白,但若要他娶了新妇后就把先头的儿子放在之后,他也确实做不到。
赵植的意思,自然是二人一样重要,不分轻重。又或许,未必不能在日后的相处中,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赵植是真看中了秋穗,竭力想定下这门亲。所以,沉默过后,对余乔氏提出的这些,他也十分诚恳的一一都给了答复。
余乔氏听后,却笑了:“大人这是误会我的意思了,若大人真是娶了新人就扔下先头的儿子不管,我们反而会觉得大人是品性有问题。大人对先夫人的这份情意,其实我们都是深受感动的。我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些矛盾就是天然存在的,是不可调和的。或许正如大人所言,日后相处中能十分和睦,处成真正的一家人。但若不能呢?”
余乔氏始终笑着,起初还有些拘谨,但这会儿适应了后,却不卑不怯。
“我的意思是,既有这些问题存在,我们必然会顾虑到。今日一见,对大人这个人是极满意的。但却不必急着定下,我回头后也还得同秋穗她爹商量商量。”又看向马夫人,问她,“不知夫人,您意下如何?”
马夫人就是一个牵线的,双方若能互相看得上,自然皆大欢喜。但若不能,她也不会横插一手。
毕竟若日后结了怨,她这个媒人不讨好。
所以马夫人说:“我觉得余夫人所言甚对,毕竟是姑娘家一辈子的事,我也是有女儿的,我懂夫人的心。”又看向身旁赵县丞,笑着揶揄,“听说你之前也相看了几个,但却一个都没瞧上。真没想到,你是稀罕余家娘子这样的。”不免也会趁机夸余家几句,“余夫人你也别说你们家配不上赵县丞,要我说,你们两家是门当户对。虽说余家郎君如今还未能为官,但凭令郎那样的才学,日后入仕为官不是迟早的事吗?你们家出了个十三岁的秀才,这在咱们整个叶台县,都是出了名的。”
余乔氏心里高兴,但嘴上却谦虚着:“马夫人您实在是过奖了,安儿一个秀才,又如何能同圣上御笔亲封的进士相提并论?或许他日后能有这个前程,但如今却的的确确是比不上的。”
马夫人知道相看一事算是谈得僵住了,再继续谈下去,怕只会谈崩,所以,她便聪明的趁机转了话头。
“一直只见过你家大郎,你家二郎还未曾见过。听说……也有十六了吧?”
“过了年十七了。”余乔氏笑着答,“这些年一直在县里书院读书,除了家里书院两边跑外,他也不去旁的地儿。”
“过完年十七……”马夫人在嘴里碎碎念着,“那也不算小了,该说亲了吧?”
余乔氏还是觉得小儿子的亲事不着急说,等日后身上有了功名在,再说不迟。所以,看出了点马夫人也有要给小儿子说亲的意思后,余乔氏婉拒道:“他自己的意思是……想再等等,再等个两三年,争取中个举人再说,这样也不算辱没了人家女郎。何况,他哥哥如今亲事也还未定下,自然也就先不急他的。”
马夫人却道:“若缘分到了,不管哥哥弟弟,先定下也是可的。”又想到自己女儿来。
馨兰已过了及笄礼,再有两个月,也十六岁了。女郎十六岁……便是再想留她在家,也该先把亲议上了。
马县令夫妇这辈子拢共就得了这么一个闺女,极其疼爱。也没想过日后要闺女上嫁去攀什么高门,就想着,若能择一户差不多的人家,家里婆婆姑子好相与,郎君也出息,也尽够了。
她对秋穗的品性很看重,是欣赏的。如今又见到了余夫人,虽才相处不久,但也能瞧得出来她是一个温和善良又讲理的人,日后必然不会苛待了儿媳,所以,马夫人便隐隐动了这样的心思。
但今日毕竟是赵县丞和余娘子相看,且她心里也只还是粗粗有个这样的想法,并没最终下定决心,故而也就没提。
她想的是,兰儿婚嫁毕竟是大事,回头晚上她同老爷先商议一番,若老爷也同意,之后再央人相说也不迟。
马夫人一早便让府上厨房备了好饭好菜,中午诚心留了余家母女用了顿饭。饭后因秋穗母女还得赶回去,所以便匆匆向马夫人告了辞。
马夫人原就是个挺亲和的人,如今心中又起了要结亲的想法,待秋穗母女自然更是客气又周到。亲自派了车送她们回,又站在门口目送她们离开,直到马车渐渐消失在了视野后,马夫人这才折身回去。 ↑返回顶部↑
余乔氏是壮着胆子说的这些话,毕竟是关乎女儿之后大半辈子的幸福,她不能糊涂。
而赵植听后,却沉默了。
在他心中,发妻虽已病逝,但必然会永远有一席之地在。毕竟是少年夫妻,她是陪着他一路走到今日的,他也做不到有了新欢便忘了旧爱。
但故人已逝,他既然不能甩手同去,自然是要好好过接下来的日子的。
既有了想续娶的意思和态度,他自然也想娶一个他想娶的人。而对续娶的夫人,他自也会一心一意待之,并不会厚此薄彼,毕竟他是怀着善意要结这门亲的。所以,此番对余家母女做的这些承诺,自然也都是真。
但余夫人所说的这些问题,也确实都存在。
余夫人的意思他明白,但若要他娶了新妇后就把先头的儿子放在之后,他也确实做不到。
赵植的意思,自然是二人一样重要,不分轻重。又或许,未必不能在日后的相处中,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赵植是真看中了秋穗,竭力想定下这门亲。所以,沉默过后,对余乔氏提出的这些,他也十分诚恳的一一都给了答复。
余乔氏听后,却笑了:“大人这是误会我的意思了,若大人真是娶了新人就扔下先头的儿子不管,我们反而会觉得大人是品性有问题。大人对先夫人的这份情意,其实我们都是深受感动的。我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些矛盾就是天然存在的,是不可调和的。或许正如大人所言,日后相处中能十分和睦,处成真正的一家人。但若不能呢?”
余乔氏始终笑着,起初还有些拘谨,但这会儿适应了后,却不卑不怯。
“我的意思是,既有这些问题存在,我们必然会顾虑到。今日一见,对大人这个人是极满意的。但却不必急着定下,我回头后也还得同秋穗她爹商量商量。”又看向马夫人,问她,“不知夫人,您意下如何?”
马夫人就是一个牵线的,双方若能互相看得上,自然皆大欢喜。但若不能,她也不会横插一手。
毕竟若日后结了怨,她这个媒人不讨好。
所以马夫人说:“我觉得余夫人所言甚对,毕竟是姑娘家一辈子的事,我也是有女儿的,我懂夫人的心。”又看向身旁赵县丞,笑着揶揄,“听说你之前也相看了几个,但却一个都没瞧上。真没想到,你是稀罕余家娘子这样的。”不免也会趁机夸余家几句,“余夫人你也别说你们家配不上赵县丞,要我说,你们两家是门当户对。虽说余家郎君如今还未能为官,但凭令郎那样的才学,日后入仕为官不是迟早的事吗?你们家出了个十三岁的秀才,这在咱们整个叶台县,都是出了名的。”
余乔氏心里高兴,但嘴上却谦虚着:“马夫人您实在是过奖了,安儿一个秀才,又如何能同圣上御笔亲封的进士相提并论?或许他日后能有这个前程,但如今却的的确确是比不上的。”
马夫人知道相看一事算是谈得僵住了,再继续谈下去,怕只会谈崩,所以,她便聪明的趁机转了话头。
“一直只见过你家大郎,你家二郎还未曾见过。听说……也有十六了吧?”
“过了年十七了。”余乔氏笑着答,“这些年一直在县里书院读书,除了家里书院两边跑外,他也不去旁的地儿。”
“过完年十七……”马夫人在嘴里碎碎念着,“那也不算小了,该说亲了吧?”
余乔氏还是觉得小儿子的亲事不着急说,等日后身上有了功名在,再说不迟。所以,看出了点马夫人也有要给小儿子说亲的意思后,余乔氏婉拒道:“他自己的意思是……想再等等,再等个两三年,争取中个举人再说,这样也不算辱没了人家女郎。何况,他哥哥如今亲事也还未定下,自然也就先不急他的。”
马夫人却道:“若缘分到了,不管哥哥弟弟,先定下也是可的。”又想到自己女儿来。
馨兰已过了及笄礼,再有两个月,也十六岁了。女郎十六岁……便是再想留她在家,也该先把亲议上了。
马县令夫妇这辈子拢共就得了这么一个闺女,极其疼爱。也没想过日后要闺女上嫁去攀什么高门,就想着,若能择一户差不多的人家,家里婆婆姑子好相与,郎君也出息,也尽够了。
她对秋穗的品性很看重,是欣赏的。如今又见到了余夫人,虽才相处不久,但也能瞧得出来她是一个温和善良又讲理的人,日后必然不会苛待了儿媳,所以,马夫人便隐隐动了这样的心思。
但今日毕竟是赵县丞和余娘子相看,且她心里也只还是粗粗有个这样的想法,并没最终下定决心,故而也就没提。
她想的是,兰儿婚嫁毕竟是大事,回头晚上她同老爷先商议一番,若老爷也同意,之后再央人相说也不迟。
马夫人一早便让府上厨房备了好饭好菜,中午诚心留了余家母女用了顿饭。饭后因秋穗母女还得赶回去,所以便匆匆向马夫人告了辞。
马夫人原就是个挺亲和的人,如今心中又起了要结亲的想法,待秋穗母女自然更是客气又周到。亲自派了车送她们回,又站在门口目送她们离开,直到马车渐渐消失在了视野后,马夫人这才折身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