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2 / 4)
李隆基脸上既有愤怒,又有萧索之色,叹道:“唉,看来还是你们说得对,胡人往往狼子野心,不足托以大事。安禄山谋反无疑,我们须有应对之策。”
杨国忠扬扬得意地说道:“请陛下放心,今反者仅安禄山一人而已!其将士被他一时蒙蔽,旬日内必知安禄山叛国,定会斩之来降。或者陛下发兵讨之,仗大义诛暴逆,则可兵不血刃而定矣。”杨国忠之所以激安禄山谋反,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虑:安禄山举反旗之日,就是其灭亡之时。陈希烈还算持重,说道:“杨右相所言甚是,安禄山逆势而动,定然灭亡。陛下,臣以为应当发兵讨之,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刚刚入京,此人有勇有谋,可将之召来询问行军方略。”是时高仙芝刚刚被授为右金吾大将军,安西节度使由封常清继任。
李隆基颇以为然,就派人去唤封常清。他知道大军压境,若一味听从杨国忠之言,等待安禄山的手下拿下安禄山,毕竟虚妄。于是令特进毕思琛赴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赴太原开始募兵。
封常清进入殿内,看到皇帝一副忧愁的模样,纳头便拜。
李隆基令其平身,说道:“封卿知道安禄山反了吗?”
“臣也是刚刚得知。请陛下勿虑,安禄山不自量力,置皇恩于脑后,如此乱臣贼子,是不可长久的。”
“嗯,你说得对,朕推心待之,此贼却以谋反待朕。封卿久在边关,颇知军机之事,你现在来朕身边,实为上苍佐朕。如今贼势汹汹,当以何种讨贼方略来行呢?”
封常清稍稍凝思片刻,既而答道:“陛下,如今安贼号称领凶徒二十万,无非虚张声势,臣以为实际兵员不过十万罢了。如此十万兵员侵犯中原,实为以卵击石,不足为虑。臣以为陛下可派上将一员赴东京,立即开府库,募骁勇,旬日间即可募兵二十万。待安禄山兵犯东京之时,我军即可以逸待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李隆基见封常清说得如此坚决,脸上方才有了些许笑意。同样轻松之语,刚刚出于杨国忠之口,李隆基不予认可,现在能征善战的封常清也如此说,李隆基就有些信服,心中顿时释怀了许多。
封常清在安西多年,对于安西人皆习战很熟悉,却不知中原由于长期安定,金鼓之声不闻,应征之人哪儿能仓促上阵?其实前次剑南数战应当成为鉴戒,那些在京畿所募之兵接战即溃,奈何杨国忠将实际战情瞒得甚严,封常清根本不知,便用安西的情势来套眼前之势了。
李隆基于是说道:“封卿,朕属意你去洛阳募兵迎战,如何?”
封常清没有惧色,再拜道:“国难当头,臣愿领此职。”
李隆基就当场授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令其速往洛阳募兵迎敌。
封常清当日即离开华清宫向东疾驰。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二十二日长安兴庆宫
封常清前赴洛阳,李隆基心中得到一些轻松,就又在华清宫待了数日。安禄山此时攻下博陵郡,开始令大军鼓噪南下,李隆基心慌无比,下令返回长安。
十一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在兴庆宫接连发出了数道敕令:授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新置河南节度使,领陈留等十三郡,由卫尉卿张介然担任;以原先赴河东的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凡是叛军冲击的诸郡,皆设置防御使。
同日,李隆基下令斩杀太仆卿安庆宗,赐其妻荣义郡主自尽。安庆宗系安禄山的长子,父贵子显,所以能为朝中大员,且娶郡主为妻。
李隆基办完了这些事儿,又欲御驾亲征,并留太子在京监国。
杨国忠得知此讯,顿时惶惶不可终日。是时杨铦和秦国夫人已病逝,杨国忠就与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商议,其含泪说道:“太子素恶吾家专横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与姐妹便命在旦暮矣。”二女闻言大惊,急忙联袂入宫面见杨玉环。虢国夫人多年不与杨玉环朝面,如今事态紧急,也就顾不得了。
不知道杨玉环在李隆基面前如何说辞,最终让李隆基打消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十一月二十二日,李隆基在勤政殿召集重臣,宣布以皇六子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由二人统率诸军东征。李隆基拿出内府钱帛,令二人先招募新兵,预定招募人数为十一万人。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初一长安望春亭
李琬和高仙芝经过十余日募兵,再加上集来的边兵和京中部分禁军,虽未达到十一万人的规模,终于集齐约五万人。李隆基心急如焚,指令他们集齐的队伍名为“天武军”,约定十二月初一出征。
李隆基先在花萼楼里宴请高仙芝等出征将领,然后又到望春亭慰劳送行。李隆基举盏祝道:“封常清此时已在东都募兵六万,其断洛阳桥防止贼军过黄河,并亲带骁骑到虎牢关拒守。高将军可驻扎于陕郡,与封常清前后联络,以奋勇杀敌。来,请饮尽此盏,祝马到成功!”
元帅李琬不明军事,还在京中遥领此职,则高仙芝为事实上的主帅,李隆基另诏宦官边令诚为监军将军,令其随同行军,以行监军之职。
如此一来,李隆基就在安禄山的进攻方向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河南节度使张介然领兵一万,以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县)为依托,首先抗击叛军;第二道,封常清领兵六万,从虎牢关开始节节抗击,最后可依托坚固的洛阳城池拒敌;第三道,高仙芝领兵六万驻扎陕郡,其背靠潼关,成为拱卫长安的最后屏障。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初二至十八日陈留郡至潼关沿线
李隆基精心构筑的三道防线看似坚固无比,然在安禄山的劲兵冲击下不堪一击。安禄山的大军渡过黄河之后,即直逼陈留郡。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刚到任数日,闻敌袭来,就亲率近万将士登城防守,奈何寡不敌众,被叛军袭破城门。安禄山此时得知长子安庆宗被斩的讯息,就仰天长号,为泄其愤,先将张介然斩于军门之前,再将俘获的近万人统统斩杀。
十二月初八,安禄山攻破荥阳,大军再前行二十里,就到了虎牢关前,是时封常清已至关上。封常清看到叛军漫山遍野而至,面无惧色,下令开关出门排阵迎敌。 ↑返回顶部↑
杨国忠扬扬得意地说道:“请陛下放心,今反者仅安禄山一人而已!其将士被他一时蒙蔽,旬日内必知安禄山叛国,定会斩之来降。或者陛下发兵讨之,仗大义诛暴逆,则可兵不血刃而定矣。”杨国忠之所以激安禄山谋反,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虑:安禄山举反旗之日,就是其灭亡之时。陈希烈还算持重,说道:“杨右相所言甚是,安禄山逆势而动,定然灭亡。陛下,臣以为应当发兵讨之,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刚刚入京,此人有勇有谋,可将之召来询问行军方略。”是时高仙芝刚刚被授为右金吾大将军,安西节度使由封常清继任。
李隆基颇以为然,就派人去唤封常清。他知道大军压境,若一味听从杨国忠之言,等待安禄山的手下拿下安禄山,毕竟虚妄。于是令特进毕思琛赴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赴太原开始募兵。
封常清进入殿内,看到皇帝一副忧愁的模样,纳头便拜。
李隆基令其平身,说道:“封卿知道安禄山反了吗?”
“臣也是刚刚得知。请陛下勿虑,安禄山不自量力,置皇恩于脑后,如此乱臣贼子,是不可长久的。”
“嗯,你说得对,朕推心待之,此贼却以谋反待朕。封卿久在边关,颇知军机之事,你现在来朕身边,实为上苍佐朕。如今贼势汹汹,当以何种讨贼方略来行呢?”
封常清稍稍凝思片刻,既而答道:“陛下,如今安贼号称领凶徒二十万,无非虚张声势,臣以为实际兵员不过十万罢了。如此十万兵员侵犯中原,实为以卵击石,不足为虑。臣以为陛下可派上将一员赴东京,立即开府库,募骁勇,旬日间即可募兵二十万。待安禄山兵犯东京之时,我军即可以逸待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李隆基见封常清说得如此坚决,脸上方才有了些许笑意。同样轻松之语,刚刚出于杨国忠之口,李隆基不予认可,现在能征善战的封常清也如此说,李隆基就有些信服,心中顿时释怀了许多。
封常清在安西多年,对于安西人皆习战很熟悉,却不知中原由于长期安定,金鼓之声不闻,应征之人哪儿能仓促上阵?其实前次剑南数战应当成为鉴戒,那些在京畿所募之兵接战即溃,奈何杨国忠将实际战情瞒得甚严,封常清根本不知,便用安西的情势来套眼前之势了。
李隆基于是说道:“封卿,朕属意你去洛阳募兵迎战,如何?”
封常清没有惧色,再拜道:“国难当头,臣愿领此职。”
李隆基就当场授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令其速往洛阳募兵迎敌。
封常清当日即离开华清宫向东疾驰。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二十二日长安兴庆宫
封常清前赴洛阳,李隆基心中得到一些轻松,就又在华清宫待了数日。安禄山此时攻下博陵郡,开始令大军鼓噪南下,李隆基心慌无比,下令返回长安。
十一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在兴庆宫接连发出了数道敕令:授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新置河南节度使,领陈留等十三郡,由卫尉卿张介然担任;以原先赴河东的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凡是叛军冲击的诸郡,皆设置防御使。
同日,李隆基下令斩杀太仆卿安庆宗,赐其妻荣义郡主自尽。安庆宗系安禄山的长子,父贵子显,所以能为朝中大员,且娶郡主为妻。
李隆基办完了这些事儿,又欲御驾亲征,并留太子在京监国。
杨国忠得知此讯,顿时惶惶不可终日。是时杨铦和秦国夫人已病逝,杨国忠就与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商议,其含泪说道:“太子素恶吾家专横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与姐妹便命在旦暮矣。”二女闻言大惊,急忙联袂入宫面见杨玉环。虢国夫人多年不与杨玉环朝面,如今事态紧急,也就顾不得了。
不知道杨玉环在李隆基面前如何说辞,最终让李隆基打消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十一月二十二日,李隆基在勤政殿召集重臣,宣布以皇六子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由二人统率诸军东征。李隆基拿出内府钱帛,令二人先招募新兵,预定招募人数为十一万人。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初一长安望春亭
李琬和高仙芝经过十余日募兵,再加上集来的边兵和京中部分禁军,虽未达到十一万人的规模,终于集齐约五万人。李隆基心急如焚,指令他们集齐的队伍名为“天武军”,约定十二月初一出征。
李隆基先在花萼楼里宴请高仙芝等出征将领,然后又到望春亭慰劳送行。李隆基举盏祝道:“封常清此时已在东都募兵六万,其断洛阳桥防止贼军过黄河,并亲带骁骑到虎牢关拒守。高将军可驻扎于陕郡,与封常清前后联络,以奋勇杀敌。来,请饮尽此盏,祝马到成功!”
元帅李琬不明军事,还在京中遥领此职,则高仙芝为事实上的主帅,李隆基另诏宦官边令诚为监军将军,令其随同行军,以行监军之职。
如此一来,李隆基就在安禄山的进攻方向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河南节度使张介然领兵一万,以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县)为依托,首先抗击叛军;第二道,封常清领兵六万,从虎牢关开始节节抗击,最后可依托坚固的洛阳城池拒敌;第三道,高仙芝领兵六万驻扎陕郡,其背靠潼关,成为拱卫长安的最后屏障。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初二至十八日陈留郡至潼关沿线
李隆基精心构筑的三道防线看似坚固无比,然在安禄山的劲兵冲击下不堪一击。安禄山的大军渡过黄河之后,即直逼陈留郡。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刚到任数日,闻敌袭来,就亲率近万将士登城防守,奈何寡不敌众,被叛军袭破城门。安禄山此时得知长子安庆宗被斩的讯息,就仰天长号,为泄其愤,先将张介然斩于军门之前,再将俘获的近万人统统斩杀。
十二月初八,安禄山攻破荥阳,大军再前行二十里,就到了虎牢关前,是时封常清已至关上。封常清看到叛军漫山遍野而至,面无惧色,下令开关出门排阵迎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