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清宫日常(清穿) 第134节(3 / 4)
胤禛心念电转,飞速的盘算起来,哪个暗桩要撤掉,哪个事情要叫停。
见着额娘和四哥严肃的神色,胤祯拿起桌上的糕点咬了一口:“要我说,这么小心干什么,就算被皇阿玛知道了又如何,这位子,本来就是有能者居之。”
胤祚不断地扯着胤祯的袖子都没有拦住他的话,一脸绝望的闭上了眼。
果然,云珠狠狠地瞪了胤祯一眼:“闭嘴,这种话是你说得的吗?不想死就小心点。”
胤祯吊儿郎当地翘起二郎腿:“你们就是想得复杂,反正我是要当大将军,请皇阿玛让我去带兵大仗,懒得费这心思。”
云珠也知道,胤祯性子冲动,直接,但满怀热忱,她也担心胤祯这张嘴在京中犯事,真将胤祯说得带兵出征放在了心上:“你先老老实实的,到时候我帮你探探万岁爷的口风。”
“真的?”胤祯一跃而起,笑得连天边的太阳都不如他绚烂。
云珠白了一眼,不再说话,转而语重心长地叮嘱胤禛:“记住,一定一定要稳住。”
“额娘您的意思是?”胤禛迟疑着问道。
云珠毫不犹豫:“一切以废太子为重。”
母子对视一眼间,瞬间明了对方的意思,胤禛郑重地点头应了。
果然不出云珠意料。太子前脚刚入宫门,后脚康熙便在朝廷上下令,命满汉文武大臣推举一名阿哥为太子。
这个旨意,便如同一瓢水,倒入了一锅沸腾的油之中,火星四溅,所有人都心头火热,再也不能置身事外。
若是放在前朝皇室,皇帝下旨让大臣举荐皇子,基本毫无悬念,祖宗家法之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便是铁律,因着这句话,多少个皇帝想废太子而不得。
但大清,却又和前朝截然不同。关外环境恶劣,比起礼法上的嫡长之制,更看重的是一个谁当了首领能让部落活下去,过得更好,从关外推选大汗,再到入关推选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对于继承人的人选,一直都有很大的发言权。
接到康熙的旨意,汉人还算谨慎,控制着火热的内心,观看形式,而满人,却再也忍不住,趁着快到年节,往交好的人家跑去,举荐着看好的阿哥。
康熙高坐御座,京中的动向每日都有人给他送来,对于他那些儿子们和大臣们的心思,了如指掌。
“朕的好儿子。”康熙的手慢慢握紧,已经不年轻的手背上,青筋毕露。
康熙在下这个旨意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能够坐得住的阿哥不多,但他没有想到,所有开府成年的阿哥,没有一个坐住了,或多或少都有些动作。
没几日,上朝之时,奏折便如同雪花一般涌上了康熙的案头。
将所有服侍的宫人挥退,康熙亲手打开,一张一张看过去,各个阿哥的名字便如同转盘一般,轮流出现,就连已经被剥夺爵位的大阿哥胤褆,也有人举荐,更别说三阿哥胤祉了。
然而,出乎康熙意料的是,这些折子里,被绝大多数重臣举荐的,都是同一个阿哥,八阿哥胤禩,比他年长的几个阿哥,如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却没有几个人提到。
康熙想着之前探子的回禀,四阿哥和五阿哥府中也不乏有人拜访,不应该只有那么寥寥几封奏折才对。毕竟同为四妃之子,大阿哥和三阿哥的风头可比他们两人盛多了。
狐疑地继续往下翻,终于见到了胤禛和胤祺的折子,却只见这两人好像心有灵犀一般,在奏折里写着同样的一个人,废太子胤礽。
接着翻下去,胤祚和胤祯同样写了废太子胤礽的名字,但胤禟,写的确是胤禩。
有意思,康熙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琢磨着这里面的事宜,笑出来声。
敢于在这时候举荐废太子的,要么是心机深沉,要么是无欲则刚,就不知道,这几个儿子是什么。
在见着废太子的名字后,康熙终于起了兴致,将这堆折子全部翻完。
在敬事房送来绿头牌时,康熙挥手叫了去,径直往永和宫而去。
永和宫里,康熙张着手,任云珠帮他脱下穿了一整日的朝服,换上轻便的家居服。 ↑返回顶部↑
见着额娘和四哥严肃的神色,胤祯拿起桌上的糕点咬了一口:“要我说,这么小心干什么,就算被皇阿玛知道了又如何,这位子,本来就是有能者居之。”
胤祚不断地扯着胤祯的袖子都没有拦住他的话,一脸绝望的闭上了眼。
果然,云珠狠狠地瞪了胤祯一眼:“闭嘴,这种话是你说得的吗?不想死就小心点。”
胤祯吊儿郎当地翘起二郎腿:“你们就是想得复杂,反正我是要当大将军,请皇阿玛让我去带兵大仗,懒得费这心思。”
云珠也知道,胤祯性子冲动,直接,但满怀热忱,她也担心胤祯这张嘴在京中犯事,真将胤祯说得带兵出征放在了心上:“你先老老实实的,到时候我帮你探探万岁爷的口风。”
“真的?”胤祯一跃而起,笑得连天边的太阳都不如他绚烂。
云珠白了一眼,不再说话,转而语重心长地叮嘱胤禛:“记住,一定一定要稳住。”
“额娘您的意思是?”胤禛迟疑着问道。
云珠毫不犹豫:“一切以废太子为重。”
母子对视一眼间,瞬间明了对方的意思,胤禛郑重地点头应了。
果然不出云珠意料。太子前脚刚入宫门,后脚康熙便在朝廷上下令,命满汉文武大臣推举一名阿哥为太子。
这个旨意,便如同一瓢水,倒入了一锅沸腾的油之中,火星四溅,所有人都心头火热,再也不能置身事外。
若是放在前朝皇室,皇帝下旨让大臣举荐皇子,基本毫无悬念,祖宗家法之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便是铁律,因着这句话,多少个皇帝想废太子而不得。
但大清,却又和前朝截然不同。关外环境恶劣,比起礼法上的嫡长之制,更看重的是一个谁当了首领能让部落活下去,过得更好,从关外推选大汗,再到入关推选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对于继承人的人选,一直都有很大的发言权。
接到康熙的旨意,汉人还算谨慎,控制着火热的内心,观看形式,而满人,却再也忍不住,趁着快到年节,往交好的人家跑去,举荐着看好的阿哥。
康熙高坐御座,京中的动向每日都有人给他送来,对于他那些儿子们和大臣们的心思,了如指掌。
“朕的好儿子。”康熙的手慢慢握紧,已经不年轻的手背上,青筋毕露。
康熙在下这个旨意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能够坐得住的阿哥不多,但他没有想到,所有开府成年的阿哥,没有一个坐住了,或多或少都有些动作。
没几日,上朝之时,奏折便如同雪花一般涌上了康熙的案头。
将所有服侍的宫人挥退,康熙亲手打开,一张一张看过去,各个阿哥的名字便如同转盘一般,轮流出现,就连已经被剥夺爵位的大阿哥胤褆,也有人举荐,更别说三阿哥胤祉了。
然而,出乎康熙意料的是,这些折子里,被绝大多数重臣举荐的,都是同一个阿哥,八阿哥胤禩,比他年长的几个阿哥,如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却没有几个人提到。
康熙想着之前探子的回禀,四阿哥和五阿哥府中也不乏有人拜访,不应该只有那么寥寥几封奏折才对。毕竟同为四妃之子,大阿哥和三阿哥的风头可比他们两人盛多了。
狐疑地继续往下翻,终于见到了胤禛和胤祺的折子,却只见这两人好像心有灵犀一般,在奏折里写着同样的一个人,废太子胤礽。
接着翻下去,胤祚和胤祯同样写了废太子胤礽的名字,但胤禟,写的确是胤禩。
有意思,康熙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琢磨着这里面的事宜,笑出来声。
敢于在这时候举荐废太子的,要么是心机深沉,要么是无欲则刚,就不知道,这几个儿子是什么。
在见着废太子的名字后,康熙终于起了兴致,将这堆折子全部翻完。
在敬事房送来绿头牌时,康熙挥手叫了去,径直往永和宫而去。
永和宫里,康熙张着手,任云珠帮他脱下穿了一整日的朝服,换上轻便的家居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