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3 / 4)
虽然原本的西夏是碍于蒙古势大才依附他们进攻金国的,但是在金国新君登基,有意与西夏、南宋交好之后,几方都默契地停止了征伐,金国与西夏更是一同开始抵抗蒙古。
如果不看金国那繁重的岁币以及之前金宋两国的世仇的话,它和西夏就是大宋面对蒙古最真切的保障。
如今的金国国君、未来的金哀宗完颜守绪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了和大宋交好,只可惜,后来金人在蒙古的攻击下渐渐难以抵挡,竟然选择了向大宋下手,这也是金国亡国之前,想要和宋人求助却惨遭拒绝的原因,他手底下的人控制不住自己,宋人虽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因为宋金世仇的存在,本就对他们的观感不好,金人还想像从前一样吸大宋的血、吃大宋的肉,宋人对他们的恶感自然越来越强烈。
宝庆二年,正月初五,天基节。
虽然是天子的生日,但是先帝宁宗的三年丧期没过,这一年的天基节和宝庆元年的天基节一样,规模不大,只是小规模地庆祝了一下。
这一年的天基节唯一的好处就是官员们能放假,毕竟天子的生日是官方规定的节假日之一。
宝庆二年的大宋,因为权相史弥远的离世,以及蒙古对西夏与金的威胁,而显得分外安静祥和,甚至是歌舞升平。
荣王赵与芮被召进宫中伴驾,只是官家的生母全氏并无尊封,只是按照次子的名头,外头称呼为荣王太妃,要说安分守礼,是再没有比当今官家守礼的人了。
他虽对生母很好,入继为嗣沂王之后常派人往绍兴府老家去看望生母,但是没有做出格的事情、将生母接来同住,登基为帝后,也一直尊奉的是慈明殿的皇太后杨氏,可以说,在大臣们看来,和仁宗年间入继后就搞了一次濮王之议的英宗相比,现任官家显然很有孝宗遗风,过继之后对过继得来的母亲十分尊重,仁孝宽厚。
虽然只是小规模地庆祝天基节,但是皇城之外也放了烟花,和后世常见的单纯的炸成花朵状的烟花比,大宋的烟花精巧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连龙凤图案都能营造出来,另有祥瑞的庆云状烟花以及其他的特色烟花。
赵昀领着一群人亲自登上宫城的城墙,若不看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内忧外患,真可以称得上一句江山如画、锦绣繁华了。
史弥远毕竟已经死了,赵昀慢慢地开始处理起他的党羽,大宋一向是不对士大夫下手的,说得好听的,就是大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就是说,文官再怎样坏事做尽,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被贬到穷苦之地为官罢了。
贬到苦寒之地为官换而言之就是变相杀人,但是到底有活命的机会,赵昀不喜欢这样,大宋对文官和武官的区别态度太鲜明的,若是文武皆然也就罢了,偏偏对文官这么区别对待,造成了一大堆的人有恃无恐,两宋这么多年,关于文官受罚,最可能被处死的案子,竟然是苏东坡的乌台诗案,还真是令人侧目呢。
赵昀在国内动手的时候,三月份,突然接到原本发展的暗卫汇报的消息,说是蒙古的成吉思汗有意与大宋接触。
宋蒙接触在嘉定十七年前早已有之,只不过因为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在完颜守绪登基之后就没有再进行接触。
成吉思汗后来战死于西夏之地,在临死前制定了蒙古之后的发展计划,其中一条就是联宋灭金,这足以说明他自己本人也是有这个想法的。
汉人带给成吉思汗的是发达的文明,他想到与宋人交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成吉思汗现在还在打西夏,但是他百忙之中还派了使臣来大宋,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如果非要追究原因的话,大概和赵昀私下里持续不断地派去蒙古的人有关系。
如果非要找理由,也能强行解释一波。
西夏原本依附蒙古,如今他们背叛了蒙古与金国联合,成吉思汗为了彻底地打垮金国,才会在战事僵持的情况下率军西征,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而大宋,说得难听点,是金国的钱袋子,成吉思汗掠夺那么多西方小国,也不能和大宋的财富相比,在已经预定了金国为目标的情况下,他想要和大宋交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被他派来的是一直留在他身边、掌握了极多兵力的幼子拖雷,就显得成吉思汗对大宋的重视已经过度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哥、二哥是兄弟之间互称排行,直接称二弟,结合时代背景的特色称呼,不知道为什么怪怪的。
汉人在元人统治时期有摔头胎的习俗,讲道理,西方的初夜权什么的,看到元人之后,我都不敢肯定是哪一边最早开始实行的了,不过一样的落后啊【唉】
如果说是元人西征的时候看到了西方这种特殊的制度,呵呵,果然害人不浅
第162章 和议
宝庆二年,大宋的都城临安, 接待了一群来自蒙古国的使者, 为首之人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嫡出幼子拖雷。
虽然拖雷之下还有弟弟,但是他是成吉思汗嫡出子中最小的一个, 按照蒙古的旧习俗, 幼子跟在父母身边守家业,拖雷在蒙古军中掌握了大部分的军权, 很得其父的看重。
但是蒙古毕竟已经立国了,不能再遵守从前的旧习, 于是在随父西征之前, 成吉思汗召集诸兄弟与子嗣, 商定继承人,最终将人选定为嫡出的三子窝阔台。
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是在其妻被敌对部族掳走之后所生的,“术赤”又有客人之意, 他的血统成谜连大宋这边都知道了,商定继承人的时候, 就排除了他。
按理说之后的继承人应该轮到铁木真的次子察合台,但是察合台在商定继承人的时候和术赤争吵了一番, 举荐的时候, 又没好意思提自己的名字,而是推举了三弟窝阔台,于是最后哑巴吃黄连,其他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不管这是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想法——窝阔台成为了铁木真的汗位继承人,而拖雷这个按照蒙古旧俗应当继位的幼子因为年龄过小难以服众失去了机会。 ↑返回顶部↑
如果不看金国那繁重的岁币以及之前金宋两国的世仇的话,它和西夏就是大宋面对蒙古最真切的保障。
如今的金国国君、未来的金哀宗完颜守绪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了和大宋交好,只可惜,后来金人在蒙古的攻击下渐渐难以抵挡,竟然选择了向大宋下手,这也是金国亡国之前,想要和宋人求助却惨遭拒绝的原因,他手底下的人控制不住自己,宋人虽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因为宋金世仇的存在,本就对他们的观感不好,金人还想像从前一样吸大宋的血、吃大宋的肉,宋人对他们的恶感自然越来越强烈。
宝庆二年,正月初五,天基节。
虽然是天子的生日,但是先帝宁宗的三年丧期没过,这一年的天基节和宝庆元年的天基节一样,规模不大,只是小规模地庆祝了一下。
这一年的天基节唯一的好处就是官员们能放假,毕竟天子的生日是官方规定的节假日之一。
宝庆二年的大宋,因为权相史弥远的离世,以及蒙古对西夏与金的威胁,而显得分外安静祥和,甚至是歌舞升平。
荣王赵与芮被召进宫中伴驾,只是官家的生母全氏并无尊封,只是按照次子的名头,外头称呼为荣王太妃,要说安分守礼,是再没有比当今官家守礼的人了。
他虽对生母很好,入继为嗣沂王之后常派人往绍兴府老家去看望生母,但是没有做出格的事情、将生母接来同住,登基为帝后,也一直尊奉的是慈明殿的皇太后杨氏,可以说,在大臣们看来,和仁宗年间入继后就搞了一次濮王之议的英宗相比,现任官家显然很有孝宗遗风,过继之后对过继得来的母亲十分尊重,仁孝宽厚。
虽然只是小规模地庆祝天基节,但是皇城之外也放了烟花,和后世常见的单纯的炸成花朵状的烟花比,大宋的烟花精巧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连龙凤图案都能营造出来,另有祥瑞的庆云状烟花以及其他的特色烟花。
赵昀领着一群人亲自登上宫城的城墙,若不看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内忧外患,真可以称得上一句江山如画、锦绣繁华了。
史弥远毕竟已经死了,赵昀慢慢地开始处理起他的党羽,大宋一向是不对士大夫下手的,说得好听的,就是大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就是说,文官再怎样坏事做尽,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被贬到穷苦之地为官罢了。
贬到苦寒之地为官换而言之就是变相杀人,但是到底有活命的机会,赵昀不喜欢这样,大宋对文官和武官的区别态度太鲜明的,若是文武皆然也就罢了,偏偏对文官这么区别对待,造成了一大堆的人有恃无恐,两宋这么多年,关于文官受罚,最可能被处死的案子,竟然是苏东坡的乌台诗案,还真是令人侧目呢。
赵昀在国内动手的时候,三月份,突然接到原本发展的暗卫汇报的消息,说是蒙古的成吉思汗有意与大宋接触。
宋蒙接触在嘉定十七年前早已有之,只不过因为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在完颜守绪登基之后就没有再进行接触。
成吉思汗后来战死于西夏之地,在临死前制定了蒙古之后的发展计划,其中一条就是联宋灭金,这足以说明他自己本人也是有这个想法的。
汉人带给成吉思汗的是发达的文明,他想到与宋人交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成吉思汗现在还在打西夏,但是他百忙之中还派了使臣来大宋,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如果非要追究原因的话,大概和赵昀私下里持续不断地派去蒙古的人有关系。
如果非要找理由,也能强行解释一波。
西夏原本依附蒙古,如今他们背叛了蒙古与金国联合,成吉思汗为了彻底地打垮金国,才会在战事僵持的情况下率军西征,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而大宋,说得难听点,是金国的钱袋子,成吉思汗掠夺那么多西方小国,也不能和大宋的财富相比,在已经预定了金国为目标的情况下,他想要和大宋交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被他派来的是一直留在他身边、掌握了极多兵力的幼子拖雷,就显得成吉思汗对大宋的重视已经过度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哥、二哥是兄弟之间互称排行,直接称二弟,结合时代背景的特色称呼,不知道为什么怪怪的。
汉人在元人统治时期有摔头胎的习俗,讲道理,西方的初夜权什么的,看到元人之后,我都不敢肯定是哪一边最早开始实行的了,不过一样的落后啊【唉】
如果说是元人西征的时候看到了西方这种特殊的制度,呵呵,果然害人不浅
第162章 和议
宝庆二年,大宋的都城临安, 接待了一群来自蒙古国的使者, 为首之人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嫡出幼子拖雷。
虽然拖雷之下还有弟弟,但是他是成吉思汗嫡出子中最小的一个, 按照蒙古的旧习俗, 幼子跟在父母身边守家业,拖雷在蒙古军中掌握了大部分的军权, 很得其父的看重。
但是蒙古毕竟已经立国了,不能再遵守从前的旧习, 于是在随父西征之前, 成吉思汗召集诸兄弟与子嗣, 商定继承人,最终将人选定为嫡出的三子窝阔台。
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是在其妻被敌对部族掳走之后所生的,“术赤”又有客人之意, 他的血统成谜连大宋这边都知道了,商定继承人的时候, 就排除了他。
按理说之后的继承人应该轮到铁木真的次子察合台,但是察合台在商定继承人的时候和术赤争吵了一番, 举荐的时候, 又没好意思提自己的名字,而是推举了三弟窝阔台,于是最后哑巴吃黄连,其他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不管这是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想法——窝阔台成为了铁木真的汗位继承人,而拖雷这个按照蒙古旧俗应当继位的幼子因为年龄过小难以服众失去了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