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2 / 4)
所谓天可汗,乃是给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尊称,李源用在他身上,是对他的功绩的莫大尊崇,李隆基怎会不高兴呢?
“你若是想证明给八郎看,何必到前方这么危险的地方去?去了,又会有人说你像那些纨绔子一样,不过是去分润军功的。况且这回的主帅和副帅都已定下了,朕也不能朝令夕改。要不然,朕就给你一支禁卫,让你领宿卫皇宫之职好了。”李隆基这么说着,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
然而李源却是一口回绝了:“那又没甚么意思,若是此行不成,阿耶下次带我们去围猎好了,我多猎一些回来,胜过八郎,比这要好多了。还是阿耶你看得明白,孩儿不过是一时意气罢了,孩儿说实话,阿耶可不能笑我,其实上了奏疏以后我就后悔了,阿娘也把我叫去骂了一通,还好阿耶没答应呢!”
李隆基自然是笑着应了。
不过还要打趣他:“朕这宫中的禁卫可不似你想的那么简单,你才见识了多少,便在那儿说没意思?”
“左右不过是一群亲贵子弟嘛。除了他们,陈将军太闷,葛将军太滑,王……霍国公嘛,太过于恃气凌人了。”在轻飘飘地将前头自请出征的事情推过去以后,李源终于进入了正题,开始引导李隆基走向他设计的第一段对话,以实现他的第一个目的。
作者有话要说: 啊,把九郎变成天然黑以后,剧情果然就顺了起来呢,可怜的太子同学很快就要落幕了,李源这么名字很快就能改了,啊,我还是觉得李一这个名字霸气!
第151章 毛仲
和一直到天宝年间迫使玄宗皇帝赐死杨贵妃之后才为后人所熟知的陈玄礼不同, 王毛仲是一个在开元年间煊赫一时之后就黯然落幕的角色。
开元年间的杰出人物太多,比能力, 他比不过文官集团中的佼佼者——而史书是文官们编纂的,他们描述的主体,当然是自己这一方的人——比穷凶极恶或者为人唾骂, 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也要比他出彩得多。
王毛仲幼年因父罪而全家被贬为奴, 幸运的是,他成为了李隆基的仆人,等到李隆基登基之后,作为潜邸旧臣, 王毛仲也一路平步青云。
一直到开元十八年之前,为李隆基成为夺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王毛仲都是李隆基面前的红人,但是其言行却愈发骄奢,对待皇帝身边的内侍近臣, 态度也很恶劣,也因此,他早已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最为憎恶王毛仲的人之一,就是天子李隆基心腹中的心腹,高力士。
王毛仲贪得无厌,被捧得多了,也就忘了自己的本分。
他有两个妻子, 发妻和后娶的平妻,两个妻子都被李隆基封为国夫人,而其子嗣更是稚龄便得五品之官职, 他本人更是连连被加官进爵,几至于封无可封。
李源在和李隆基的对话里,说了三个宫中禁卫的统领,所谓的陈将军是指陈玄礼,此人一直本分守几,颇得李隆基信任,到了天宝年间,天子西逃的时候,更是让他掌管总禁军,可见对其之信任;葛将军是指葛福顺,霍国公说的就是王毛仲,虽然葛福顺和王毛仲如今依旧被天子所宠信,但是很快,他们就要黯然落幕了,李源此时提起这件事,也是有原因的。
去年,也就是开元十七年的年中,王毛仲与同样掌管禁卫的龙武将军葛福顺结为姻亲,引起了一批朝臣的不满。
吏部侍郎齐瀚就在禁中对李隆基言说了他的担忧“福顺典禁兵,不宜与毛仲为婚。毛仲小人,宠过则生奸”,只可惜,这种本来应该是不足为外人道的禁中语,又被泄漏了出去,齐瀚和大理丞麻察说了这件事,于是原本答应齐瀚“朕徐思其宜”的天子以齐瀚、麻察二人离间君臣为由贬官。
可以说,一直到开元十七年,甚至是开元十八年的这个时候,天子对王毛仲还是有一定的信任存在的。
但是,以天子的疑心病,再加上王毛仲丝毫不收敛的行为,最后的结果会怎样已经很明显了。
被剧透了一部分的李源,可是和太宗李世民特意演习了一番,再由则天皇后她老人家倾情补完,才安排好了这个篇目,作为由头的王毛仲虽然不是李源的主要针对目标,但是作为引子,他是必须要倒霉的。
在李源身边的阿飘祖宗,中宗和睿宗两个人性子软,高宗也很慈眉善目,无论是从平生功业还是为人处事来看,和李隆基最有相似之处的应当是太宗皇帝李世民,而则天皇后她本人是混后宫出身的,宫斗一把好手,两方相加,李源大致已经摸清楚了李隆基可能有的心理反应,也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
拉王毛仲下水,除了因为他迟早自寻死路被天子厌弃,还因为要卖人情给高力士。
要不然,朝中能作为李源目标的人多的是,或者直接拿他的兄弟开刀,也比现在动王毛仲这个天子宠臣要好。
说实话,这其中种种不过是为了利益最大化罢了。
李源挑王毛仲作为话头,李隆基当然会有兴趣。
说实话,王毛仲和李隆基的后宫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他这人甚为狂傲,连时常见面的天子近臣兼红人高力士都不给什么好脸色,能指望他去巴结后宫中的皇妃?
后世说奸相李林甫与武惠妃相勾结,残害了李隆基的头一个太子并鄂王、光王这三个儿子——因后来他们一齐被废,又齐称“三庶人”——可那也得看身份啊,李林甫姓李,却不是五姓七望的那个李,他是正正经经的李唐宗室,高祖皇帝李源的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的曾孙。
说句难听的,王毛仲他是当今天子一手捧起来的心腹,哪能这么想不开,在天子盛年的时候就扶持某个皇子消耗自己的圣宠?
所以他和皇子们并没有甚么利害关系存在,正是因为如此,李源此时提起他来,才没让天子又猜忌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
“你若是想证明给八郎看,何必到前方这么危险的地方去?去了,又会有人说你像那些纨绔子一样,不过是去分润军功的。况且这回的主帅和副帅都已定下了,朕也不能朝令夕改。要不然,朕就给你一支禁卫,让你领宿卫皇宫之职好了。”李隆基这么说着,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
然而李源却是一口回绝了:“那又没甚么意思,若是此行不成,阿耶下次带我们去围猎好了,我多猎一些回来,胜过八郎,比这要好多了。还是阿耶你看得明白,孩儿不过是一时意气罢了,孩儿说实话,阿耶可不能笑我,其实上了奏疏以后我就后悔了,阿娘也把我叫去骂了一通,还好阿耶没答应呢!”
李隆基自然是笑着应了。
不过还要打趣他:“朕这宫中的禁卫可不似你想的那么简单,你才见识了多少,便在那儿说没意思?”
“左右不过是一群亲贵子弟嘛。除了他们,陈将军太闷,葛将军太滑,王……霍国公嘛,太过于恃气凌人了。”在轻飘飘地将前头自请出征的事情推过去以后,李源终于进入了正题,开始引导李隆基走向他设计的第一段对话,以实现他的第一个目的。
作者有话要说: 啊,把九郎变成天然黑以后,剧情果然就顺了起来呢,可怜的太子同学很快就要落幕了,李源这么名字很快就能改了,啊,我还是觉得李一这个名字霸气!
第151章 毛仲
和一直到天宝年间迫使玄宗皇帝赐死杨贵妃之后才为后人所熟知的陈玄礼不同, 王毛仲是一个在开元年间煊赫一时之后就黯然落幕的角色。
开元年间的杰出人物太多,比能力, 他比不过文官集团中的佼佼者——而史书是文官们编纂的,他们描述的主体,当然是自己这一方的人——比穷凶极恶或者为人唾骂, 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也要比他出彩得多。
王毛仲幼年因父罪而全家被贬为奴, 幸运的是,他成为了李隆基的仆人,等到李隆基登基之后,作为潜邸旧臣, 王毛仲也一路平步青云。
一直到开元十八年之前,为李隆基成为夺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王毛仲都是李隆基面前的红人,但是其言行却愈发骄奢,对待皇帝身边的内侍近臣, 态度也很恶劣,也因此,他早已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最为憎恶王毛仲的人之一,就是天子李隆基心腹中的心腹,高力士。
王毛仲贪得无厌,被捧得多了,也就忘了自己的本分。
他有两个妻子, 发妻和后娶的平妻,两个妻子都被李隆基封为国夫人,而其子嗣更是稚龄便得五品之官职, 他本人更是连连被加官进爵,几至于封无可封。
李源在和李隆基的对话里,说了三个宫中禁卫的统领,所谓的陈将军是指陈玄礼,此人一直本分守几,颇得李隆基信任,到了天宝年间,天子西逃的时候,更是让他掌管总禁军,可见对其之信任;葛将军是指葛福顺,霍国公说的就是王毛仲,虽然葛福顺和王毛仲如今依旧被天子所宠信,但是很快,他们就要黯然落幕了,李源此时提起这件事,也是有原因的。
去年,也就是开元十七年的年中,王毛仲与同样掌管禁卫的龙武将军葛福顺结为姻亲,引起了一批朝臣的不满。
吏部侍郎齐瀚就在禁中对李隆基言说了他的担忧“福顺典禁兵,不宜与毛仲为婚。毛仲小人,宠过则生奸”,只可惜,这种本来应该是不足为外人道的禁中语,又被泄漏了出去,齐瀚和大理丞麻察说了这件事,于是原本答应齐瀚“朕徐思其宜”的天子以齐瀚、麻察二人离间君臣为由贬官。
可以说,一直到开元十七年,甚至是开元十八年的这个时候,天子对王毛仲还是有一定的信任存在的。
但是,以天子的疑心病,再加上王毛仲丝毫不收敛的行为,最后的结果会怎样已经很明显了。
被剧透了一部分的李源,可是和太宗李世民特意演习了一番,再由则天皇后她老人家倾情补完,才安排好了这个篇目,作为由头的王毛仲虽然不是李源的主要针对目标,但是作为引子,他是必须要倒霉的。
在李源身边的阿飘祖宗,中宗和睿宗两个人性子软,高宗也很慈眉善目,无论是从平生功业还是为人处事来看,和李隆基最有相似之处的应当是太宗皇帝李世民,而则天皇后她本人是混后宫出身的,宫斗一把好手,两方相加,李源大致已经摸清楚了李隆基可能有的心理反应,也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
拉王毛仲下水,除了因为他迟早自寻死路被天子厌弃,还因为要卖人情给高力士。
要不然,朝中能作为李源目标的人多的是,或者直接拿他的兄弟开刀,也比现在动王毛仲这个天子宠臣要好。
说实话,这其中种种不过是为了利益最大化罢了。
李源挑王毛仲作为话头,李隆基当然会有兴趣。
说实话,王毛仲和李隆基的后宫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他这人甚为狂傲,连时常见面的天子近臣兼红人高力士都不给什么好脸色,能指望他去巴结后宫中的皇妃?
后世说奸相李林甫与武惠妃相勾结,残害了李隆基的头一个太子并鄂王、光王这三个儿子——因后来他们一齐被废,又齐称“三庶人”——可那也得看身份啊,李林甫姓李,却不是五姓七望的那个李,他是正正经经的李唐宗室,高祖皇帝李源的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的曾孙。
说句难听的,王毛仲他是当今天子一手捧起来的心腹,哪能这么想不开,在天子盛年的时候就扶持某个皇子消耗自己的圣宠?
所以他和皇子们并没有甚么利害关系存在,正是因为如此,李源此时提起他来,才没让天子又猜忌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