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167节(3 / 4)
她连做针线的心思都没有了,就那么陪着穆二胖,看着他该吃吃该睡睡,就那么无风无浪地到了第二天发卷的时候。
会试第二场,就没有诗赋了,考的是五道史论题和二道策论题。
考史论,也就是提取一些关于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事迹,让举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论一论得失。
从某种程度来说,跟策论那些考的是一样的东西——即政治嗅觉。
穆二胖只诗文上是短板,过去数月也做了不少史论题,劳不语和梅若初都不在这上头替他操心。
所以穆二胖看完卷子之后,心情依旧十分不错,很快就开始对着题目打腹稿了。
打好腹稿,拿到试卷的当天上午,穆二胖就开始下笔了。
他那边确实看得出是没有一丝邪风的,连纸镇都没用上,也不用担心磨出来的墨被风吹干,或者笔尖的墨滴被吹落到卷子上,所以他并不写写停停的,而是十分连贯的作答。
因此答题速度比其他人里最快的梅若初,还快上不少。
到了入夜之前,他就已经写好了三道。
而他吃过晚饭之后,也并不再点蜡烛熬夜,而是直接睡下了。显然后头还没写的题,他也已是成竹在胸,不需要再点灯熬油的冥思苦想了。
但他越是这般顺利,沈翠就越是不安心,第二天等到他写最后两题的时候,她就比对着他和梅若初的卷子去看。
史论最后一题,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周唐指的是周朝和唐朝。外重内轻则是说,周朝实行诸侯分封制,结果造成诸侯做大,各自为政,周天子皇权形容虚设的局面。而唐朝则实行藩镇制,则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秦魏指的是秦朝和北魏,这两个朝代跟周唐相反,‘外轻内重’,权利集中于皇帝手中,但中央集权的效果并没有比封建制和藩镇制好多少。
各有得论,也就是让举子来结合分封制、藩镇制等,来论一论前朝制度的得失了。
一番比对,沈翠这半桶水已经评判不出,他们谁写的更好,但确定他俩在写的是内核是一样的。
穆二胖并没有偏题。
她一个恍神的工夫,穆二胖跟梅若初都已经写完了最后一道史论题,开始写策论题了。
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这句话直接把沈翠看懵了,到底是在书院里耳读目染这么久的,她很确定这句话不是《四书五经》上的原文。
不过懵的也只有她这外行人了,穆二胖和梅若初都已经在打腹稿了。
穆二胖还保留着先想出处,想到后,写在稿纸上提醒自己的习惯。
所以此时他手边的稿纸上写着——《尚书》孔安国注: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原来这出处确实不在书上原文里头,而是别的经学家对《尚书》的注解。
后头对着穆二胖和梅若初提笔写下的内容,沈翠就知道这题问的类似该不该‘疑罪从无’的问题。
同样,两人都是先以尧舜禹等古来的圣贤明君为例,赞扬仁政的重要性。
又结合了本朝的时事,对‘疑罪从无’表示了赞同。
依旧是都稳扎稳打,发挥了正常水平,没有任何疏漏。
沈翠越发奇怪了,想着难道是这次不能把梅若初的试卷来当正确答案看了?他其实也被法则影响了? ↑返回顶部↑
会试第二场,就没有诗赋了,考的是五道史论题和二道策论题。
考史论,也就是提取一些关于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事迹,让举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论一论得失。
从某种程度来说,跟策论那些考的是一样的东西——即政治嗅觉。
穆二胖只诗文上是短板,过去数月也做了不少史论题,劳不语和梅若初都不在这上头替他操心。
所以穆二胖看完卷子之后,心情依旧十分不错,很快就开始对着题目打腹稿了。
打好腹稿,拿到试卷的当天上午,穆二胖就开始下笔了。
他那边确实看得出是没有一丝邪风的,连纸镇都没用上,也不用担心磨出来的墨被风吹干,或者笔尖的墨滴被吹落到卷子上,所以他并不写写停停的,而是十分连贯的作答。
因此答题速度比其他人里最快的梅若初,还快上不少。
到了入夜之前,他就已经写好了三道。
而他吃过晚饭之后,也并不再点蜡烛熬夜,而是直接睡下了。显然后头还没写的题,他也已是成竹在胸,不需要再点灯熬油的冥思苦想了。
但他越是这般顺利,沈翠就越是不安心,第二天等到他写最后两题的时候,她就比对着他和梅若初的卷子去看。
史论最后一题,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周唐指的是周朝和唐朝。外重内轻则是说,周朝实行诸侯分封制,结果造成诸侯做大,各自为政,周天子皇权形容虚设的局面。而唐朝则实行藩镇制,则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秦魏指的是秦朝和北魏,这两个朝代跟周唐相反,‘外轻内重’,权利集中于皇帝手中,但中央集权的效果并没有比封建制和藩镇制好多少。
各有得论,也就是让举子来结合分封制、藩镇制等,来论一论前朝制度的得失了。
一番比对,沈翠这半桶水已经评判不出,他们谁写的更好,但确定他俩在写的是内核是一样的。
穆二胖并没有偏题。
她一个恍神的工夫,穆二胖跟梅若初都已经写完了最后一道史论题,开始写策论题了。
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这句话直接把沈翠看懵了,到底是在书院里耳读目染这么久的,她很确定这句话不是《四书五经》上的原文。
不过懵的也只有她这外行人了,穆二胖和梅若初都已经在打腹稿了。
穆二胖还保留着先想出处,想到后,写在稿纸上提醒自己的习惯。
所以此时他手边的稿纸上写着——《尚书》孔安国注: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原来这出处确实不在书上原文里头,而是别的经学家对《尚书》的注解。
后头对着穆二胖和梅若初提笔写下的内容,沈翠就知道这题问的类似该不该‘疑罪从无’的问题。
同样,两人都是先以尧舜禹等古来的圣贤明君为例,赞扬仁政的重要性。
又结合了本朝的时事,对‘疑罪从无’表示了赞同。
依旧是都稳扎稳打,发挥了正常水平,没有任何疏漏。
沈翠越发奇怪了,想着难道是这次不能把梅若初的试卷来当正确答案看了?他其实也被法则影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