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据说宋书双写论文很厉害,每年都能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知名法学刊物上发表十多篇论文,其中,光在北大创办的知名法学刊物《中外法学》上发表的论文就不少于五篇。
  更厉害的是,据说宋书双从不剥削和利用学生的研究成果,所有论文都是她自己构思和写出来的,甚至连大量的论文资料都是亲力亲为,几乎不让学生帮任何忙,哪怕是跑腿查资料。
  对于这种真有才华和气度的老师,学生们还是很容易产生崇拜情绪的,更何况宋书双还长得比较漂亮,性格又温和。也正因为如此,宋书双才在法学院享有这么高的人气,虽然她更愿意潜心做学问,但院长还是指定她担任了好几届班主任。
  范飞觉得宋书双长得有些像台湾作家三毛,特别是气质和性格像,所以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对这位双女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我们法学院今年的新生中有三位省文科状元,我们班就有一位。他叫范飞,是天南省的文科第一名。”出乎范飞的预料,宋书双在第一节课上就把范飞拎出来亮相了。
  范飞只好满脸笑容地站起来,在同学们惊异和羡慕的眼光里,向新同学们点头示意,就差三鞠躬了。
  虽然宋书双很民主地让同学们挑选第一任班干部,范飞也很心虚地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当班干部,但既然双女王隆重介绍了范飞,所以同学们的投票都相对集中,范飞最后还是被推到了学习委员的位置上,变成了“范委员”。
  范飞脸上挂满笑容,貌似十分愉快地光荣就职,心中却叫苦不迭,因为学习委员一般要负责考勤和课堂纪律,这样一来,上课时开小差、看闲书都会显得太不以身作则了,更何况逃课?
  好在宋书双接下来的一番话,让范飞既吃惊又放松。
  “我喜欢直来直去,所以就直说了。我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大学不会像中学那样强调课堂纪律和搞填鸭式教学,所以相比起来要自由很多,轻松很多,咱们北大也不例外。”宋书双开门见山地说道,“在大学里,我们更强调个人学习的自觉性和自由选择性,我们法学院也不例外。虽然我们不建议学生迟到,但是,如果你迟到了,并担心会影响老师和同学的听课,你可以不进来,选择去图书馆看看书,或者去未名湖畔听听鸟语,闻闻花香,都是可以的。你不来上课,也没人会记你旷课。”
  听了这段话,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范飞更是觉得无比的轻松,当然也有一些惊讶。
  “法学知识是很强调理论性和严谨性的,因此听起来难免有些枯燥。假如你觉得听课没意思,那很简单,你可以选择不听,那没什么的。别的老师我不敢保证,如果是我的民法课,你如果觉得没意思,那就不用听了。否则对你对我,上课都会变成一种折磨……”宋书双面带着恬静的笑容,再次说出了让同学们震惊无比的话。
  就连范飞一时间也觉得脑袋有些短路了,他知道大学是比较自由的,北大的自由风气更甚,但没想到竟会自由到这种地步——作为班主任,居然赞成甚至鼓励学生旷课!
  宋书双看着张着嘴巴发呆的学生们,微微一笑,又说了另一句话:“不过我还有两点建议,第一,尊重知识和尊重老师,就是尊重你自己,也是尊重你过去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尊重你在大学里度过的这四年光阴,尊重你以后几十年作为法律人的未来生活。第二,你可以不喜欢听课,但你一定要多看书,还要勤听讲座!”
  听了这两句话,学生们这才明白,宋书双是在玩先抑后扬和欲擒故纵的游戏,于是都心中释然了——原来双女王还是希望同学们努力读书并保持良好纪律的,她说的可以旷课只是一颗烟雾弹罢了。
  学生们这么理解宋书双的话并不奇怪,毕竟在学生们的惯性思维中,没有哪个老师会容忍旷课的。也因为如此,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几乎没有学生旷课,除了范飞和顾天翔。
  范飞和顾天翔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把这学期的课本都自学完毕了,对法律的起源和发展也算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这之后,两人便开始旷课。
  因为有了双女王在第一节课上说过的那番话,他们俩人旷课的程度只能用肆无忌惮来形容。整整半个月,同学们都没在教室里见到过他们的学习委员……
  在教室里老老实实上课的同学们自然很鄙视范飞和顾天翔,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对于宋书双的那两点建议,倒是范、顾二人执行得最好,也理解得最深刻。
  范飞虽然旷课,但并不是去玩,而是拉着顾天翔一起去北大图书馆看书,另外去听形形色色的各种讲座,倒也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也就是通过这半个月的旷课,范飞才真正体会到了双女王那番话的深意——上课是按部就班的学习,而自由看书和听讲座,却可以真正地开启智慧,从“要我学”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我要学”的自主型学习。
  范飞现在正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营养,并很快地适应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
  范飞一向很尊重知识,包括看上去很枯燥无味的法学知识。因为他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就如同他学到的催眠知识,便轻易地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至于这些看似枯燥的法学知识,也都是前辈们毕生的心血结晶,甚至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从西方引进和捍卫的人类文明精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学知识奠定了现代社会的基础。如果没有宪法中规定的国家主席任期制度,或许现在的华夏国还是一种类似于皇帝传位般的世袭制……
  在华夏国的几千年历史中,一向只强调人治,而不怎么注重法治,所以总是动荡不已,这一点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近年来还提出了“要法治不要人治”和“依法治国”的口号,当然,这些口号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口号,一直没得到完全的贯彻和实现,依然路漫漫而修远兮。
  而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北大起了很重要的思想种子库作用。
  在华夏国的法学教育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是历史最悠久的。1898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在戊戌新潮中诞生,是华夏国第一所高等学校,京师大学堂从一开始就在专门学第三门“高等政治学”内设有法律学课程。而从成立之初,北大人就致力于引进西方比较完善的用法律治理国家的理念和相应的法学体系,试图扭转华夏国的人治局面。
  然而,北大人的努力曾被多次历史事件打断,差点毁于一旦,只是在北大人的努力和坚持下,才保全了一部分成果。
  1937年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南迁,于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春又迁往昆明,改校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不但损失了很多珍贵书籍和研究成果,而且法律学系的部分师生奔赴抗日前线后,也折损了不少法律精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