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福娃会种田 第78节(2 / 4)
周建这个孙子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周里正无可奈何。他一直想家里出个读书人,改变家里的身份。可是摊上兵祸又逃荒,现在周立堪堪要成才,他也没办法只能可着劲的供着。这対老二家是不公平。可是不公平又能怎么办呢,老三还未娶亲逃荒路上就没了,不是更不公平。
大儿媳妇来和他说周明该成亲了。周里正叹气,也知道不能耽误孙子。可是周立还没考出来,周明成亲至少要三四两银子。他是能拿出来,可是拿出来后呢。家里也住不下,又要建新房子。又是一笔开支。
周里正道:“等周立考上县学,就半年时间了,之后给周明说亲。”周明和周郡差不多岁数,实在是不能耽搁了,耽搁下去,周立和周明这兄弟俩恐怕有了龃龉和隔阂。战事一结束,家里的鸡鸭蛋又能流转开来,家里的豆腐也能做下去。加上土地收入,不大不小的熬一熬也能接下去。这两次服徭役都是周二贵和周明去。如果半年后周立没考上县学,就去服徭役,读书的事情就要缓缓了。
周里正细细的在心里思量着。随后又想到之后的事情,他曾建议郑村长大家一起凑钱在村里建个磨坊,省的磨稻磨面粉还要去大姜村,给别人钱,耽搁这么长时间。但是郑村长不为所动说费钱,村里人口也不多,不用麻烦了。
周里正不禁在心里暗骂他见识短浅。磨坊一建,村子里又多了个活计,每日他们村去大姜村磨面粉,少不得要往大姜村和蔡湖村边上的集市上走一圈,换点东西回来,这不就是人气?白白给人家大姜村。他家里有小的石磨,磨一点小麦是可以的,但是大规模用就不够,而且费劲了。
他前年力排众议买了头牛回来,轮流养着,这两年地里的土地翻新,犁地给他们省了多少事,多少力气。有些工具就要做,一旦入手就事半功倍。但是这磨坊,要是郑村长不出面牵头,他要靠自己的能力还真建不起来。就算建造起来了,村民们要用,一直收钱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大姜村收钱那是说收给人家村的,也有人偶尔去一次根本不给的,只有用很多次的才会给钱。
周里正琢磨着,转而见到周妮和周娇带着帽子从河边走来,挎着小篮子。两人见到他打招呼,喊爷爷。周里正嗯了一声,问周娇:“你哥呢?”
“在家烤火呢。爷爷,我去喂鸡了。”
“娇娇,你喂完鸡回家告诉你哥一声,让他下午来我这一趟。”
周娇也没问什么事,答应了。他带着周郡周立带着鸡蛋和一小袋细面粉和一只活鸡,去了郑村长家,赵礼也在,然后一起吃了点晚饭,在饭桌上再次提起建磨坊的事情。村里修的祠堂年年都修缮维护,但是祠堂两边是空着的。直接在那修了一个小磨坊也占据不了多少地。
一个滚石墨要三两五钱银子。别的他们架子这边他们可以自己做,王冬嵩就可以做。搭个磨坊他们用土坯和山上的木头,每家再出一点茅草,很快就能完成。三两五钱银子每家不到六十文就能搞定。但是郑村长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恐怕拿不出来几文钱啊。他说的也是事实,虽然战事停了,但去年老天爷不赏脸,现在他们都靠着种下的菜充饥。
不过郑村长收下了周里正的礼物,知道他拿的这些东西现在是硬通货,话风就有了松动,说着开春后他和乡亲们说说。
赵礼道:“这事是得要和乡亲们说说。早前我们想把村里的河往下挖一段,赵五家那几个兄弟不同意,就一直耽搁到现在也没挖。现在村里的几个小子又分到了地,以后灌溉也是个问题。”他家大孙子今年就是分到地的一员,那块地他看了地势高,以后可不容易放水灌溉。
周郡听他们嘀嘀咕咕的,知道周里正带他来是敲边鼓的,建个磨坊是好事,就像能打个水井一样。河里的水不怎么干净,每到夏天都有小孩子喝了生水拉肚子的,不过家长们也不当回事,拉着拉着就过去了。
周郡用木炭净化水,但是洗衣服洗尿布赶鸭子洗菜什么的都还在一条河里,寻思着更不自在。但水井太贵了,也就搁置了。建个磨坊倒是可以的。郑村长推三阻四的,不过就是因为他懒得做,让村民们出钱不容易,每个人都有小心思,容易扯皮,而且出力不讨好。
他看了看饭桌上的几个人,说起了孙里正六十岁了吧,要是他下去了不当里正了,不知道要选谁。这话一出,饭桌上的几个人脸色就变了。特别是郑村长心思一动,几个人就这个话题说了半天。周里正笑着看了周郡一眼,这小子精啊。周郡说这个就是暗示郑村长可以去争一争里正的位子。但是你要怎么争,首先要得民心,要为村民做好事,要德高望重,要有人服你。
等他们出来后,赵礼还没走。赵礼対郑村长也说孙里正年纪大了,身体嘛就那样,没几年能为村民们服务了。他想让自己大儿子接任他的位子,可是他大儿子才多大,上任了肯定不能服众。也劝郑村长争这个位子。郑村长哪里不想争啊,可是自己资历浅,只在下营村这头有威信。前几年赵家那些人还和他杠。大姜村那边他插不进去,他也无可奈何。
但今天听几个人一分析,也不是不可能,他女儿嫁到了城里老员外家,给老员外生了一儿一女,原配没有生子,现在外孙是唯一的子嗣。老员外和县衙有关系,运作运作不是不可能。他又想到刚才周家人说的在村里修水利修路建磨坊,这都是好事。成了之后,他们村就不用老去大姜村忙活,村子也活起来,田好种了,富裕了,女娃都会嫁进来,那么人口不就是更多了嘛。
郑村长心头火热起来,和赵礼商量,又找来自己儿子和侄子。开春后就找几个人疏通那条河渠,挖了小沟渠还是能做到的。至于磨坊,也可以建,建了之后,周家村那些人肯定是感激他的。三两银子,周家人那边出一两,他这边出一两,再找村子里的富余的出,凑合凑合。没出钱的就出力,以后大家一提起来就说他的好处。
周郡対于建造磨坊也是举手赞同,因为他想种芝麻,榨油,还有大豆,也想尝试着榨油。这些都需要磨坊的。豆腐他是不做了,但是豆浆和豆腐脑还是要喝的。白花花热腾腾的豆腐脑,淋上一层麻油,撒上芝麻碎和细盐及葱花,要是再有辣椒油放上一勺,入口即化。味道别提多鲜美了。
年后又下了一场大雪,雪融化后,白茫茫逐渐消失,嫩绿小草冒出头来。春天即将来临,马上就能脱去厚重的冬装了。这个时候学堂开学了,周娇和路云都不打算去上学了。周郡把路拾送去学堂了,这回上的是一整天。周娇喃喃道要去铺子新开张,周郡还没同意,说家里要开荒。同时,路嫂子也要继续休养身体。他和路嫂子谈了一次,路嫂子愿意去铺子,但是她的身体现在虽然能在家里活动了,偶尔做个饭什么的,但是一走起路来三步两喘的,去了也是给人添麻烦。
她推荐了周明,但是周郡不太愿意。周明去了,周家人都知道了,他不太想和周里正他们牵扯太深了。两家本来感情很深厚,可是一旦牵扯到利益了,就很难说清楚了。选路嫂子是因为路嫂子和路阳需要帮助,二是路嫂子拎的清楚,又是个女性,和周娇能够同住一起,也能够教导周娇一些女性的事情。
至于他要读书考县学的事情,打听清楚了,县学考试在七月进行。周郡算好了,赵雍先备考复习打听清楚,等到三月分他把事情一交,直接和赵雍搬进镇子上的院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闭门读书。全心全意地备考三个月。
前期赵雍已经读的透了,后头教教他。而且他们还有柳工呢。正月初十他带着路拾去柳工那拜年的时候,也说了想考县学的事情。柳工一听就很高兴,考入县学,那么路拾也会跟着来县里读书。说不定周郡会同意让路拾来府里读书。现在在乡下,路拾一人在这里,家里肯定不放心的,但要是都搬到城里来呢。
战事一平,吉县城里人气就足了。周郡他们这个年关在家里没少做东西,赵兰和赵婶娘,周娇和路云又捣鼓了许多杂货。一股脑地搬进铺子里,周郡送走赵雍后,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卖货生涯。周娇上半天学,回来后鸡鸭她养着,操持家里,路云就专心开垦荒地顺便翻土忙地里的活,路拾放学回来也帮忙。大家都忙得很。
二月二龙抬头,朝廷发圣旨,让西南节度使宋麒麟正式收兵,带着赵王世子入京。同时宣豫章王入京封赏。而且还派使臣去收复失地,安顿治下的百姓。这消息一出来百姓们彻底欢呼了,这意味着天下太平了,商人以后行商也可以去置州平城了。有许多逃荒在外的人还在打听朝廷会将原先赵王的封地给谁,是朝廷自己派人治理,还是又分封什么王,他们原先的土地怎么办,他们还能不能回去。
周郡心想,就算能回去,他也不想回去了。不过肯定很多人不这么想,故土难离,要是真的能回去,说不定很多人愿意回去呢。
二月份一到,万物复苏,转眼间到了春耕时候了,周郡看铺子里的货卖的差不多了,就关了铺子,直接回家种地。
春耕一结束,大家都累得够呛。这个时候就深深感觉到,为什么古代大家都爱生孩子,因为没有机械化,就是人多力量大。他们都干完了,路阳一个人还在地里干呢。唉,就算有了牛,犁地翻土可以省事,但是其余的还是要自己干。
周郡懒懒的躺在椅子上,累的连饭都懒得吃。他们粮食足,吃的也好,还有牛,就累成这个样子了。更别提那些家里粮食不多,要省着吃的,周郡在田里看着他们走路都打着飘儿,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吹口气就能倒下去,光大前天就倒下去三个了,又累又饿的,眼圈发黑,看着吃的都冒狼光,看着渗人的很。 ↑返回顶部↑
大儿媳妇来和他说周明该成亲了。周里正叹气,也知道不能耽误孙子。可是周立还没考出来,周明成亲至少要三四两银子。他是能拿出来,可是拿出来后呢。家里也住不下,又要建新房子。又是一笔开支。
周里正道:“等周立考上县学,就半年时间了,之后给周明说亲。”周明和周郡差不多岁数,实在是不能耽搁了,耽搁下去,周立和周明这兄弟俩恐怕有了龃龉和隔阂。战事一结束,家里的鸡鸭蛋又能流转开来,家里的豆腐也能做下去。加上土地收入,不大不小的熬一熬也能接下去。这两次服徭役都是周二贵和周明去。如果半年后周立没考上县学,就去服徭役,读书的事情就要缓缓了。
周里正细细的在心里思量着。随后又想到之后的事情,他曾建议郑村长大家一起凑钱在村里建个磨坊,省的磨稻磨面粉还要去大姜村,给别人钱,耽搁这么长时间。但是郑村长不为所动说费钱,村里人口也不多,不用麻烦了。
周里正不禁在心里暗骂他见识短浅。磨坊一建,村子里又多了个活计,每日他们村去大姜村磨面粉,少不得要往大姜村和蔡湖村边上的集市上走一圈,换点东西回来,这不就是人气?白白给人家大姜村。他家里有小的石磨,磨一点小麦是可以的,但是大规模用就不够,而且费劲了。
他前年力排众议买了头牛回来,轮流养着,这两年地里的土地翻新,犁地给他们省了多少事,多少力气。有些工具就要做,一旦入手就事半功倍。但是这磨坊,要是郑村长不出面牵头,他要靠自己的能力还真建不起来。就算建造起来了,村民们要用,一直收钱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大姜村收钱那是说收给人家村的,也有人偶尔去一次根本不给的,只有用很多次的才会给钱。
周里正琢磨着,转而见到周妮和周娇带着帽子从河边走来,挎着小篮子。两人见到他打招呼,喊爷爷。周里正嗯了一声,问周娇:“你哥呢?”
“在家烤火呢。爷爷,我去喂鸡了。”
“娇娇,你喂完鸡回家告诉你哥一声,让他下午来我这一趟。”
周娇也没问什么事,答应了。他带着周郡周立带着鸡蛋和一小袋细面粉和一只活鸡,去了郑村长家,赵礼也在,然后一起吃了点晚饭,在饭桌上再次提起建磨坊的事情。村里修的祠堂年年都修缮维护,但是祠堂两边是空着的。直接在那修了一个小磨坊也占据不了多少地。
一个滚石墨要三两五钱银子。别的他们架子这边他们可以自己做,王冬嵩就可以做。搭个磨坊他们用土坯和山上的木头,每家再出一点茅草,很快就能完成。三两五钱银子每家不到六十文就能搞定。但是郑村长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恐怕拿不出来几文钱啊。他说的也是事实,虽然战事停了,但去年老天爷不赏脸,现在他们都靠着种下的菜充饥。
不过郑村长收下了周里正的礼物,知道他拿的这些东西现在是硬通货,话风就有了松动,说着开春后他和乡亲们说说。
赵礼道:“这事是得要和乡亲们说说。早前我们想把村里的河往下挖一段,赵五家那几个兄弟不同意,就一直耽搁到现在也没挖。现在村里的几个小子又分到了地,以后灌溉也是个问题。”他家大孙子今年就是分到地的一员,那块地他看了地势高,以后可不容易放水灌溉。
周郡听他们嘀嘀咕咕的,知道周里正带他来是敲边鼓的,建个磨坊是好事,就像能打个水井一样。河里的水不怎么干净,每到夏天都有小孩子喝了生水拉肚子的,不过家长们也不当回事,拉着拉着就过去了。
周郡用木炭净化水,但是洗衣服洗尿布赶鸭子洗菜什么的都还在一条河里,寻思着更不自在。但水井太贵了,也就搁置了。建个磨坊倒是可以的。郑村长推三阻四的,不过就是因为他懒得做,让村民们出钱不容易,每个人都有小心思,容易扯皮,而且出力不讨好。
他看了看饭桌上的几个人,说起了孙里正六十岁了吧,要是他下去了不当里正了,不知道要选谁。这话一出,饭桌上的几个人脸色就变了。特别是郑村长心思一动,几个人就这个话题说了半天。周里正笑着看了周郡一眼,这小子精啊。周郡说这个就是暗示郑村长可以去争一争里正的位子。但是你要怎么争,首先要得民心,要为村民做好事,要德高望重,要有人服你。
等他们出来后,赵礼还没走。赵礼対郑村长也说孙里正年纪大了,身体嘛就那样,没几年能为村民们服务了。他想让自己大儿子接任他的位子,可是他大儿子才多大,上任了肯定不能服众。也劝郑村长争这个位子。郑村长哪里不想争啊,可是自己资历浅,只在下营村这头有威信。前几年赵家那些人还和他杠。大姜村那边他插不进去,他也无可奈何。
但今天听几个人一分析,也不是不可能,他女儿嫁到了城里老员外家,给老员外生了一儿一女,原配没有生子,现在外孙是唯一的子嗣。老员外和县衙有关系,运作运作不是不可能。他又想到刚才周家人说的在村里修水利修路建磨坊,这都是好事。成了之后,他们村就不用老去大姜村忙活,村子也活起来,田好种了,富裕了,女娃都会嫁进来,那么人口不就是更多了嘛。
郑村长心头火热起来,和赵礼商量,又找来自己儿子和侄子。开春后就找几个人疏通那条河渠,挖了小沟渠还是能做到的。至于磨坊,也可以建,建了之后,周家村那些人肯定是感激他的。三两银子,周家人那边出一两,他这边出一两,再找村子里的富余的出,凑合凑合。没出钱的就出力,以后大家一提起来就说他的好处。
周郡対于建造磨坊也是举手赞同,因为他想种芝麻,榨油,还有大豆,也想尝试着榨油。这些都需要磨坊的。豆腐他是不做了,但是豆浆和豆腐脑还是要喝的。白花花热腾腾的豆腐脑,淋上一层麻油,撒上芝麻碎和细盐及葱花,要是再有辣椒油放上一勺,入口即化。味道别提多鲜美了。
年后又下了一场大雪,雪融化后,白茫茫逐渐消失,嫩绿小草冒出头来。春天即将来临,马上就能脱去厚重的冬装了。这个时候学堂开学了,周娇和路云都不打算去上学了。周郡把路拾送去学堂了,这回上的是一整天。周娇喃喃道要去铺子新开张,周郡还没同意,说家里要开荒。同时,路嫂子也要继续休养身体。他和路嫂子谈了一次,路嫂子愿意去铺子,但是她的身体现在虽然能在家里活动了,偶尔做个饭什么的,但是一走起路来三步两喘的,去了也是给人添麻烦。
她推荐了周明,但是周郡不太愿意。周明去了,周家人都知道了,他不太想和周里正他们牵扯太深了。两家本来感情很深厚,可是一旦牵扯到利益了,就很难说清楚了。选路嫂子是因为路嫂子和路阳需要帮助,二是路嫂子拎的清楚,又是个女性,和周娇能够同住一起,也能够教导周娇一些女性的事情。
至于他要读书考县学的事情,打听清楚了,县学考试在七月进行。周郡算好了,赵雍先备考复习打听清楚,等到三月分他把事情一交,直接和赵雍搬进镇子上的院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闭门读书。全心全意地备考三个月。
前期赵雍已经读的透了,后头教教他。而且他们还有柳工呢。正月初十他带着路拾去柳工那拜年的时候,也说了想考县学的事情。柳工一听就很高兴,考入县学,那么路拾也会跟着来县里读书。说不定周郡会同意让路拾来府里读书。现在在乡下,路拾一人在这里,家里肯定不放心的,但要是都搬到城里来呢。
战事一平,吉县城里人气就足了。周郡他们这个年关在家里没少做东西,赵兰和赵婶娘,周娇和路云又捣鼓了许多杂货。一股脑地搬进铺子里,周郡送走赵雍后,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卖货生涯。周娇上半天学,回来后鸡鸭她养着,操持家里,路云就专心开垦荒地顺便翻土忙地里的活,路拾放学回来也帮忙。大家都忙得很。
二月二龙抬头,朝廷发圣旨,让西南节度使宋麒麟正式收兵,带着赵王世子入京。同时宣豫章王入京封赏。而且还派使臣去收复失地,安顿治下的百姓。这消息一出来百姓们彻底欢呼了,这意味着天下太平了,商人以后行商也可以去置州平城了。有许多逃荒在外的人还在打听朝廷会将原先赵王的封地给谁,是朝廷自己派人治理,还是又分封什么王,他们原先的土地怎么办,他们还能不能回去。
周郡心想,就算能回去,他也不想回去了。不过肯定很多人不这么想,故土难离,要是真的能回去,说不定很多人愿意回去呢。
二月份一到,万物复苏,转眼间到了春耕时候了,周郡看铺子里的货卖的差不多了,就关了铺子,直接回家种地。
春耕一结束,大家都累得够呛。这个时候就深深感觉到,为什么古代大家都爱生孩子,因为没有机械化,就是人多力量大。他们都干完了,路阳一个人还在地里干呢。唉,就算有了牛,犁地翻土可以省事,但是其余的还是要自己干。
周郡懒懒的躺在椅子上,累的连饭都懒得吃。他们粮食足,吃的也好,还有牛,就累成这个样子了。更别提那些家里粮食不多,要省着吃的,周郡在田里看着他们走路都打着飘儿,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吹口气就能倒下去,光大前天就倒下去三个了,又累又饿的,眼圈发黑,看着吃的都冒狼光,看着渗人的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