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娘子状元夫 第37节(3 / 4)
曲夫人一脸明白的表情,拍着明姝的手道:“好好好,我晓得,你的药也必须按时吃!”
明姝连连应下,心道幸亏有许杭舅舅岔开话题,否则还不知要听母亲念叨到何时。
把在远处抱着王安石发呆的晏子钦叫回来,见天色已晚,宾客陆续告辞,他们也去袁廷用处面辞。
袁廷用的表情依旧冷硬如铁,其实他和妻子一样,是个面团团似的人,平日看上去一团和气,今天显然是因儿子考课被篡改一事气煞了。
他还没机会和妻子说,因此袁夫人不知内情,还怪丈夫脸色难看,不知好好送送明姝。
“咱们从小看着宁宁长大,她喊咱们伯父、伯母,你对着小辈也没些个慈爱面孔。”明姝和晏子钦离开后,袁夫人小声责怪丈夫。
也不知当她听到噩耗后,还有没有心思摆出好脸色。
晏子钦把明姝送回家,又简单安排了一下家中庶务,诸如年末岁尾的清账,许杭送了他几间铺面,虽不大,一年下来却也有百余两的盈余,依晏子钦的意思,过年走亲戚、置办礼品的钱就从这项出了。至于明姝嫁妆里带来的铺子、田产,他也不过问,只让明姝自行收好,妥善管理。
其实家中有陈嬷嬷帮着明姝料理,他是放心的。陈嬷嬷是岳母身边的老人了,凡事极有条理,就拿最近准备年节这一项说吧,将家里十几个下人和临时雇来的六个帮工分成三组,一组专管外出采买饮食、酒水、薪柴,回到厨下保管、烹饪,一组专管布置,从购置爆竹、桃符,到张灯结彩、挪动桌椅,都由他们负责,最后一组都是陈嬷嬷、春岫、许安这样的体面下人,专门调度前两组,出门拜年时也由他们跟着。
“丁家这事总没结果,莫不是要拖到年后去?”帮晏子钦换上官服时,明姝道。
他不过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从袁家回来后又要回京兆府去,杨纮、杨纯等还在等着他。
晏子钦低头把右肩领口处的布扣系好,道:“快了,今年的事,今年做完。”
明姝惊喜道:“怎么,丁家内部有人反水了?”
晏子钦笑道:“反水?从哪学的黑话。是叔父和丁谓旧日的党羽王钦若谈过了,他愿意指证,加上前来鸣冤的忠良之后,现在拿下丁家,有理有据。”
明姝疑惑道:“之前也是有理有据,不敢妄动,不就是怕丁谓狗急跳墙,犯上作乱,与朝廷挣个鱼死网破吗?”
看着她忧心忡忡的样子,晏子钦好笑地捏了捏她的鼻尖,道:“世事的此消彼长还不是在瞬息之间,现在的事态已经和之前不同了,你说说看,不同在哪里?”
明姝不想被他轻视了去,仔细想了想,道:“你刚刚说了,王钦若偏向你们这边,他好歹是平章,虽说快致仕了,权力旁落,可还是能和丁谓抗衡。还有袁伯父,他为了证明儿子的清白,也会站在咱们这一边。”
晏子钦点点头,又摇摇头,道:“还有呢?”
明姝道:“还有?这两条加起来还不够吗!”
晏子钦道:“王钦若凭什么答应叔父‘反水’?因为叔父即将升迁为御史中丞,不过这只是召他回京时的过渡,来年就会授职为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为重新调回六部出任尚书做准备。叔父向王钦若保证过,可以让他安然无恙地告老还乡,他在朝为官的子嗣也不会受连累。”
王钦若劳碌一世,垂垂老矣之际,所求不过是安享晚年、福孙荫子,只要满足他这两点,他哪还管丁谓是谁,统统都是浮云。
明姝喃喃道:“原来如此,可是叔父此举……”不算是徇私舞弊吗?
晏子钦猜得出她未说出口的话,道:“其实叔父和王钦若还有一段渊源。你爹是畿辅人,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咱们大宋朝堂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用南人为相’。”
明姝道:“我听说过,这是太、祖皇帝的遗训。”
晏子钦点头,道:“为了这毫无来由的规矩,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南方贤达失去拜相的机会,心中愤懑,更加剧了朝中南人北人分营结党、互相倾轧的风气。王钦若生于临江军,说起来和我们的故乡临川很近。真宗皇帝要拜他为相时,朝中一片沸腾,都以‘宗朝未有南人当国者’加以反对。最后延宕了十年,王钦若还是升任宰相。”
“无论如何,算是帮我们南方士子开了先河,而我的叔父七岁时曾以神童的身份入朝觐见真宗皇帝,寇准怀着南北偏见,很不赞同,上奏道:‘晏殊是江外人,不可额外拔擢。’还是王钦若在御前与之针锋相对,辩驳道:‘唐朝名相张九龄岂不也是江外人!’这才帮叔父解围。”
明姝哑口无言,良久才道:“我……我一直以为寇相公是个明辨是非的忠良,可他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只因出身地域不同就攻讦他人,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而王钦若,居然也有这么正义的时候。”
晏子钦笑道:“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守得住大义就算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了。所以寇相公虽然对南人有偏见,可澶渊之役中劝服辽人,稳固大宋江山,兼资忠义,清廉刚正,犹如白璧微瑕,不染本质。可丁谓、王钦若等人,奸狡得志,残害异己,虽有功绩,却如顽石点金,终是弃物。”
明姝点头道:“你这样说,我心里还舒服些,否则从小到大的三观都要被颠覆了。”
晏子钦道:“三观?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
明姝连连应下,心道幸亏有许杭舅舅岔开话题,否则还不知要听母亲念叨到何时。
把在远处抱着王安石发呆的晏子钦叫回来,见天色已晚,宾客陆续告辞,他们也去袁廷用处面辞。
袁廷用的表情依旧冷硬如铁,其实他和妻子一样,是个面团团似的人,平日看上去一团和气,今天显然是因儿子考课被篡改一事气煞了。
他还没机会和妻子说,因此袁夫人不知内情,还怪丈夫脸色难看,不知好好送送明姝。
“咱们从小看着宁宁长大,她喊咱们伯父、伯母,你对着小辈也没些个慈爱面孔。”明姝和晏子钦离开后,袁夫人小声责怪丈夫。
也不知当她听到噩耗后,还有没有心思摆出好脸色。
晏子钦把明姝送回家,又简单安排了一下家中庶务,诸如年末岁尾的清账,许杭送了他几间铺面,虽不大,一年下来却也有百余两的盈余,依晏子钦的意思,过年走亲戚、置办礼品的钱就从这项出了。至于明姝嫁妆里带来的铺子、田产,他也不过问,只让明姝自行收好,妥善管理。
其实家中有陈嬷嬷帮着明姝料理,他是放心的。陈嬷嬷是岳母身边的老人了,凡事极有条理,就拿最近准备年节这一项说吧,将家里十几个下人和临时雇来的六个帮工分成三组,一组专管外出采买饮食、酒水、薪柴,回到厨下保管、烹饪,一组专管布置,从购置爆竹、桃符,到张灯结彩、挪动桌椅,都由他们负责,最后一组都是陈嬷嬷、春岫、许安这样的体面下人,专门调度前两组,出门拜年时也由他们跟着。
“丁家这事总没结果,莫不是要拖到年后去?”帮晏子钦换上官服时,明姝道。
他不过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从袁家回来后又要回京兆府去,杨纮、杨纯等还在等着他。
晏子钦低头把右肩领口处的布扣系好,道:“快了,今年的事,今年做完。”
明姝惊喜道:“怎么,丁家内部有人反水了?”
晏子钦笑道:“反水?从哪学的黑话。是叔父和丁谓旧日的党羽王钦若谈过了,他愿意指证,加上前来鸣冤的忠良之后,现在拿下丁家,有理有据。”
明姝疑惑道:“之前也是有理有据,不敢妄动,不就是怕丁谓狗急跳墙,犯上作乱,与朝廷挣个鱼死网破吗?”
看着她忧心忡忡的样子,晏子钦好笑地捏了捏她的鼻尖,道:“世事的此消彼长还不是在瞬息之间,现在的事态已经和之前不同了,你说说看,不同在哪里?”
明姝不想被他轻视了去,仔细想了想,道:“你刚刚说了,王钦若偏向你们这边,他好歹是平章,虽说快致仕了,权力旁落,可还是能和丁谓抗衡。还有袁伯父,他为了证明儿子的清白,也会站在咱们这一边。”
晏子钦点点头,又摇摇头,道:“还有呢?”
明姝道:“还有?这两条加起来还不够吗!”
晏子钦道:“王钦若凭什么答应叔父‘反水’?因为叔父即将升迁为御史中丞,不过这只是召他回京时的过渡,来年就会授职为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为重新调回六部出任尚书做准备。叔父向王钦若保证过,可以让他安然无恙地告老还乡,他在朝为官的子嗣也不会受连累。”
王钦若劳碌一世,垂垂老矣之际,所求不过是安享晚年、福孙荫子,只要满足他这两点,他哪还管丁谓是谁,统统都是浮云。
明姝喃喃道:“原来如此,可是叔父此举……”不算是徇私舞弊吗?
晏子钦猜得出她未说出口的话,道:“其实叔父和王钦若还有一段渊源。你爹是畿辅人,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咱们大宋朝堂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用南人为相’。”
明姝道:“我听说过,这是太、祖皇帝的遗训。”
晏子钦点头,道:“为了这毫无来由的规矩,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南方贤达失去拜相的机会,心中愤懑,更加剧了朝中南人北人分营结党、互相倾轧的风气。王钦若生于临江军,说起来和我们的故乡临川很近。真宗皇帝要拜他为相时,朝中一片沸腾,都以‘宗朝未有南人当国者’加以反对。最后延宕了十年,王钦若还是升任宰相。”
“无论如何,算是帮我们南方士子开了先河,而我的叔父七岁时曾以神童的身份入朝觐见真宗皇帝,寇准怀着南北偏见,很不赞同,上奏道:‘晏殊是江外人,不可额外拔擢。’还是王钦若在御前与之针锋相对,辩驳道:‘唐朝名相张九龄岂不也是江外人!’这才帮叔父解围。”
明姝哑口无言,良久才道:“我……我一直以为寇相公是个明辨是非的忠良,可他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只因出身地域不同就攻讦他人,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而王钦若,居然也有这么正义的时候。”
晏子钦笑道:“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守得住大义就算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了。所以寇相公虽然对南人有偏见,可澶渊之役中劝服辽人,稳固大宋江山,兼资忠义,清廉刚正,犹如白璧微瑕,不染本质。可丁谓、王钦若等人,奸狡得志,残害异己,虽有功绩,却如顽石点金,终是弃物。”
明姝点头道:“你这样说,我心里还舒服些,否则从小到大的三观都要被颠覆了。”
晏子钦道:“三观?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