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节(2 / 2)
有百姓猜测是眼见大魏风雨飘摇,担心此战若是失利便会为大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故而楚玄才欲背水一战,亲赴前线鼓舞士气。也有百姓猜测是楚玄痛失所爱,心系义诚公主墨紫幽,故而才欲亲手击溃西狼,为他也为墨紫幽雪耻。与百姓不同,大多数官员却是在猜测,许是楚玄刚刚登基,自觉根基未稳,威望不足,担心此次楚卓然力挽狂澜,便会功高震主,威胁到他的君权。
元狩元年的初雪来得及早,在大朝结束之后就纷纷扬扬开始下,李德安撑着一把绘着九狼的油纸伞陪着楚玄自紫宸殿往永华宫慢慢走着。皇宫历经百年翻旧数度的红墙绿瓦被落下便化去的雪水洗出斑驳的水痕。
李德安在细细碎碎的落雪声中问楚玄,“皇上这是何必呢?那慕容英亲征是因他不能让他人借着这一次征讨西狼而扬威立万,为自己培养出一个政敌。可云王的性子,皇上是清楚的,纵然他此次力挽狂澜,功高威主,他也不会行不利皇上之举的。就算他心向着上皇,可有叶阁老在,有徐太傅在,他也不敢。而且苏小姐之死,当真伤他极深,怕是他心里其实也是在埋怨上皇的。”
“怎么,你也是这般认为的?”楚玄挑眉看李德安一眼,轻轻笑了笑,“朕只是觉得这场战事该结束在朕的手里。”
他想大约许多大臣,包括叶阁老与楚卓然都与李德安所思相同,认为他是担心这一次魏国陷入此危局,若是楚卓然任征西主帅大胜还朝后,在魏国的威望将会达到无人可以撼动的顶点。君王向来很难容下功高震主的武将,更何况上皇还没死,若是楚卓然之后有心迎上皇归位,于他而言可是相当棘手。
李德安陪笑敢多言,只是撑着伞送着楚玄缓缓步进了永华宫。在踏入永华宫的正殿的一瞬间,李德安怔住,他看见大殿之中立着两架一人高的木架,木架上架着两副一模一样银色的铠甲,锃亮的甲片,冰冷的面具,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左边一副银甲的左肩上有一处被箭射穿的破口。
李德安小心翼翼地看了楚玄一眼,楚玄沉默地步至那两副银甲前,凝视许久,才问,“还是没有姬渊的消息么?”
“臣已派出了幽司的密探四处查访,但始终没有姬班主的下落。”李德安轻轻摇头,“梨园那里也没有消息。”
自墨紫幽离开金陵城前往南梁和亲那日起,姬渊就彻底失踪,他只给楚玄留下了一个意义不明的锦囊,锦囊里有一张字纸,字条上书三个字“朝月城”,那是西狼王庭国都的名称。
“他一定是在怪朕,他怪朕太过狠心,他怪朕隐瞒他,他怪朕牺牲了墨紫幽。”楚玄伸手轻抚着左边那件铠甲左肩上的箭伤,“否则,他与墨紫幽定下此等大计,又怎会事先不告知朕。”
“皇上,姬班主行事一向任性妄为,出人意料,许是他有别的打算也说不定。”李德安安慰楚玄道,“说到底,他的心还是向着皇上的,否则他又怎狠得下心让义诚公主这般涉险。”
墨紫幽以自己为引,逼慕容英出兵,实则险之又险,西狼人性格残暴,她落在他们手中多半凶多吉少。她此去,怕本就抱着必死的决心。
“你不懂,”楚玄的手指徘徊在那铠甲的箭伤处,长长叹息着苦笑,“他的心向着的不是朕,而是大魏天下。”
殿外的初雪,纷纷扬扬在下,殿内的两副银甲正刺眼地反射着殿中烛光,李德安看着他的君主孤独的背影沉默着不知该如何作答,他忽然隐隐有些明白,楚玄此次突然决定御驾亲征的理由。
元狩元年十一月十六,十万梁军从湛江南岸退兵,改道西北,越过南梁与西狼接壤处,直袭西狼边境重镇。西狼新王赫泰逼不得已之下,只好调回一部分正肆意进犯大魏西南三省的西狼军队回援被梁军进攻的边境重镇。如此一来,大魏西南三省的压力顿时减轻。
与此同时,大魏从各地调集十万之师跟随着楚玄和楚卓然以不到半个月的行军速度,日夜兼程赶至西南三省,支援正苦苦支撑的西南数个重镇。因为新帝亲临前线,西南三省的魏军顿时士气高涨,对西狼大军发起反扑,不到十日便将西狼军队驱逐出了大魏西南边境,挡在横岭之外。
被西狼铁蹄践踏数月的西南三省,终于迎来了胜利,整个西南边境的军民百姓一连半个月都在奔跑欢呼,歌颂着如天降神兵一般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新君。如今南境已无压力,西南三省大捷,与西狼结盟的北方戎狄一见情势不利,顿时从大魏北疆撤军,退回漠北。风雨飘摇的大魏终于解除了危机,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大魏的百姓将此大功全归于他们新君,对楚玄的赞美之声自西南三省蔓延至整个大魏疆土,有抛弃金陵城东逃的上皇衬托在前,新帝亲赴前线之举显得如此勇敢与伟大,楚玄以此一役便赢得了举国上下的拥戴。
没有人知道在西南三省这场大捷的背后,在梁国与魏国联兵的背后,有一对男女为之付出了什么。他们所赞美的,所歌颂的,只是那些流于表面的“事实”。
十二月初一,楚玄在西南三省重整六军,自任为主帅统率中路军,命楚卓然为右副将军统率右路军,又命徐二爷为左副将军统率左路军,徐大爷率三千精骑为前锋。十万魏师兵分三路越过横岭,与越过南梁西北边境的梁在西狼边境重镇的真烨城会军。魏帝楚玄与梁国摄政王慕容英在真烨城中会盟,定下两国联兵攻打西狼的盟约,史称“真烨之盟”。 ↑返回顶部↑
元狩元年的初雪来得及早,在大朝结束之后就纷纷扬扬开始下,李德安撑着一把绘着九狼的油纸伞陪着楚玄自紫宸殿往永华宫慢慢走着。皇宫历经百年翻旧数度的红墙绿瓦被落下便化去的雪水洗出斑驳的水痕。
李德安在细细碎碎的落雪声中问楚玄,“皇上这是何必呢?那慕容英亲征是因他不能让他人借着这一次征讨西狼而扬威立万,为自己培养出一个政敌。可云王的性子,皇上是清楚的,纵然他此次力挽狂澜,功高威主,他也不会行不利皇上之举的。就算他心向着上皇,可有叶阁老在,有徐太傅在,他也不敢。而且苏小姐之死,当真伤他极深,怕是他心里其实也是在埋怨上皇的。”
“怎么,你也是这般认为的?”楚玄挑眉看李德安一眼,轻轻笑了笑,“朕只是觉得这场战事该结束在朕的手里。”
他想大约许多大臣,包括叶阁老与楚卓然都与李德安所思相同,认为他是担心这一次魏国陷入此危局,若是楚卓然任征西主帅大胜还朝后,在魏国的威望将会达到无人可以撼动的顶点。君王向来很难容下功高震主的武将,更何况上皇还没死,若是楚卓然之后有心迎上皇归位,于他而言可是相当棘手。
李德安陪笑敢多言,只是撑着伞送着楚玄缓缓步进了永华宫。在踏入永华宫的正殿的一瞬间,李德安怔住,他看见大殿之中立着两架一人高的木架,木架上架着两副一模一样银色的铠甲,锃亮的甲片,冰冷的面具,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左边一副银甲的左肩上有一处被箭射穿的破口。
李德安小心翼翼地看了楚玄一眼,楚玄沉默地步至那两副银甲前,凝视许久,才问,“还是没有姬渊的消息么?”
“臣已派出了幽司的密探四处查访,但始终没有姬班主的下落。”李德安轻轻摇头,“梨园那里也没有消息。”
自墨紫幽离开金陵城前往南梁和亲那日起,姬渊就彻底失踪,他只给楚玄留下了一个意义不明的锦囊,锦囊里有一张字纸,字条上书三个字“朝月城”,那是西狼王庭国都的名称。
“他一定是在怪朕,他怪朕太过狠心,他怪朕隐瞒他,他怪朕牺牲了墨紫幽。”楚玄伸手轻抚着左边那件铠甲左肩上的箭伤,“否则,他与墨紫幽定下此等大计,又怎会事先不告知朕。”
“皇上,姬班主行事一向任性妄为,出人意料,许是他有别的打算也说不定。”李德安安慰楚玄道,“说到底,他的心还是向着皇上的,否则他又怎狠得下心让义诚公主这般涉险。”
墨紫幽以自己为引,逼慕容英出兵,实则险之又险,西狼人性格残暴,她落在他们手中多半凶多吉少。她此去,怕本就抱着必死的决心。
“你不懂,”楚玄的手指徘徊在那铠甲的箭伤处,长长叹息着苦笑,“他的心向着的不是朕,而是大魏天下。”
殿外的初雪,纷纷扬扬在下,殿内的两副银甲正刺眼地反射着殿中烛光,李德安看着他的君主孤独的背影沉默着不知该如何作答,他忽然隐隐有些明白,楚玄此次突然决定御驾亲征的理由。
元狩元年十一月十六,十万梁军从湛江南岸退兵,改道西北,越过南梁与西狼接壤处,直袭西狼边境重镇。西狼新王赫泰逼不得已之下,只好调回一部分正肆意进犯大魏西南三省的西狼军队回援被梁军进攻的边境重镇。如此一来,大魏西南三省的压力顿时减轻。
与此同时,大魏从各地调集十万之师跟随着楚玄和楚卓然以不到半个月的行军速度,日夜兼程赶至西南三省,支援正苦苦支撑的西南数个重镇。因为新帝亲临前线,西南三省的魏军顿时士气高涨,对西狼大军发起反扑,不到十日便将西狼军队驱逐出了大魏西南边境,挡在横岭之外。
被西狼铁蹄践踏数月的西南三省,终于迎来了胜利,整个西南边境的军民百姓一连半个月都在奔跑欢呼,歌颂着如天降神兵一般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新君。如今南境已无压力,西南三省大捷,与西狼结盟的北方戎狄一见情势不利,顿时从大魏北疆撤军,退回漠北。风雨飘摇的大魏终于解除了危机,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大魏的百姓将此大功全归于他们新君,对楚玄的赞美之声自西南三省蔓延至整个大魏疆土,有抛弃金陵城东逃的上皇衬托在前,新帝亲赴前线之举显得如此勇敢与伟大,楚玄以此一役便赢得了举国上下的拥戴。
没有人知道在西南三省这场大捷的背后,在梁国与魏国联兵的背后,有一对男女为之付出了什么。他们所赞美的,所歌颂的,只是那些流于表面的“事实”。
十二月初一,楚玄在西南三省重整六军,自任为主帅统率中路军,命楚卓然为右副将军统率右路军,又命徐二爷为左副将军统率左路军,徐大爷率三千精骑为前锋。十万魏师兵分三路越过横岭,与越过南梁西北边境的梁在西狼边境重镇的真烨城会军。魏帝楚玄与梁国摄政王慕容英在真烨城中会盟,定下两国联兵攻打西狼的盟约,史称“真烨之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