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3 / 4)
他不知道,前段日子戚茹和她的好朋友方芽也面临过这样的情况。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似的对话。
班长也不是非要纠结答案,只是把话说开以后心里才不会留疙瘩。他看陆景行不说话,以为自己伤了同桌的心,于是又自问自答道:“你不用多想,可能人天生就有差别吧,天赋上老天给的,我们也强求不来。万年第三就万年第三吧,总比前三都进不了的好。”说完便自己安慰自己,继续做笔记。
男子汉大丈夫,他才不要像个娘们一样磨磨唧唧小心眼。
周怡在一旁捂着嘴,没想到会见到这一场面。她以为按陆景行这般不愿搭理旁人的个性,只会当做没听见。
但陆景行停了笔,侧身很认真地告诉他:“这不是天赋,是积累。我在国外学到的东西不是这样的。比如我们高一学历史,老师绝不会主动告诉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诱因分别是几点,它对我们有哪几条历史意义,他会让你去看厚厚的战争史,去看那些上将的自传,去看国内外学者对它的分析,甚至看纪录片,让你自己总结归纳写报告。比如化学,我们初中的实验室对每一个学生开放,我刚上初一就开始钻实验室,让实验室助理教我高年级的知识,化学课上老师演示的实验我不知独立做过多少遍。而在中国,你不需要思考,只要背答案。”
“为了一篇外国文学阅读报告,你可能要主动去学音乐,学建筑,我还选修过编程,因为你要去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年代背景,了解书中角色的生活,你才会知道作者所描述是否真实。我长期在那样的环境生活、学习,方法当然和你们不一样。我动脑筋的地方比你们多得多,所以你们也不必感到不平,能做到这样,你们已经很好了。”
“而在我眼里,学习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课堂是用来学习的没错,但课后呢,一定要学吗?法律规定寒暑假是用来补习的吗?我不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吗?只要功课完成,问心无愧胸有成竹,我可以去学别的,比如我喜欢音乐,喜欢书法,喜欢赛车。你要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的。”
更为惊世骇俗的他还没说。他要是说他初中老师就鼓励早恋,怕是要被人揍。
这是陆景行第一次和他说这么长一段对话。他的出生注定他接受到的就是精英教育,和普通人不一样。然而起点再高,没有自己的努力都是白搭。
班长不是没察觉到班上同学对陆景行的排斥。男生没女生那般敏感小心眼,但对于和自己差不多年纪能力越远超他们的男生总会不服气。可是他之前只知道陆景行是海归,之前在美国念书。
网络上有很多美国教育不如中国教育的帖子,还有让外国人做中国英语高考卷发现分数只能上二本,于是得出美国学生学习内容少,教学质量不高的结论。说到底,他也被蒙蔽了。他没看见陆景行藏在背后的努力,只以为他是天赋如此。
周怡忽然插了一句话:“戚茹也是这样的。我原以为她也是天赋好,所以高一成绩时好时差,可没想到她动脑筋的时间比我多,积累的知识全装在脑子里,她会在自习课上看闲书,但其实和我们的科目都是有关联的。我劝她少练琴,多做题,可她说做喜欢的事情会让她放松,才能更好地去学习。”
不像她,死读书,不开拓。
这一小片地方不知何时安静了下来,陆景行发言开始,身边的其他同学就竖起耳朵在听了。
包括班主任。
他原本只是想从后门进来看看班上有没有偷偷玩手机的,没想到能听见陆景行这番话。
教育部老早就提出了什么学生课堂,让学生来当学生的老师,老师讲课不允许超过二十分钟,剩下时间让学生自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这种教育。班上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学生不动脑,没有自制力,只会让好生更好,差生更差。
法律规定寒暑假要用来补习吗?没有。
但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了。谁不希望自己有好成绩呢。可这频繁的补习,过重的学习压力压抑着他们的个性,逼他们不得不选择沉重的应对方式。
班主任有预感,也许这一届的高考,他们班会有一个史无前例的成绩。
戚茹不知道因为她一本笔记引发了一场讨论。
此时她正在家里睡觉,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海选。她向学校请了晚自习的事假,提前回家。因为很不巧来了例假,她实在需要休息。
《晴天》这首曲子经过陆景行和林启光的双重改动,戚茹已经能拉出很好听的乐曲了。因为二胡自带渲染悲凉气氛的效果,这首歌听起来颇有几分小年轻求而不得的苦楚。
第二天,戚茹吃过奶奶精心准备的晚餐,穿上那一套据说是姨婆小时候最喜欢的服装,背着琴盒去了文化宫的海选现场。
临安市区来参加的人并不多。会民乐的就那么千把人,一部分看不上这比赛,一部分年纪太大,不适合奔波,还有一部分怕耽误学习,排着队的人粗略数来,只有三百来个。
这对于一个市区来说,很少。若是不说民乐,光是报名参加钢琴的都不止两百,更别说还有小提琴吉他之类。民乐的发展,果然
然而能有三百人,主办方也已经笑开了。三百人,一人三分钟也要十五小时,一个白天不够用,需要两天。
幸好报名那天有分发号牌,戚茹是第五十六号。
等候区内,各式各样的人坐在椅子上聊天。因为场地限制,他们的座位是从别处借来的塑料椅,戚茹屁股下这个甚至还裂了一条缝,让她坐立难安。
坐着不舒服,她只能东张西望,缓解情绪,这一看,就看见一个熟人。 ↑返回顶部↑
班长也不是非要纠结答案,只是把话说开以后心里才不会留疙瘩。他看陆景行不说话,以为自己伤了同桌的心,于是又自问自答道:“你不用多想,可能人天生就有差别吧,天赋上老天给的,我们也强求不来。万年第三就万年第三吧,总比前三都进不了的好。”说完便自己安慰自己,继续做笔记。
男子汉大丈夫,他才不要像个娘们一样磨磨唧唧小心眼。
周怡在一旁捂着嘴,没想到会见到这一场面。她以为按陆景行这般不愿搭理旁人的个性,只会当做没听见。
但陆景行停了笔,侧身很认真地告诉他:“这不是天赋,是积累。我在国外学到的东西不是这样的。比如我们高一学历史,老师绝不会主动告诉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诱因分别是几点,它对我们有哪几条历史意义,他会让你去看厚厚的战争史,去看那些上将的自传,去看国内外学者对它的分析,甚至看纪录片,让你自己总结归纳写报告。比如化学,我们初中的实验室对每一个学生开放,我刚上初一就开始钻实验室,让实验室助理教我高年级的知识,化学课上老师演示的实验我不知独立做过多少遍。而在中国,你不需要思考,只要背答案。”
“为了一篇外国文学阅读报告,你可能要主动去学音乐,学建筑,我还选修过编程,因为你要去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年代背景,了解书中角色的生活,你才会知道作者所描述是否真实。我长期在那样的环境生活、学习,方法当然和你们不一样。我动脑筋的地方比你们多得多,所以你们也不必感到不平,能做到这样,你们已经很好了。”
“而在我眼里,学习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课堂是用来学习的没错,但课后呢,一定要学吗?法律规定寒暑假是用来补习的吗?我不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吗?只要功课完成,问心无愧胸有成竹,我可以去学别的,比如我喜欢音乐,喜欢书法,喜欢赛车。你要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的。”
更为惊世骇俗的他还没说。他要是说他初中老师就鼓励早恋,怕是要被人揍。
这是陆景行第一次和他说这么长一段对话。他的出生注定他接受到的就是精英教育,和普通人不一样。然而起点再高,没有自己的努力都是白搭。
班长不是没察觉到班上同学对陆景行的排斥。男生没女生那般敏感小心眼,但对于和自己差不多年纪能力越远超他们的男生总会不服气。可是他之前只知道陆景行是海归,之前在美国念书。
网络上有很多美国教育不如中国教育的帖子,还有让外国人做中国英语高考卷发现分数只能上二本,于是得出美国学生学习内容少,教学质量不高的结论。说到底,他也被蒙蔽了。他没看见陆景行藏在背后的努力,只以为他是天赋如此。
周怡忽然插了一句话:“戚茹也是这样的。我原以为她也是天赋好,所以高一成绩时好时差,可没想到她动脑筋的时间比我多,积累的知识全装在脑子里,她会在自习课上看闲书,但其实和我们的科目都是有关联的。我劝她少练琴,多做题,可她说做喜欢的事情会让她放松,才能更好地去学习。”
不像她,死读书,不开拓。
这一小片地方不知何时安静了下来,陆景行发言开始,身边的其他同学就竖起耳朵在听了。
包括班主任。
他原本只是想从后门进来看看班上有没有偷偷玩手机的,没想到能听见陆景行这番话。
教育部老早就提出了什么学生课堂,让学生来当学生的老师,老师讲课不允许超过二十分钟,剩下时间让学生自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这种教育。班上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学生不动脑,没有自制力,只会让好生更好,差生更差。
法律规定寒暑假要用来补习吗?没有。
但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了。谁不希望自己有好成绩呢。可这频繁的补习,过重的学习压力压抑着他们的个性,逼他们不得不选择沉重的应对方式。
班主任有预感,也许这一届的高考,他们班会有一个史无前例的成绩。
戚茹不知道因为她一本笔记引发了一场讨论。
此时她正在家里睡觉,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海选。她向学校请了晚自习的事假,提前回家。因为很不巧来了例假,她实在需要休息。
《晴天》这首曲子经过陆景行和林启光的双重改动,戚茹已经能拉出很好听的乐曲了。因为二胡自带渲染悲凉气氛的效果,这首歌听起来颇有几分小年轻求而不得的苦楚。
第二天,戚茹吃过奶奶精心准备的晚餐,穿上那一套据说是姨婆小时候最喜欢的服装,背着琴盒去了文化宫的海选现场。
临安市区来参加的人并不多。会民乐的就那么千把人,一部分看不上这比赛,一部分年纪太大,不适合奔波,还有一部分怕耽误学习,排着队的人粗略数来,只有三百来个。
这对于一个市区来说,很少。若是不说民乐,光是报名参加钢琴的都不止两百,更别说还有小提琴吉他之类。民乐的发展,果然
然而能有三百人,主办方也已经笑开了。三百人,一人三分钟也要十五小时,一个白天不够用,需要两天。
幸好报名那天有分发号牌,戚茹是第五十六号。
等候区内,各式各样的人坐在椅子上聊天。因为场地限制,他们的座位是从别处借来的塑料椅,戚茹屁股下这个甚至还裂了一条缝,让她坐立难安。
坐着不舒服,她只能东张西望,缓解情绪,这一看,就看见一个熟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