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早死原配 第50节(1 / 4)
负责这个柜台的是一个扎着两个麻花辫、上身穿着一件浅蓝色外套的小姑娘, 看到舒语蹲在地上挑毛线, 赶紧过来给她介绍, 嘴巴甜得很,“姐姐你长得真好看。”
她也蹲在地上,和舒语齐平, 把下面好看的毛线挑到上面来给她, “姐姐, 我们这个都是好毛线, 不信你摸摸,又软和又结实,织一件毛衣可以穿好久。”
她滔滔不绝的介绍,好话都要说尽了,舒语还是没有反应,她也没有不耐烦,笑着回看舒语,“姐姐,你是有什么顾虑吗?”
这人能说会道,和其他柜台那些牛气冲天的人特别不一样,舒语有点好奇,就问她:“你是这里的正式员工?”
张霞:“不是,我嫂子是,她回家坐月子去了,我来帮她代班。”
“哦,原来是这样!”舒语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意和她交谈,不漏痕迹的打探了一些她的情况。
这个售货员叫张霞,她不是供销社的员工,这个工作是她嫂子的,她嫂子生孩子坐月子去了,就让她来代几天班,一半工资自己留着,一半给她嫂子。
她原本也不是管理这个柜台的,是被人排挤过来的。
近期各类小商小贩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东西大多数不要票、只要钱,一直高高在上的供销社也受到冲击,竞争力下降,效益越来越不好。供销社负责人果断引入一些不要票的商品,争取恢复往日的荣光。
当然,他们也不会一蹴而就,也在慢慢摸索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商量之后,决定从中选择几个柜台作为试验点。
布料柜台就是他们选择的一个试点,布是刚需,时常供不应求,不用担心砸在手上,把它作为试验品再好不过。
心思活络的人什么时候都会有,这些毛线就是私人小作坊生产出来,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卖,就跟供销社合作,分提成,卖一份就抽取一份的提成。妥的销售模式,这在后世看来是常规操作,但在现在人眼里未必如此。
不要票的东西一般都比较贵,有些人挑挑拣拣之后可能觉得还是有票来买要划算一点,并且这部分人占大多数,这个年代的人节俭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分一厘都要算记清楚,宁可不用也要便宜的。
这就导致布料柜台这些不要票的东西很难销售出去,除非是那些有钱或者有急用逼得没办法才会买,多数情况都是堆在这里落灰。
舒语把毛线球拿在手里,确实柔软暖和,织出来比那种硬毛线穿起来舒服,她挺喜欢的,不过她还有点其他的想法要实践一下,“这毛线怎么卖?”
“四块钱一斤,姐,你别看价格贵,织出来的衣服可保暖了,像现在的天气,你穿上我们这种毛线织的衣服,外面只要穿一件外套就很暖和了,不信你瞧瞧我。”说完,她把毛线放下,拉开外套,把她里面的毛衣露出来,是一件米色的毛线衣。
‘姐,你看。’她把毛衣左右扯了扯,很有弹性,宽松度也很好。
呦,销售方式还挺先进,竟然懂的用成品说话。
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还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拿着毛线团在手里掂了掂,“你是在坑我吧,这么一点毛线你卖得比猪肉还贵,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
此时张霞也反应过来,又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客人,不过知道人家故意找茬她也不能怎么样,谁让人家是客人呢,收拾好心情微笑面对,“姐,我怎么会坑你,你看看这毛线的质量是不是比这些要好。”她特意把柜台要票的毛线拿给舒语作对比。
柜台里的那种跟白色劳保手套用的毛线很相似,质地偏硬,柔软度不够。
有很多心灵手巧的妇女会把这种劳保手套积攒起来,等到了一定的分量就把它拆洗干净。要是觉得白色不吉利,就用土办法给拆洗干净的毛线染上色,然后织成毛衣、手套之类的保暖物品。
舒语还是不满意,脸上写着‘我就是来找茬的’,一直在挑刺:“都是毛线,价格怎么相差那么大?你自己看看,轻飘飘的,过几次水肯定会变硬,还会起球。”
“你便宜一点,便宜点我就买几斤。”
张霞依旧面带微笑,态度非常好,但对价格寸步不让,“姐,你也体谅一下我,我也是帮别人打工的,做不了主啊!这要是我自己的,我铁定给你降价。”她又拿起差一点的毛线团,“要不你买这个吧,这个织出来的毛衣也很暖和,买的人也多。”
这人还不错,懂的卖惨又有原则,还会适时推出其他产品,挺好的。
该了解都了解的差不多了,舒语收起胡搅蛮缠的架势,挑了好几个颜色,足足有十来斤,“这些我全部要,你帮我称一下。”
张霞面露惊愕:“啊?”
全部都要吗?她没听错吧!
天知道她已经守了这些毛线多久了,很多人都是问了一下价格,又和她拉扯一番,最后都因为价格太贵选择不买,只有零星几个家庭条件好的,买过一两斤。 ↑返回顶部↑
她也蹲在地上,和舒语齐平, 把下面好看的毛线挑到上面来给她, “姐姐, 我们这个都是好毛线, 不信你摸摸,又软和又结实,织一件毛衣可以穿好久。”
她滔滔不绝的介绍,好话都要说尽了,舒语还是没有反应,她也没有不耐烦,笑着回看舒语,“姐姐,你是有什么顾虑吗?”
这人能说会道,和其他柜台那些牛气冲天的人特别不一样,舒语有点好奇,就问她:“你是这里的正式员工?”
张霞:“不是,我嫂子是,她回家坐月子去了,我来帮她代班。”
“哦,原来是这样!”舒语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意和她交谈,不漏痕迹的打探了一些她的情况。
这个售货员叫张霞,她不是供销社的员工,这个工作是她嫂子的,她嫂子生孩子坐月子去了,就让她来代几天班,一半工资自己留着,一半给她嫂子。
她原本也不是管理这个柜台的,是被人排挤过来的。
近期各类小商小贩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东西大多数不要票、只要钱,一直高高在上的供销社也受到冲击,竞争力下降,效益越来越不好。供销社负责人果断引入一些不要票的商品,争取恢复往日的荣光。
当然,他们也不会一蹴而就,也在慢慢摸索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商量之后,决定从中选择几个柜台作为试验点。
布料柜台就是他们选择的一个试点,布是刚需,时常供不应求,不用担心砸在手上,把它作为试验品再好不过。
心思活络的人什么时候都会有,这些毛线就是私人小作坊生产出来,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卖,就跟供销社合作,分提成,卖一份就抽取一份的提成。妥的销售模式,这在后世看来是常规操作,但在现在人眼里未必如此。
不要票的东西一般都比较贵,有些人挑挑拣拣之后可能觉得还是有票来买要划算一点,并且这部分人占大多数,这个年代的人节俭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分一厘都要算记清楚,宁可不用也要便宜的。
这就导致布料柜台这些不要票的东西很难销售出去,除非是那些有钱或者有急用逼得没办法才会买,多数情况都是堆在这里落灰。
舒语把毛线球拿在手里,确实柔软暖和,织出来比那种硬毛线穿起来舒服,她挺喜欢的,不过她还有点其他的想法要实践一下,“这毛线怎么卖?”
“四块钱一斤,姐,你别看价格贵,织出来的衣服可保暖了,像现在的天气,你穿上我们这种毛线织的衣服,外面只要穿一件外套就很暖和了,不信你瞧瞧我。”说完,她把毛线放下,拉开外套,把她里面的毛衣露出来,是一件米色的毛线衣。
‘姐,你看。’她把毛衣左右扯了扯,很有弹性,宽松度也很好。
呦,销售方式还挺先进,竟然懂的用成品说话。
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还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拿着毛线团在手里掂了掂,“你是在坑我吧,这么一点毛线你卖得比猪肉还贵,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
此时张霞也反应过来,又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客人,不过知道人家故意找茬她也不能怎么样,谁让人家是客人呢,收拾好心情微笑面对,“姐,我怎么会坑你,你看看这毛线的质量是不是比这些要好。”她特意把柜台要票的毛线拿给舒语作对比。
柜台里的那种跟白色劳保手套用的毛线很相似,质地偏硬,柔软度不够。
有很多心灵手巧的妇女会把这种劳保手套积攒起来,等到了一定的分量就把它拆洗干净。要是觉得白色不吉利,就用土办法给拆洗干净的毛线染上色,然后织成毛衣、手套之类的保暖物品。
舒语还是不满意,脸上写着‘我就是来找茬的’,一直在挑刺:“都是毛线,价格怎么相差那么大?你自己看看,轻飘飘的,过几次水肯定会变硬,还会起球。”
“你便宜一点,便宜点我就买几斤。”
张霞依旧面带微笑,态度非常好,但对价格寸步不让,“姐,你也体谅一下我,我也是帮别人打工的,做不了主啊!这要是我自己的,我铁定给你降价。”她又拿起差一点的毛线团,“要不你买这个吧,这个织出来的毛衣也很暖和,买的人也多。”
这人还不错,懂的卖惨又有原则,还会适时推出其他产品,挺好的。
该了解都了解的差不多了,舒语收起胡搅蛮缠的架势,挑了好几个颜色,足足有十来斤,“这些我全部要,你帮我称一下。”
张霞面露惊愕:“啊?”
全部都要吗?她没听错吧!
天知道她已经守了这些毛线多久了,很多人都是问了一下价格,又和她拉扯一番,最后都因为价格太贵选择不买,只有零星几个家庭条件好的,买过一两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