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郎贤妻(种田文) 第24节(2 / 4)
徐老是个商人,人生中的一大半时光都在外奔波,这次大伤寒令他心有余悸,生怕走背字客死他乡,因此着急归家,如今身体好了七八分,自然没那般急,欣然应了邀请,还连连夸王红英生了个好儿子,不仅一表人才心眼也好,人还格外机灵,嘴巴又能说会道,总之,没一处不好,生生把孙木青这脸皮颇厚之人夸得不好意思起来。
“哈哈哈。”
难得看孙木青害羞一回,把秦小喜王红英逗了个捧腹。
-
过了新年,天很快便暖和起来,孙木青一家和徐老过了个和和美美的好年。
经过多日相处,秦小喜才知道徐老的底细,原来他是个布商,往来于南北之间,在布业一行中浸淫多年,也认识不少老师傅老朋友,知晓孙木青有开染布坊的意思后,当即和他们分析了利弊,本县交通还算便利,水路网络通畅,只是商业不发达,若孙木青能把染布坊办起来,染出质量好花色新的布料,旁的不提,至少能占领本地市场。
“我认识一位师傅,就是你们邻县的人,我给你写封信,拿着去找他吧。”
住在人家中,徐老要付食宿费,王红英坚决不肯收,这白吃白喝的,叫徐老很过意不去,反正他也准备退休了,且和孙木青不属同地域,没竞争关系,这忙帮起来,一点保留也无。
孙木青和秦小喜本就是聪明人,会想肯干,如今得贵人相助,更是如虎添翼,二人一番商议,有师傅有场地有本钱还不行,上头还得有人,恰好秦小喜认得县丞家里一女使,便时常去人家门口兜售些枕头线脑,去了好几次,终于见得了那女使,秦小喜笑着与人话家常,半卖半送的给了人许多小玩意。
下次再去,便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送去,女使住在主人家,自己哪里吃得那么多,少不得送去厨房添在主家餐桌上。
县丞虽是九品官,俸禄却不好,县丞夫人也是掰着子过日子,秦小喜送来的瓜果菜干可是大大的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压力,到开春之时,竟攒出了一笔银子可以给全家做春衫。
听女使说秦小喜家卖布,且她本人就会缝纫裁剪衣裳,县丞夫人便请女使叫人来见,她早就想见见自家女使这位慷慨又有情义的同乡了。
秦小喜做那么多,等的就是这次机会,收拾妥帖去到县丞家中,自然表现的极好,将县丞夫人和老太太逗得开心,此后又借帮做春衫的机会多次登门,一来二去很快便熟络了,但后宅是后宅,秦小喜去过多次,县丞都不知晓,只知近日餐桌上多了不少可口的美味,新做的春衫分外合身。
直到春末夏初,县丞方偶然从妻子口中,得知县里要新开一家染布坊,妻子捂着嘴笑呵呵道:“这家布坊的老板也是奇了,旁人开门做买卖,想的都是如何挣钱,他们倒好,反而想的是如何给县里交税,如何给县民百姓增加上工的机会,还规划以后要资质安居堂银钱,供养无有所依的孤儿。”
县丞一听,不由赞叹:“竟还有此等义商。”
本县财政一贯紧张,若多些慷慨的商人,筑桥修路,救灾赈民便容易许多,当即便记在心里,第二日又说与县令听。
很快,孙木青就被县令叫去一见。孙木青当即表示,那些话都是他说的,只是他现在还没赚到钱,想要回报县里回报乡亲也没有资本,只等以后他飞黄腾达,定然要履行承诺,说罢又叹息几口,说生意不好做,人人身后都有靠山,他没有,因此染布坊很难出头。
各自都是聪明人,县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想拉县里做靠山。
扶持一家小小染布坊很简单,县令挥挥手叫孙木青走了,私下又叮嘱主管税务和商务的官员多关照这家名唤喜记的布坊,反正也是无本的买卖,若真扶植成了,往后做事方便,且见那孙姓的掌柜聪明机灵,县令有预感,他会成功。
第36章 036
筹备了一个春天, 秦小喜和孙木青的喜记染布坊正式开业,徐老介绍的师傅是个年过古稀的老头,姓黄, 老头懂得不少,但是体力不行,很多活少不得孙木青秦小喜去干,王红英则负责烧火煮饭搞后勤。
徐老则在估摸着关外也暖和后动身归家了。
“黄师傅,您看,这回的颜色怎么样?”
调色是个力气活, 黄老头不懂,全权交给孙木青代劳。
黄老头年纪大力气小了,但眼力仍在, 看了一会后点头:“就是这个色, 开染吧。”
第一批布, 喜记染的全是纯色, 黑红蓝绿,五彩缤纷,因价钱实惠,不褪色又耐用,很快就一售而空, 摸着银灿灿的银锭子全家人别提多高兴, 不过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 银子在手中攥了没一会, 又用做本钱投入下一次生产,这次本钱厚了些, 除了纯色布料外,还有条纹和碎花的料子。
有上次打下的口碑, 这次花样又多了,岂有不好卖之理,再次一售而空后,秦小喜和孙木青手中有了四五百两银子。
二人没有忘记对县令大人的承诺,包了一百两送去衙门,要捐献给安居堂的孤儿们。
县令带着随从恰好要去乡下视察农耕,听说有俩夫妻来捐钱,当即叫文吏领来见他。
这么说吧,一年到尾,会主动捐钱给安居堂的人,那是一只手都可以数过来,而一次捐一百两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善之举,县令当然想要一见了。 ↑返回顶部↑
“哈哈哈。”
难得看孙木青害羞一回,把秦小喜王红英逗了个捧腹。
-
过了新年,天很快便暖和起来,孙木青一家和徐老过了个和和美美的好年。
经过多日相处,秦小喜才知道徐老的底细,原来他是个布商,往来于南北之间,在布业一行中浸淫多年,也认识不少老师傅老朋友,知晓孙木青有开染布坊的意思后,当即和他们分析了利弊,本县交通还算便利,水路网络通畅,只是商业不发达,若孙木青能把染布坊办起来,染出质量好花色新的布料,旁的不提,至少能占领本地市场。
“我认识一位师傅,就是你们邻县的人,我给你写封信,拿着去找他吧。”
住在人家中,徐老要付食宿费,王红英坚决不肯收,这白吃白喝的,叫徐老很过意不去,反正他也准备退休了,且和孙木青不属同地域,没竞争关系,这忙帮起来,一点保留也无。
孙木青和秦小喜本就是聪明人,会想肯干,如今得贵人相助,更是如虎添翼,二人一番商议,有师傅有场地有本钱还不行,上头还得有人,恰好秦小喜认得县丞家里一女使,便时常去人家门口兜售些枕头线脑,去了好几次,终于见得了那女使,秦小喜笑着与人话家常,半卖半送的给了人许多小玩意。
下次再去,便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送去,女使住在主人家,自己哪里吃得那么多,少不得送去厨房添在主家餐桌上。
县丞虽是九品官,俸禄却不好,县丞夫人也是掰着子过日子,秦小喜送来的瓜果菜干可是大大的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压力,到开春之时,竟攒出了一笔银子可以给全家做春衫。
听女使说秦小喜家卖布,且她本人就会缝纫裁剪衣裳,县丞夫人便请女使叫人来见,她早就想见见自家女使这位慷慨又有情义的同乡了。
秦小喜做那么多,等的就是这次机会,收拾妥帖去到县丞家中,自然表现的极好,将县丞夫人和老太太逗得开心,此后又借帮做春衫的机会多次登门,一来二去很快便熟络了,但后宅是后宅,秦小喜去过多次,县丞都不知晓,只知近日餐桌上多了不少可口的美味,新做的春衫分外合身。
直到春末夏初,县丞方偶然从妻子口中,得知县里要新开一家染布坊,妻子捂着嘴笑呵呵道:“这家布坊的老板也是奇了,旁人开门做买卖,想的都是如何挣钱,他们倒好,反而想的是如何给县里交税,如何给县民百姓增加上工的机会,还规划以后要资质安居堂银钱,供养无有所依的孤儿。”
县丞一听,不由赞叹:“竟还有此等义商。”
本县财政一贯紧张,若多些慷慨的商人,筑桥修路,救灾赈民便容易许多,当即便记在心里,第二日又说与县令听。
很快,孙木青就被县令叫去一见。孙木青当即表示,那些话都是他说的,只是他现在还没赚到钱,想要回报县里回报乡亲也没有资本,只等以后他飞黄腾达,定然要履行承诺,说罢又叹息几口,说生意不好做,人人身后都有靠山,他没有,因此染布坊很难出头。
各自都是聪明人,县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想拉县里做靠山。
扶持一家小小染布坊很简单,县令挥挥手叫孙木青走了,私下又叮嘱主管税务和商务的官员多关照这家名唤喜记的布坊,反正也是无本的买卖,若真扶植成了,往后做事方便,且见那孙姓的掌柜聪明机灵,县令有预感,他会成功。
第36章 036
筹备了一个春天, 秦小喜和孙木青的喜记染布坊正式开业,徐老介绍的师傅是个年过古稀的老头,姓黄, 老头懂得不少,但是体力不行,很多活少不得孙木青秦小喜去干,王红英则负责烧火煮饭搞后勤。
徐老则在估摸着关外也暖和后动身归家了。
“黄师傅,您看,这回的颜色怎么样?”
调色是个力气活, 黄老头不懂,全权交给孙木青代劳。
黄老头年纪大力气小了,但眼力仍在, 看了一会后点头:“就是这个色, 开染吧。”
第一批布, 喜记染的全是纯色, 黑红蓝绿,五彩缤纷,因价钱实惠,不褪色又耐用,很快就一售而空, 摸着银灿灿的银锭子全家人别提多高兴, 不过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 银子在手中攥了没一会, 又用做本钱投入下一次生产,这次本钱厚了些, 除了纯色布料外,还有条纹和碎花的料子。
有上次打下的口碑, 这次花样又多了,岂有不好卖之理,再次一售而空后,秦小喜和孙木青手中有了四五百两银子。
二人没有忘记对县令大人的承诺,包了一百两送去衙门,要捐献给安居堂的孤儿们。
县令带着随从恰好要去乡下视察农耕,听说有俩夫妻来捐钱,当即叫文吏领来见他。
这么说吧,一年到尾,会主动捐钱给安居堂的人,那是一只手都可以数过来,而一次捐一百两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善之举,县令当然想要一见了。 ↑返回顶部↑